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城寻路

汽车人传媒 2014-12-22 16:00:18 作者:陈瑶

‍

这是一座四季分明的城市。临湖傍水,川聚而形胜。按照堪舆标准,宜商贾交通,物丰财沛。300年前,法国贵族、毛皮商人凯迪拉克给这座新建城市带来复杂的族徽,也带来了足以供养一座中等城市的财源。

但汽车业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切,底特律变成彻头彻尾的汽车工业城市。它拥有和帝国大厦同时代的众多摩天楼,大多沿湖区而建,如今多数变得破败。它们述说美国汽车商从托举半个世界到穷困潦倒的历史。湖区旖旎的霜叶,给这些建筑平添沧桑的底色。

底特律的城市财政危机经历了漫长的数十年,几经挣扎,终于不堪重负。根据法律,联邦政府无法援助这个可怜的、收不抵支的城市。申请破产并不是很坏的主意,起码可以延迟债务偿付,直到它重新获得能力为止。

后工业时代的美国,挥一挥衣袖,忘记带走工业的底特律。华尔街在金融秩序的顶端攫取利润,危机并没有改变这一切,只是改变了一度丧失转型资本的城市,底特律不过是其中的一座。

忘记印着欢快兔子标记(福特)的直升机停机坪吧,忘记朝圣的麦克大道和“1美元房”,它们不代表城市的未来。寻找城市的新生,寻找新财源——对每个前来消费、投资、拍电影的人,只要密歇根州政府给予“天堂般的”待遇和慷慨的退税政策——42%,全美最高。

其实,底特律并不缺乏商业机会,汽车制造业仍然占据税收的大半,而新的商机正在慢慢浮现。上帝有意对底特律人关上传统工业之门,必然为他们打开某一扇窗。只不过,现在也许正处于某个尴尬的过渡段。没有人的故事,就像流进沙漠里的水,但也许,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你突然会发现一湾绿洲。

这座城市的人口,已经只有不到上世纪50年代高峰的一半,衰落也就成为必然。永远放弃衰退的部分,放弃旧轮胎、塑料布和残垣断壁覆盖的街区,重新建立一个规模小得多、但是更健康的中等城市。超级城市的梦,不可逆转地、慢慢地沉入伊利湖的水面之下——避免亚特兰蒂斯的命运,是底特律人肩负的宿命,不管他们自觉不自觉。

人聚财聚。只有唤回逃离的中小公司和中产阶级,唤回诚实的纳税人,这座城市才有希望。利用一切可以用的手段去做这些——音乐盛会、奥本山宫殿的球队、港口游船和堪比内华达州的大赌场。

曾经属于、曾经憧憬、曾经一闪念的人们,小心翼翼地逡巡在这座城市的郊区。他们还在远离12英里的核心破败区,但城郊的生活和10年前没什么不同:粉刷一新的校区、草坪规整的别墅和一尘不染的车辆,最重要的,这里拥有10分钟能赶到的警察和完整的街边消防栓。这里的一切,和美国其他有活力的城市没什么不同。

坚定这些人信念,同时也给市中心那些人工作机会,而不仅是食品券。在郊区和市区、白人和黑人、湖区和东南区分裂成两个世界之后,弥合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希望所在。

这些普通人物的故事,也是城市的故事。在他们为自己命运奋斗的时候,他们连接了这座试图复兴的城市之命运。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