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改空间有多大?金龙对宇通

2015-03-20 09:30:04 作者:张恒


虽然两家企业同属客车制造领域,销售额也相同,但民企的效率却远远高过了国企,市场给出的估值更是民企5倍于国企。

《汽车人》记者|张恒

2015
年3月19日,上证指数剑指3600,收于3582点,创下7年新高。汽车类板块在今天的表现中并不抢眼,唯独金龙汽车一枝独秀,上涨9.52%,当日成交量3.5亿元。

2015年后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金龙汽车股价已翻倍。为何表现这么好?从2014年的业绩快报公告来看,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只有3.08%,主要是由于主营毛利率的提升。业绩并不抢眼,但投资者为何蜂拥而至?上涨逻辑又是什么呢?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看好金龙汽车的逻辑在于新能源客车和国企改革两个方面。这俩也都是今年“两会”指出的大方向。

中金公司认为,随着今年股权整合的继续推进,金龙汽车的产品体系和采购体系的整合也将取得突破进展,股权整合对公司业绩改善的贡献有望持续。

口说无凭,笔者在行业横向对比时发现,金龙汽车和行业老大宇通客车的销售额其实是非常接近的。两家公司都非常专注,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95%。由于宇通客车还没有发布2014年全年的业绩快报,所以拿2014年前三个季度的营收来看,宇通客车是150.2亿元,金龙汽车是149.7亿元,相差无几。但宇通客车的市值却是424亿元,金龙汽车只有88.2亿元。足足相差了5倍!

这是为什么?进一步分析,两家公司的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也相差不大,但金龙汽车是毛利率是11.35%,而宇通客车却高达19.43%,金龙汽车的资产负债率是75%,而宇通客车只有45%。

这么一看,原来金龙汽车一方面受制于融资成本过高,一方面受制于产品毛利率过低。除了财务,再看公司集团,金龙汽车的母公司是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而宇通客车是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原来金龙是国企,宇通是民企。

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有力的结论,虽然两家企业同属客车制造领域,销售额也相同。但民企的效率远远高过了国企,市场给出的估值更是民企5倍于国企。

金龙对比宇通,揭示了国企改革的实质意义。这也令人进一步反思,让国企和外国汽车品牌合资,然后和民企同台竞技,对汽车产业的发展,真的更有效率吗?

2015年以来,宇通客车的股价上涨了近50%,而金龙汽车涨幅近100%,这50%的差额就是投资者对国企改革的期待,如果金龙汽车能够通过深入改革来增进公司效率,就一定可以缩小和宇通客车的差距,这些差距在报表上体现于毛利率和负债之上。

国泰君安准确地指出了金龙汽车问题:由于受制公司分散的股权,子公司各自为战导致公司空有销售规模但盈利能力差。公司更深层次的改革是在福汽集团入主和新董事长上任后,将持续提高上市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控制力,推进集团层面的采、销、研平台整合,从管理上大幅提升毛利率。该机构认为金龙汽车是国企改革最佳标的公司。

再看宇通客车,2015年至今,一共有9家机构发布了对其研究的报告,9个报告全部看多,均认为公司在客车领域将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由于新能源客车的增长潜力巨大,机构纷纷对宇通客车未来的盈利预期表示高度乐观。

本文从金龙和宇通两家客车企业入手,进行了简单的比较,虽然没有对具体客车型号的毛利率差异和两家公司各种资产间的不同差异做更细致的对比,却也能够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无论是从企业经营的业绩角度,还是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实质而有效的国企改革必将对企业大有所益。(作者/张恒  责编/袁月)【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