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本人对本命年这个说法不是很在意,他甚至笑问记者:这么说是不是有些迷信?
不管主观如何,无意间李峰已经为自己的本命年预备了一份厚礼:那就是年初上市、一炮打红的北京现代第八代索纳塔。以新索纳塔为“引爆点”,以品牌提升为命题,2011年,一场涉及产能调整、网络升级、跨领域营销的改革正有序展开。本命年里的李峰与他掌印下的北京现代,正向外界呈现出一个更新鲜、更具有攻击力的形象。
自3年前加盟北京现代以来,李峰通过调整思路,利用一系列的产品组合盘整和高低搭配定位,使北京现代在销量和口碑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搭好了架子,李峰决心放手一搏,目标就是——解决现代汽车在中国的品牌短板,摆脱长期以来性价比车型的尴尬,推上品质经营、品牌营销的高点。
在李峰看来,现在已经是摆脱性价比标签的依赖,在更高级别领域发起挑战的时候了。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对品牌的试炼。“借由广告提升品牌的企图过于肤浅,品质的打造才是解决之道。” 李峰说,“品牌不可一蹴而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简单的销量提升和几款产品冒尖就能解决的。除了扎实的基础工作,还需要一个引爆点。”
这个点就是中韩双方多年磨砺、重金打造的第八代索纳塔。实际上,新索纳塔在海外上市以来取得的不俗业绩,以及它在国内传播过程中的眼球效应,也说明它具备“引爆”的实力。正因为此,恰如其分的时机,恰到好处的产品,为李峰增添了足够的底气。毫不夸张地说,本命年里的李峰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毕其多年功力于一役,完胜索纳塔。
福将无敌
谈起上一个本命年,李峰顿了一顿笑道:“那时候还在山东潍坊,在福田汽车做技术工作。”12年转眼一瞬间,从福田到之后的奇瑞以及今日的北京现代,李峰划出了一条完美的升级曲线。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条常规路线。细看国内汽车界,很少有人如李峰这样丰富的经历。1963年7月5日出生的李峰,1984年大学毕业之后加盟安徽拖拉机厂,历任技术员和技术科长,随后任安徽拖拉机厂副厂长,1996年,李峰加盟福田。历任福田汽车营销公司市场部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技术研究院院长、副总工程师、综合计划部经理、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和福田汽车副总经理,完成了一个技术人才到销售高管的蜕变,成为国内商用车领域少有的精干的主将。
有人说,李峰是一员福将,他先后在北汽福田、奇瑞汽车和北京现代这3个极具代表性的车企担任要职。而在他进入这三大企业后不久,这3家企业就走上了堪称是公司发展史上最快最好的阶段,三大车企都深深地烙上了李峰的印记。李峰对此笑言:时代机遇更甚于个人把握。
12年间,从福田时期的技术专家到后来的营销高手,再到今日北京现代百万辆规模企业的掌舵者,一个本命年轮回中,李峰已经完全具备了一个公司主帅的气质和特质。本命年里的李峰,思考的不仅是产品、营销层面的战术问题,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从市场追随者到领跑者的升级。他正在更多地以行业领导者的方式去探索。
再攀高峰
与2010年对车市的地毯式轰炸不同,2011年,北京现代将集中精力用第八代索纳塔对中高级车市进行“斩首行动”。“第八代索纳塔已经武装到了牙齿”,李峰自信地表示,“它承担着北京现代两方面的诉求:品牌和利润。”
提升品牌含金量,也正是北京现代梦寐以求的诉求。9年来,北京现代这个后起之秀,凭着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口碑,在产销规模上已经跃升行业前列,但与行业地位严重不符的是,公众对现代品牌的认可度却掉在了一线阵营之外。在销量达到高峰后,李峰专心于拉近品牌形象与规模之间的距离,第八代索纳塔或许正是扭转弱势格局的利器。
李峰有充足的数字和基础作为信心支撑。“两年来,我最高兴的是看到北京现代产品结构正在改变。”李峰告诉《汽车人》,“中高级车+SUV”在整个北京现代的产品销售结构中占比从2009年的18%提升到去年26%,今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3%以上。这对于北京现代来说意义尤其重大,它不仅将摆脱只卖中低端车的印象,也将对困扰公司多年的品牌力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实际上,正如李峰对《汽车人》所说,今年北京现代又一次踩到了市场的节拍上。在今年车市增长大幅放缓的背景下,北京现代的产能吃紧显得正是时候,而减轻了销量负担后,更可以将重心放置品牌提升上来。
2010年,北京现代以60万辆的产能,实现了70万辆的销售业绩。今年,北京现代2011年的增幅目标仅为2%。相对于2009年高达94%的销售增幅,今年的增长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显然,对销量数据的考量已经被排除在北京现代的2011年目标之外。这其中虽然有产能的限制,当更多表明,2011年北京现代将彻底转型。
转型并不是原地踏步,而是通过提升品牌高度,向着更大产销规模酝酿冲击,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实际上,在去年11月28日,北京现代火速启动了第三工厂的建设,这个工厂的产品定位就是中高级轿车。“包括但不限于第八代索纳塔。”一位内部人士透露。预计到2012年7月份完工后,北京现代的产能将达到100万辆。
实现新的百万辆产销规模,将是李峰的又一个人生高点,在48岁本命年里做的这些努力,已经为他实现这一愿景铺平了道路。
小问卷
《汽车人》:人生第四个本命年,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上一个本命年,那时在哪里?
李峰:说实话,对本命年不是特别在意。12年前,1999年我还在山东潍坊,当时在福田汽车做技术工作,那时候的汽车市场没有现在这么好,也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汽车人》:上半年让您最兴奋的事情?
李峰:其实也没有特别值得兴奋的地方,北京现代按照年初计划在推进执行,现在看来都处在预期范围内。对于今年车市萧条,我们年初就有了预期,并对此都有充分预案准备。
《汽车人》:在您所度过的本命年里,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峰:首先是没有特别想过这事,但我想,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变化,无论哪个本命年,上学、工作或者立业,重点各有不同。
《汽车人》:今年的本命年中,会重点关注哪方面?
李峰:尽管今年车市整体有困难,但是我还是比较乐观,总体来说,市场仍然会有增长,下半年车市发展也将在正常范围之内。对北京现代来说,某种程度上,我们又踏准了市场的节拍。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产能不够,另一方面,整体车市增速降了下来,这跟我们年初制定的计划越来越接近。可以说,市场总量的增长规模,与我们内部能够提供节奏基本是合拍了。
《汽车人》:下一个本命年,有什么样的期待?那时国内汽车产业会是什么样?
李峰:下一个本命年时,我该退休了吧。从我的判断来看,中国汽车还会有10年以上的高速发展期,直到2023年,会保持10%?15%的增幅。到时候,国内汽车的销量仅乘用车就可以到4000万辆左右,但很大程度上将受限于交通问题以及能源问题。
《汽车人》:您这个时代汽车人有什么特点?
李峰:我这个年纪的人,小时候都比较苦,出生时,中国刚经历了3年自然灾害;上学时,又碰上“文化大革命”,但这也塑造了我这个年代人的一个特点:吃苦耐劳,敬业爱岗。踏踏实实比什么都重要。现在遇上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遇,赶上了中国汽车的黄金时代,也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代人了。(作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