朱华荣:看好路,再前行

汽车人传媒 2015-04-11 06:03:47 作者:张敏

《汽车人传媒》记者|张敏

在过去的一年中,长安汽车以高于行业33%的业绩,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品牌“新旗手”。继1月份销量首进四大汽车集团前三,今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销量突破80万辆,同比增近两成,成为当之无愧的黑马。

鲜花,掌声,接踵而至。对于这个高位“接盘者”而言,长安汽车持续上升的势头并没有让他沾沾自喜。

对于《汽车人》“长安汽车如何巩固地位,并进一步上跃升”的提问,朱华荣的回答是:“我们不会为了排名而去做一些企业战略经营不需要的行动措施,实实在在按照既有战略稳扎稳打发展,这是一个企业长久经营的态度。”

这种务实带给整个企业的改变,于长安新能源业务而言,同样适用。

后来者居上

与在传统汽车领域的高歌猛进相比,长安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堪称低调的潜行者。近年来,与比亚迪、上汽、北汽等自主品牌相较,长安汽车在新能源上发声甚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作为。

以后来者的身份全面布局新能源市场,长安汽车都做了些什么?“我们在做两件事:对于技术的积淀与市场的培育。”长安汽车新能源公司总经理任勇表示。

他介绍,经过近1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长安汽车已经逐步累积起强大的研发能力,掌握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核心技术。目前,长安新能源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485项。

这些技术在已经上市的逸动上已经体现。

其中,在NVH性能上,应用多达11项减震降噪新技术保障,百公里加速噪声低于65分贝,处于同级领先水平。在加速表现上,使用高性能电驱动力系统,峰值扭矩达到280N·m,0-50公里加速仅4秒。

值得一提的是,在可靠性上,基于CA-TVS验证体系,逸动纯电动通过了高温、高寒、涉水等复杂环境试验,历经五轮超过200万公里的强化道路可靠性试验,50万次车身与悬架疲劳试验,拥有高可靠性、高耐久性,能够满足用户10年的使用需求。

技术层面的突破与成熟化的产品,是长安发力新能源的基础。而从市场层面看,今年无疑是新能源车的最好时代。

过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兴国家战略得到国家和各级主管部委的大力支持,利好政策频出,且有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码的趋势,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得到了大力发展,并实现近8万辆的年产销量,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增长,全面爆发,这已经成为各方共识。

“我们不盲目,长安做什么事情一定想好,10年之后这个方案还是不是正确,尤其是像新能源这样的产业,在前面研究的一系列基础之上,我们开始大踏步地前进。”朱华荣表示。

在他看来,与其他企业相比,长安的优势就是走得稳,不栽跟头。“冲在前面的也许是先锋、也许是先烈,有时候还是需要把路看清了之后再走。”

雄心与实力

随着产品化和产业化逐渐成熟,一个目标高远、路线清晰的宏大战略浮出水面。

无论是2020年40万辆还是2025年累积200万辆的销量目标,抑或是34款车产品规划,都在即将公布的“2025愿景”中有迹可循。历经一年半时间专题研究,众多部门参与,专业团队验证的十年战略规划中,新能源已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新能源占比在2025年销量大概会达到40%。”朱华荣在接受《汽车人》采访时表示,其中包括混合动力车型。

在新能源战略中,在技术路线及平台选择上,长安新能源选择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发展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两大技术平台。

基于此,至2025年,长安汽车将分三个阶段,向市场推出34款全新产品。其中,纯电动产品27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7款。纯电动产品中,商用车12款、MPV6款、SUV2款、轿车7款。

在产品的性能,长安致力于打造“动力强劲、节能环保、科技时尚”的新能源技术标签,确保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518”性能目标。其中,“5”是指纯电动产品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百公里加速都将达到5秒;“1”是指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百公里综合油耗为1升;“8”是指到2025年,纯电动产品每吨百公里耗电为8度。

在动力性能方面,到2020年,纯电动产品续驶里程将达到350公里,插电混合动力产品纯电里程80公里;到2025年,产品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纯电动产品续驶里程将达到400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纯电里程达到100公里。

在经济性能方面,2020年,纯电动产品每公里花费6分钱,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每公里花费9分钱;2025年,纯电动产品每公里花费将实现5分钱,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每公里花费8分钱。

为实现这一目标,长安汽车将投入180亿元,从研发、技术、供应、运营4个层面给予强力保障。以重庆、北京研发基地为中心,统筹美国和英国研发中心,聚集全球优势资源,打造新能源产品。到2025年,新能源研发队伍将达到1500余人,逐步形成重庆、北京、保定、深圳四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在技术方面,运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持续提升系统设计、仿真分析、部件开发、集成匹配、验证评价五大核心能力,掌握112项新能源关键技术,打造科技智能、造型时尚、驾乘舒适的新能源汽车。

在供应方面,采用自主或合资合作的模式,构建“大三电”生产制造产业链,降低成本,提升长安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在运营方面,进一步创新推广模式,以租赁为突破口,打造长安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提供立体式运营服务;组建长安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初期以北、上、广、深、渝、琼为突破口,并逐步覆盖国内主要大中城市,陆续建立400余个网点。(部分节选,原文载于《汽车人》杂志2015年4月刊)(者/张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