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斯坦普尔:“悲情”的逝去

汽车人传媒 2011-06-19 13:08:55 作者:张小雷

2011年5月10日,通用前CEO罗伯特·斯坦普尔(Robert Stempel)辞世的消息传来,透过美国媒体,我们感受到的,多是当年受益于他的经销商对其的深切缅怀。除此之外,官方的报道几乎绝迹。人在离世后,遭遇这样的冷遇,不免让人觉得凄凉。

翻开“通用发展史”这本企业管理的最好教材,不难发现,斯坦普尔的命运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我只过了一天好日子”

经历了金融危机,通用董事会弹劾“老板”的例子已是司空见惯,但在上世纪90年代,斯坦普尔的“被踢出局”,算是为通用开此先河,个中滋味也只有当事人才知晓。

工程师出身的斯特普尔,为了追求梦想,早于上世纪50年代就加入了通用,就职于Oldsmobile部门,并于1966年研发出全美首个前轮驱动系统——Oldsmobile Tornado。 此后,此项技术为通用汽车整整服务了30年。

单是此项贡献,足以使斯坦普尔高枕无忧地登上通用汽车首把交椅的位子,但当理想顺风顺水地变为现实时,却并不像想像中那般美好。

先从时间切入点说起。1990年,斯坦普尔正式上任通用CEO的那一天,正值海湾战争爆发前一天。当时,斯特普尔正在底特律参加一年一度的汽车大展。

海湾战争的爆发,使本已陷入危机的美国经济踏上了衰退期,1991年,通用汽车年亏损额已高达44.5亿美元。在上任初始,削减开支,大量关闭工厂和裁员,占据了斯坦普尔工作日程中的大半,这是斯坦普尔始料未及的,他别无选择。他自己曾经开玩笑地说:“当了CEO后,我只过了一天好日子。”“恶劣的经济迫使当时的通用大量裁员,作为CEO,斯坦普尔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几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他,令他的工作极其难做,换了谁都是同样的结果。”美国汽车研究中心荣誉主席大卫科尔在谈起这位至交时,流露出些许惋惜。

在天公不作美的同时,斯坦普尔接手的通用其实已经千疮百孔。他的前任罗杰·史密斯已在一系列有欠考虑的业务上投入了大笔资金,这些业务包括大批购置工厂机器人、扩充并不需要的产能,以及大刀阔斧地扩充产品线,创建全新品牌土星??史密斯时代,通用的市场份额已从43.5%跌至33.5%,而史密斯对所发生的一切几乎置若罔闻。

“斯密斯匆匆离去,并没有和斯坦普尔充分地交接工作,这是导致斯坦普尔措手不及的另一个原因。”作为见证者,大卫科尔补充道。

“善良”的失误

当董事会最希望看到斯坦普尔向工会下“狠手”的时刻,选择妥协是他的又一大失误。斯坦普尔允许工会建立其恶名远扬的工作银行,这一银行保证下岗工人也能获得其全额工薪的近95%。哪知,作为一个决策者与工程师最大的不同是,你要向董事会证明你有令公司盈利的能力,而不是慰藉工人的心灵。

1992年初,通用董事会任命宝洁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约翰·斯梅尔深入通用内部详细调查,结果揭露了通用内部核心已经腐烂的现实。

今年春季,由耶鲁大学出版社(Yale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斯梅尔的新作《60到0》(Sixty to Zero)中,详细地描述了这一场景。斯梅尔在书中写道:“成本高企,产品质量低劣,产能严重过剩,通用汽车对市场反应迟钝,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组势在必行。”

直面通用的现状,董事会要求斯坦普尔开除两名公司高管,或许还是出于同样的心情,斯坦普尔无法解雇自己的一位密友,只是对其做了降职处理。至此,他彻底失去了董事会的信任。在强大的压力下,1992年10月,斯坦普尔被迫辞职。性格倔强,不愿受命于他人却又有血有肉讲义气的斯坦普尔,或许是性格中的冲突,加速终结了他在通用本就注定的命运。

离开通用的日子

不愿让自己沉溺于噩梦般的过去,斯坦普尔离开通用后,很快就进入到一家名为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的公司任总裁,致力于太阳能电池的研发。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斯坦福向采访的媒体透露,其实斯坦普尔骨子里是个地地道道的“汽车人”,犹若政客般的通用CEO的位子并不适合他,他早就想投身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中来。

不久后的几年,斯坦普尔和通用成立合资公司,旨在为通用的EV-1项目研发电池,但因2000年EV-1项目的搁浅,此计划亦无疾而终。

纵看斯坦普尔的后半生,充满了悲剧色彩。时值今日,通用正在电动车上大展拳脚,相信此文的读者不免会慨叹:世事弄人。

(作者/张小雷)【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