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 吉利的“五星”革命

汽车人传媒 2011-07-17 11:01:13 作者:张敏

某种程度上,吉利的今天,是两个属兔男人的彼此成就,两人可谓惺惺相惜。其中一个是“汽车狂人”李书福,另一个便是打造了吉利完整产品技术体系的赵福全。

2011年,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赋予吉利汽车更多的技术因子就是“安全”。

把吉利80%的产品都打造成五星碰撞标准,是他现在正在进行且仍然要继续下去的目标。

继熊猫取得五星标准后,在此前举行的C-NCAP的碰撞测试中,吉利帝豪以46.8分的高分获得了五星安全评级。这不仅刷新了自主品牌的得分纪录,还超过了30多款合资品牌车型的碰撞成绩。

在2011年3月召开的帝豪EC7五星安全解析会上,他的发言获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有很多合资企业的老总跟我说,说赵总真不容易,我作为一个合资企业的中方老总,到目前为止,我旗下的品牌还没有一款五星车。我也不知道他是安慰我,还是阐述他的无奈,但是这是一个事实。”说这话时,赵福全很自豪。

而在随后4月的上海车展上,赵福全带来了吉利汽车的47件产品,其中包括37款整车,10款发动机、变速箱,对于一个自主品牌而言,无疑是一个庞大而又系统化的产品工程。安全已然成为这个以“低价”起家的自主品牌最大卖点。更重要的是,他打造了一个持续能够为吉利开发五星产品的团队。

他的价值,无疑是在吉利发挥到了最大化。历经多年潜心研发,在从低价吉利到技术吉利再到今天品质吉利的转型中,赵福全功不可没。他成就了吉利的相对完整的产品体系,将产品质量与平台打造带入新的阶段。

尽管业绩不菲,但继续走下去,前路依然坎坷。正如自主品牌一路跌跌绊绊走到今天,本以为柳暗花明,又蹦出了合资自主。随着合资车企逐渐推出自主品牌,价格也下探到自主品牌区间,国内市场份额的竞争态势也日益激烈。

自主品牌发展到这个程度,下一步障碍在哪里?产品质量与品牌提升究竟是相依相存还是存有距离?赵福全需要做的是,通过技术提升吉利汽车品质,进而改变人们眼中的“低价”吉利。

安全是惟一的突破口。也是赵福全为吉利打出的技术牌。“安全第一”是吉利三大研发战略之一,也是吉利研发团队持续为之努力的核心目标之一。“我说过,吉利80%的车型都要达到五星,这话我永远不会收回。”他言之凿凿。

连合资品牌都不敢做出这样的承诺,一个自主品牌的底气在哪里?据了解,在碰撞测试中,要采集140个数据、89项伤害项和21个减分项,每一项都有据可查。吉利汽车到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才能走向碰撞台。

“有人说吉利给C-NCAP塞钱了,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会为了吉利这么一个民营企业,冒天下之大不韪吗?”在吉利熊猫获得五星标准被质疑时,赵福全有些愤怒;而当帝豪再次获此殊荣时,所有人都向他投去了钦佩的目光。

但自己只比自己跑得快显然不够。“与竞争对手相比,首先技术还不如人家,管理能力也有差距,与百年品牌的议价能力和含金量相较,自主品牌方面差距都很大。”基于此,他认为,现在自主品牌还远没有到摆酒庆功的时候,充其量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也只是从不会造车到会造车了。而要弥补自主品牌与对手的差距,下一步,赵福全肩上担子仍然很重。

“我认为企业的发展不是靠某个人做了某件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结果。”他说。

(作者/张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