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下半年广汽菲亚特奠基开始,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每到一个节点,媒体总会千方百计试图挖点料儿,而广汽菲亚特执行副总经理蒋平也总是不慌不忙地说:“不急。”
实际上,这位有着相对显赫履历的掌门人,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充满变数的漫长等待,更有四大难题如虎当道,这使得他必须要有异于常人的耐力和定力。
第一难是沟通。与当年广本的合资有所不同,这一次,与之打交道的是意大利人。当然,意大利人的傲慢,来自于对其产品设计和品质的高度自信,正是这种盲目自信使其在中国市场遭遇了第一场滑铁卢。当下,意识到中国市场重要性的意大利人仍旧不懂得与中国人沟通。仅在与传媒多次的公开交流里,就不难发现其急于自我表白而极度忽视身边合资者的情况,而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表现尤为明显。
第二难是品牌重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定位却务求精准。菲亚特在中国应如何二次定位?有着“从废墟上站起来”合资经验(指广汽本田从广州标致基础上建立)的蒋平,无疑有着他自己的见地。但首要一点必然是务实。
蒋平对《汽车人》表示,广汽菲亚特希望借助两个股东各自在世界上及国内的影响力塑造合资企业。具体到内容,他认为有3点要素:一是产品,二是设计,三是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渠道去树立品牌。”他说。在此之前,他希望通过进口车的运转来提升品牌。
第三难是核心要素。此前,业内曾有分析,南京菲亚特的败笔之一,就是零部件方面的弱势。幸运的是,作为蒋平的搭档,郑显聪正是管理零部件的高手。郑显聪对《汽车人》表示,广汽菲亚特国产化进程已完成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国产化率甚至可超出此前预估的80%,“差不多可以到90%以上。”他自信地对《汽车人》说。
第四难是高标准的现实代价。渠道建设方面,广汽菲亚特销售部总监闫建明表示:“我们希望无论是销售还是售后服务,都为消费者提供最出色的。”这也是广汽菲亚特销售店的建店标准。但过程中却发现:如此高的建店标准,在只有3款进口车的情况下,给经销商带来了巨大压力。据闻,目前广汽菲亚特的34家销售店皆按照此要求建店。而按照规划,明年国产车正式投放前,这样的4S店将超过100家。在此情况下,蒋平无疑需要考量如何平衡高标准下的现实问题。
如是摆平四大难题,则这位与菲亚特有着相同气质的船长,可以安然无忧,坐待广汽菲亚特的“2012”起航。
(作者/安丽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