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车市风云“路”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2014-12-22 14:55:24 作者:

2014年上半年同比销量增长减缓,意味着上半年车市竞争加剧。在激烈的竞争中,貌似平静的车市,却留下了一些让人难忘的印记,以下是本报为读者抓取的几大要点,希望能粗略地勾勒出上半年车市的风云变幻。——编者

 

◆十连绛  自主品牌举步维艰◆

 

  自去年9月份起,自主品牌整体份额下降已成常态,截至今年6月份,其已连续下跌10个月之久。本报深入分析其下跌原因发现,轿车是拖累自主品牌整体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在MPVSUV市场均实现高幅增长,而在轿车市场却大幅下滑,由去年同期的160.53万辆降至136.82万辆,同比下滑15.3%,在轿车市场中不仅是惟一销量下滑的品系,同时销量也被德系品牌超越。自主轿车竞争力较弱,是其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轿车市场,随着汽车市场不断扩大,限购等政策出台,让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加之合资车型价格下压,自主品牌压力剧增,发展举步维艰。

点评:在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等传统自主品牌军团处在调整期而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上汽、长安等汽车集团在各自自主业务板块上的表现反倒十分抢眼。长安、广汽传祺等自主品牌汽车正在逆势而上。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以35.8万辆的成绩,勇夺自主品牌乘用车冠军;广汽传祺则实现了5.1万辆销量,同比增长50%。奇瑞、吉利等传统自主品牌之所以上得快跌得快,经历一次次痛苦的转型,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汽车还没有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竞争力。这不仅包括产品设计、研发、品质安全保证,还包括品牌体验、营销传播、售后服务等方面。自主品牌汽车要想在逆境中突围,仍须全方位打造体系竞争力。

 

◆日系车份额持续恢复◆

  今年上半年,整个车市中合资品牌仍然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其中日系车表现最为抢眼。为丰富产品阵容,提高竞争力,今年以来,日产、丰田、马自达、本田等日系品牌纷纷推出重量级新车,由此带动日系品牌强势反弹。上半年日系品牌新车包括新奇骏、阿特兹、昂克赛拉、新卡罗拉、新飞度、雷凌等,这些重量级新车无疑成为上半年车市中的一大亮点。

点评:今年上半年日系车品牌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其抵抗各大品牌的冲击、提振销量意义重大。与此同时,日系车企为收复被德系、韩系等分流走的市场份额,频繁进行人事变动。丰田和本田两大日系车企不约而同选择于今年41日对中国市场的高管进行了人事调整,冀望新的财政年度在中国有更抢眼的业绩。

 

SUV市场多点开花◆

  今年上半年,乘用车分类型车,销量增长表现最好的仍是SUV,其次是MPV。其中,SUVMPV销量增幅分别超过37%55%,轿车销量增幅只有5%。正因为SUV市场的火热,所以无论是小型SUV市场、还是中高端SUV市场,无一不呈现快速增长之势。而各大车企对于SUV产品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从近几年的销售趋势我们可以看到,SUV销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增长的趋势较为明显。这其中包含合资品牌以及自主品牌的产品,从紧凑型到中大型,从六七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可以说大部分在SUV市场进行布局的车企皆享受了这一市场红利。

点评: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市场细分化趋势更为明显,当下,每个SUV细分市场都很火,不过,非要按热度评个高下的话,最火的当数紧凑型SUV。这里不仅集结了极具价格优势的自主品牌,还有极具性价比的合资品牌,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奥迪、奔驰宝马三大知名德系豪华厂商,针对该领域也都规划了相应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进入紧凑型SUV市场,这片蓝海也势必成为残酷的战场,而如何打动消费者,将成为取胜的关键。在SUV市场还将持续增长的前提下,紧凑型SUV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

 

◆新能源车步伐加快◆

  几经起伏,新能源车又一次成为中国车市的宠儿。今年上半年持续走高的销量证明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广阔市场。据中汽协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7万辆,销售2.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

点评: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与社会关注度提升有关。在产品进入消费者视野之后,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销量提升。“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的发布以及国务院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出台,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据悉,国家相关部门已就新能源汽车以及配套设施的推广制定了完善政策,并即将出台。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车未来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汽车人网:www.cnqcr.com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