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记者|张恒
不久前,人们还在预测中国车市将会强者恒强,但2015年7月的数据足以令他们大跌眼镜。不要小看这些变化,《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认为,在多数情况下,预测的作用只是能给人带来虚假的安全感,而现实是由黑天鹅事件推动的。简言之,能被预测的事情没价值,而不能被预测的事儿才是历史推动者。
2015年7月,中国乘用车销售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16.1%,跌幅超预期。在前十的销量排行中,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仍位列三甲,却同比大幅度下滑超三成。一汽丰田、广汽本田/丰田销量跃升惊人,同时,作为中国品牌的领头羊,长安和吉利亦有出众的表现。市场呈现出德系美系快速下滑,日系和自主稳步上扬的全新态势。
具体到车型来看,在7月乘联会发布的车型百强名单中,选取了同比变化超过一个标准差(68%的正态分布,即正负34%),月销量过万辆的产品:
统计显示,一个标准差之外的共计7款车型,其中大众品牌四款,通用两款,北现一款。跌幅最大的为科鲁兹和新桑塔纳,一汽大众两款明星产品捷达和速腾状况也很不乐观。
增长前三甲均为日系车,增长最快的自主品牌是帝豪EC7:
显而易见,A级车成了主战场,就在德系美系主力车型更新换代之际,日系以广丰、一丰和广本为首,经主动的战略调整,抓住时机精准布局,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其中广本雅阁同比增长59.4%。中国品牌方面,巩固了SUV的优势,并开始在轿车市场有所突破,以长安、吉利为代表,其中吉利远景1.5同比增长达282%。新能源汽车方面,比亚迪秦增长266%。在B级车领域,目前中国品牌的份额只有15%左右,可以预见,B级车将是中国品牌攻城略地的下一个主战场。
钓鱼岛事件后,日系品牌一直处于战略调整期,去年以来,它们明显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表现为拓展产品线,针对性的在小型轿车和 SUV布局,并升级了动力系(涡轮增压和丰田混动),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很好效果,销量强势回升。有机构预计广汽集团在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19%,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反观大众和通用,在A级车市场屡失阵地是销量下滑的主因,其中英朗、凯越、赛欧、朗逸、朗行等主力车型,均由于受到车型老化及竞争加剧影响,销量大幅下滑。不过在7月份,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先后发布了全新车型威朗、全新英朗、全新朗逸和全新朗行等A 级车型。此外,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了首款SUV宝骏560,预计这些新车上市后有望使销量逐步企稳。
对于7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2014年7月同比增长了12.4%,当时受一二线城市连续出台限购政策的影响,导致全国多个城市的消费者对限购产生恐惧,他们提前购车的行为令销售集中释放,推动了去年同期的异常增长。其次,因为竞争性降价潮来临,当下很多购车者推迟了购买计划,他们期盼价格会一步下跌,预计这种情况在第四季度将得到改善。(作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