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独家专访③】华晨自主,不只是“换”来了技术

汽车人传媒 2017-04-13 09:40:47 作者:管宏业

华晨汽车为振兴民族工业、壮大实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它成功地将获得的前沿生产技术嫁接到了自主品牌产品上,以品质为本,真正贯彻和践行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汽车人》记者  管宏业

2016年4月25日,祁玉民参加了《汽车人》主办的“汽车人之夜”,当晚活动的主题是“工匠精神,强盛中国”。

作为颁奖嘉宾之一,当被主持人询问如何理解工匠精神时,祁玉民答道:“我认为‘工匠精神’有两个层面,个人层面是‘工’,是精益求精;企业家层面是‘匠’,是品质为本。”

华晨不“闭门造车”

早在11年前,以“门外汉”身份接任华晨汽车掌门人不久的祁玉民就敏锐地意识到,强盛中国汽车的本质,还在于提高品质,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缺乏核心技术的窘境。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中,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在内的核心一直是难以攻克的难题。不论怎么努力,总是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差距。以至于30多年前中国设立50:50汽车合资制度初衷,很大程度目的就在于“用市场换技术”。

30年后的今天,回过头对合资制度进行梳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中国确实成长为全球第一汽车大国,但用市场换得技术的合资案例,成果寥寥无几。颇令人意外的是,在数十家与外资合作的汽车企业中,真正获得外方核心技术,并在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和网络等领域获得外方全面支持的,并不是那些国字头的嫡系部队,而是来自于地方企业的华晨汽车。

从接任之初,祁玉民就表露出从合作伙伴处获得核心技术的渴望。他在与合作伙伴的谈判过程中话说得很直白。“第一,我们有合同,合同上写着你得帮助我,这是你的义务和责任。第二,你帮助我对你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你是做豪华车的,我是做大众车的。第三,一个健康发展的华晨,更符合你在中国的根本利益。”

回顾华晨成长历史,祁玉民毫不掩饰地说:“华晨崛起得益于深度合作。”这是事实。实际上何止是华晨,包括国字头的大汽车集团,哪一个不是依靠合资合作而发展起来?但车企掌门人中,只有祁玉民说了大实话。

关于如何发展自主品牌,祁玉民想得很透彻,他告诉《汽车人》,他有两个原则。第一反对闭门造车,反对闭门造车的原因是奔驰、宝马等国外的车企都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在全球化的时代,车企没有必要关门闭塞地去自己在实验室搞研发;第二反对简单的花钱买技术。买技术不仅花费大,而且不一定能吸收消化。两种路子都是极端。

华晨的办法是,通过与宝马的合资合作,“依法”获得了宝马至今仍在热销的汽车核心技术——拥有欧Ⅵ排放标准的N20发动机以及王子系列发动机。祁玉民承认:“我们是在向大师的学习中快速成长。”

2014年和2015年,宝马集团分别授权华晨集团生产宝马旗下N20和王子系列主销发动机。在两年的时间里,华晨集团两次拿到了宝马集团世界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汽车发动机的生产权,不仅在汽车业、也在整个中国制造业引起了巨大震动与反响。

“宝马现在给华晨4个发动机,1.2T、1.6L、1.8L、2.0T,都是非常先进的。我们已经把2.0T发动机装在华颂7车上,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发动机。”祁玉民说,华颂7也因此成为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掌握国际核心技术并与世界一级厂商同步的自主品牌产品。将宝马发动机搭载在华晨自主车型上,对于一向自信又有些倔强的德国人来说,实属难得。

多年前,祁玉民所畅想“让保时捷调校底盘,让意大利做内外饰,还要把宝马的发动机放在里面”,从而打造中华轿车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应该说,不少实力雄厚的特大型汽车集团努力了30年都没做到的事情,这个位居东北,实力并不强大的企业却做到了。凭借与宝马的合作,华晨创造了不大不小的两个奇迹。第一,它是中国汽车工业市场开放以来第一家成功实现市场换技术的企业;第二,“一夫一妻”,双方互为惟一合作伙伴这一忠诚合作模式,在国内汽车行业内绝无仅有,这也成为了华晨用市场换得技术,以及奠定未来更加深入合作的基石。

由合资关系发展到利益休戚与共的战略联盟,这在中国30年合资案例中并不多见。

以绝无仅有的核心技术,祁玉民用事实驳斥了外界那些“对外方过于依赖”的质疑。“我刚来的时候不少人质疑我,说我在宝马没有话语权。什么是话语权?我认为就是拿到核心技术,从外方的手里很优惠地拿到很先进的技术,这就是话语权的最强音,华晨做到了!”

在合资的基础上深化合作实现双赢,进而开创出汽车合资后时代的新局面,对于这一点,往小了说,不能因为华晨出身弱小而轻视淡化,更不能因成果卓著而质疑眼红。往大了说,华晨汽车为振兴民族工业、壮大实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它成功地将获得的前沿生产技术嫁接于自主品牌,以品质为本,真正贯彻和践行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治愈多年的“心病”

从1984年北京吉普开启合资合作先河至今,中国汽车合资历程已经走过了30年。这个过程中,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最初“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却逐渐落空,中国汽车一度染上了合资上瘾、合资依赖。

祁玉民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搞合资企业,就是要以市场换技术。可30年过去了,自主品牌依然不能跟外资品牌、合资品牌相抗衡,因为我们没有学到核心技术。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两点:老师不好好教,学生不好好学。”他认为,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是因为合资企业的中方在市场发展中过于急功近利,忘记了合资的初衷;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外方“挟技术以自重”。

正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任之初,祁玉民就敏锐地发现了中国汽车这一问题。他说,合资效果执行不尽如人意,市场开放了,我们学到的是制造技术,研发技术没有学到。可以制造不等于可以研发新的机型,如果只会生产,那我们永远离不开宝马。他强调,以市场换技术,没有什么新招。一定要把外方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开放给中方,让中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而培育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人形象地比喻,中国汽车虽然四肢强大,但先天不足,患有心脏病。而病根就在缺乏高水平的发动机,不解决发动机,中国汽车心病难除。

知易行难,道理虽不复杂,但何以实现关键一跃,并非轻松。

华晨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从向来固执的德国人手中换来技术,一方面基于华晨与宝马十数年的紧密合作有关,更与祁玉民本人的强势手腕,甚至与个人魅力有相当关系。

实际上,不管你的合作伙伴是德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相同的一点是:敬畏强者,尊重有智慧的搭档。中外双方最高管理层的相互认可,将决定合资企业的走向。

“个人如果强势的话,他(宝马)会很尊敬我们。在与宝马的合作中,我是比较强势的,否则也不可能获得优质的资源。”祁玉民说。

而在一位跟随祁玉民多年的华晨人视角中,祁玉民具有两面性,“既有着温和、柔软的一面,也敢于争锋相对,遇强更强。在争取中方利益中不遗余力,有理有据,会让德国人对他更尊重。”

所谓的强势,祁玉民并不是一味蛮干,而是有理有据,深谙博弈之道。他表示,中国汽车合资合作,双方之间的博弈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博弈中合作更为关键的是需要互助,找到中间的平衡点。“利益都是博弈来的。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从来都是博弈来的,哪里有等候来的。”祁玉民说。

知情人士透露的一个细节,印证了这一点。祁曾以中国象棋马与卒的关系做隐喻,让宝马意识到:真正的双赢,是必然的战略选择。祁玉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宝马最终意识到:一个健康、有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强大的华晨符合宝马的战略利益,而且更利于宝马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只有华晨变强大了,宝马在中国才能走得更远。

业界都知道,所谓宝马BMW,BMW其实是德语巴伐利亚发动机工厂的缩写。宝马是做航空发动机起家的,它的发动机向来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之一。在宝马百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把它的核心技术给过任何一家体系外企业。但华晨明白,要靠搏来获取。

2011年,华晨正式开启寻求宝马发动机技术援助之路,这在华晨内部被简称“寻宝之路”。起先,德方提议向华晨提供一款N46发动机,但被华晨婉拒,祁玉民知道,虽然N46也很先进,但不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祁玉民要的是当下最先进的发动机。

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从沈阳到北京,从柏林再到慕尼黑,华晨人士回顾,先后与宝马进行了29次正式互访与交流,超过800份邮件往来。

在历经近两年的艰苦谈判后,宝马终于同意,授权华晨在中国生产N20发动机。

有必要辟出一个段落专门来谈谈N20。这是宝马集团最具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更是同排量发动机中的佼佼者。它集当下世界上最先进的涡轮增压、可变正时、缸内直喷三大先进技术为一身,大批量装配在宝马3系、5系轿车和X1、X3 SUV等车型上,并在2012和2013连续两年获得世界权威Ward’s Autoworld沃德评选的十佳发动机称号。

2012年12月12日,华晨与宝马在慕尼黑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宝马授权华晨旗下的新晨动力在绵阳生产宝马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为华晨宝马和华晨自主品牌相关车型配套。

这是宝马汽车百年历史上第一次授权体系外企业生产宝马发动机,也是中国汽车企业第一次拿到了合作方核心技术。

N20开了一个好头,随后的合作顺畅了许多。2014年,华晨又拿到了宝马汽车王子系列1.2T、1.6T和1.8T发动机。与N20一样,这两款发动机也是同排量发动机中的佼佼者。它集双涡管增压、高精度直喷、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等技术于一身,能有效提高燃油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在沃德汽车世界评选的十佳发动机中,连续八年蝉联1.4-1.8升组冠军。

长缨在手,敢缚苍龙。拿到了N20和王子系列发动机,意味着华晨一举解决了中国汽车业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走出了一条掌握核心技术的新途径。

祁玉民回顾,如果说华晨汽车在掌握核心技术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是在发动机方面做了三件事。

首先是开发了自主发动机。他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天上飞的,路上跑的,水里行的,都要用到发动机,所以华晨一定要搭载自己的发动机,这是一个巨大变化。

其次是确立了发动机技术的德系路线。这源于他本人对德系技术的推崇。他说:“我对德系车情有独钟,把发动机打开以后,可以看到重要零部件都是德国的,我欣赏德国技术。”

第三,在确立德系路线后,祁向宝马提了两个条件:不能只授权生产,一定要转让技术;不仅把发动机交给我,还得帮助我消化吸收。

据了解,王子系列将在今年量产,并装载在华晨的中华轿车上。除了提供发动机图纸外,宝马还将提供工业化、采购、质量及项目管理等全方位指导与支持,使华晨尽快消化吸收这些技术。

将这些成绩放在30年市场换技术无果而终的背景下来看,更觉得不可思议。

实力不是最强,中央政府资源更谈不上,有人说华晨拿下了宝马实属幸运。祁玉民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真正原因在于三点:有理有据,互惠互利,忠诚合作。“我们靠的一是按合同办事,二是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真诚。既然双方合作,就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不要小看了第三条,这实际上也是双方精诚合作的前提。从法理上来讲,华晨有着再签手第三者的可能,但在祁玉民坚持下,华晨始终是“一夫一妻”,这当然也会让宝马感动。相形之下,从去年至今,德国奥迪一味强求在华再合资,不仅让合作关系心生瑕疵,更让品牌形象蒙尘。

“我觉得做事情一心一意能做好就不错了,如果三心二意一定出问题,它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过去十年我们和宝马为什么合作得这么成功,和互为惟一的合作伙伴有着直接关系。”祁玉民意味深长地说道。

《汽车人》记者/管宏业  本文原载于《汽车人》杂志4月刊)【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