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虽小,却关系整个国家的脸面,关系国民的幸福指数。能否为国民提供清洁、舒适的厕所,也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的一项指标。
◎ 《汽车人》评论员 赵英
近来由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造厕所做出批示,中国正掀起对“厕所革命”的热议与行动。
厕所虽小,却关系整个国家的脸面,关系国民的幸福指数。能否为国民提供清洁、舒适的厕所,也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的一项指标。
笔者对此关注已久。曾对有关部门提出改善建议,但没有收到回复。当此举国热议“厕所革命”之际,愿意搭便车,再发表一点浅见。
笔者认为,就公共厕所设置而言,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在我国较大城市、旅游景点,百姓如厕,远比某些发达国家方便得多。记得曾经率团到意大利学习、考察。意大利翻译事先就和大家说:“如果想上厕所,就只能到麦当劳。”最近,到东欧国家旅游,公厕同样很少。我国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卫生条件差。诚如大家打趣的那样,“找厕所,闻着味就去了。”近年来,在厕所卫生改良方面也取得了相当进步。只要继续努力,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是可能的。
笔者想借此机会强调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与日本相比,我国厕所在节约水资源方面,还有较大改善空间。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日本考察时就注意到,日本厕所中有一个洁具装置,值得借鉴、学习。
许多日本人家中厕所的马桶上伸出了一根小弯管,实际就是把马桶上的注水管予以延长,在马桶磁盖上又留有一个小水槽。这样,在马桶冲水后的再注水过程中,水首先从小弯管流出来,如厕之人可以用来洗手,然后再注入水箱,做下一次冲洗之用。
我曾计算过,如果在中国吸收日本马桶的这个低技术,做些改进,节水效果很可观。可惜我回国后大声呼吁,无人理睬,只好在此再一次呼吁。日本是水资源丰沛的国家,仍然如此注意节约水资源,我国水资源缺乏,应当对他国节约水的做法、技术予以借鉴。在“厕所革命”中,不仅要使外观、气味等方面有所改变,在厕所节约水资源方面同样要予以注意。
类似的小改变,其实技术上很容易做到。非不能也,是不为也。问题在于政府部门是否大力予以重视、提倡。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能否改变一下厕所马桶的技术标准,规定所有马桶的注水箱都改为具有洗手的功能,对水资源做二次利用。
笔者的这个小建议,不知道应当向哪个部门反映,希望借此小文能够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希望有关部门勿以善小而不为,使笔者的建议多少有些效果。(《汽车人》评论员/赵英)【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