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的巴西之旅仍在继续,并将在上帝之城——里约最终落下帷幕。而圣保罗这座南美最大的城市,才真正掌握巴西的钱袋。从淘金时代开始,这里就成为巴西商业气息最为浓厚的城市。巴西高原带来的丰沛雨水和凉爽的空气,即便地处亚热带,夏天也凉爽宜人。
清晨的圣保罗从一片喧嚣中醒来。
环形公路和进城的放射形公路上挤满了车辆。和北京对车辆的严格管制不同,这里私人拥有车辆不收任何限制,既没有年检一说,也没有报废规定。拉着钢筋的重头拖车与双座小车拥挤在一条车道上。
近年来圣保罗城内的拥堵日益严重。圣保罗大区的面积(2593km2)远远小于北京行政管辖面积(16807 km2),但城区面积(1522 km2)略大于北京(1362 km2)。圣保罗拥有700多万辆汽车,多于北京。不幸的是,两者都是摊大饼式的发展,圣保罗堵车比北京还要严重。并不把汽车当做唐僧肉的圣保罗,也“被迫”祭出“尾号限行”的杀器。和北京一样,此举收效甚微。
世界杯之前的5月23日,圣保罗市的地铁员工闹罢工,交管机构临时取消了当日自驾车尾号限行措施,导致全城范围交通陷入瘫痪。上午10时,全城堵车240多公里,最远堵到80公里以外的市郊。当天,不少人弃车步行几个小时上班。
事后,当地劳动仲裁法庭要求工会不得在上下班高峰时段组织罢工,工会因此将为其23日组织的罢工受到经济处罚。这里比北京上海更早进入汽车时代,在2000年时就拥有500万辆汽车,但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后两者。大街上跑的车略显陈旧。
在不那么拥堵的中午时分,尚有心情分辨一下过往的车辆。圣保罗是小车的天下。作为葡萄牙的前殖民地,这里的消费习惯更倾向于欧洲大陆,与北美消费习惯天差地别。
很容易就注意到,这里是菲亚特和大众的天下。前者是巴西销量第一大品牌。菲亚特乌诺(Uno)是这里的主力“街车”。菲亚特500和博悦也很常见。而大众老款甲壳虫(当地人称Fusca),仍保留着二战以前的外观。如此经典的形象,要是别的地方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
大众的T2(当地人称kombi),在当地生产60多年,似乎从没有试图改变外观的想法,这才是北京人所说的“正宗面包车”。老式的桑塔纳和捷达,似乎让我们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北京。
紧随其后的是通用的雪佛兰和福特,这里的政府公务车被雪佛兰垄断。不免让人疑心,圣保罗政府在雪佛兰那里拿到了大折扣。雷诺、雪铁龙则占到二线的首位。它们出品的小车在这里也颇受欢迎。而最近将欧洲小型车厂商逼迫得手忙脚乱的现代和起亚,在这里并不常见。当然,鉴于这里日本侨民的数量庞大,他们拥有专门的聚居区(东方街),这里也不缺少最新款的日本车。
这里豪华车数量远远少于中国的城市。偶尔路过一辆奔驰E级,就已经算金字塔的顶端了。即便在别墅成群的富人区,也很少看到更昂贵的豪华品牌。
有人说,上述情形跟这里的治安很有关系。作为工业和贸易之都,其贫民区就像城市的疥癣一样,慢慢孳生,覆盖了城市的西部和北部。
《上帝之城》里有句台词:“我们信仰上帝,不是因为他全能,而是因为他缺席。”
这句话是在说里约,也能套用在圣保罗。不言而喻,上帝明显缺席的时候是在夜晚。这里的夜晚是癫狂而无法无天的世界。
即便是荷枪实弹的警察,也不敢在夜晚进入贫民区。这里错综复杂的道路和臭气熏天的简易住宅之间,隐藏着致命的危险。毒贩们不仅拥有能压制警察火力的大口径步枪和手雷,也拥有能对付装甲车的肩扛火箭和RPG等准重武器。
曾经有一幅照片说明了这一点。一个11岁的男孩用一支手枪对准美联社的记者。记者事后写道:“他只有11岁,却学会了所有的狰狞和恫吓。尽管我们彼此都知道他拿的是玩具枪。”但不要认为这里的威胁也是“玩具枪”,它是实实在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久居这里的华侨不厌其烦地叮嘱新来者,“不要下车,不要打开车窗,不要拿单反相机”。到了夜晚,叮嘱变成:“不要去城市北边,不要在红灯前停车,不要……,算了,晚上呆在酒店里,锁好所有的锁,不要出门。”
入夜,红灯之前的一分钟停留也是充满危险的。很可能有人慢悠悠地拎着棒球棍过来,砸碎车窗,然后一把手枪伸进来,堂而皇之地要你交出所有的财物。这时候,不要抵抗。不要试图碾死抢劫者。
即便在核心城区的圣保罗大教堂前的广场,都是不安全的所在。这里的抢劫案就像中世纪的鼠疫一样无药可救。当地人也不能幸免。巴西前球星罗马里奥、罗纳尔多都曾有被人用枪指着头抢走豪华车的经历。而球王贝利也有那么一回,但劫匪看清贝利的脸后,放弃了抢劫。前两者没那么幸运,可能是腕儿还没大到贝利的层次吧。
不过,罗纳尔多的法拉利后来找到了,在河里。他的车被劫后,GPS追踪系统发出了断油、断电的信号。劫匪本可以把车扔到马路边,但可能一气之下,把车推入了格兰德河。
圣保罗的毒贩公开宣称,白天属于警察,而夜晚则属于他们。而警方和政府居然默认了这种说法。即便他们在军方的支持下,大规模地进行了清剿之后,也依然不能改变城市的现状。
圣保罗的昼与夜是分裂的。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营销》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营销》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营销)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汽车人网:www.cnqc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