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 再造神车

2014-12-22 14:50:43 作者:卢 山

          舞台中央,包括秦焕明、安铁成在内的一汽-大众中德双方高层,一起挥手向最后一辆捷达挥手告别。在经历了畅销全国20年之后,老捷达正式将接力棒递到了全新捷达手中。

         新旧捷达的交替,不仅意味着曾经承载中国私车梦想的中国神车全面退出了中国汽车舞台。同时也标志着,一款车可以卖20年的历史已经结束,中国汽车市场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时代到来

         捷达之于中国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第一辆捷达正式下线以来,已经在中国销售了超过180万辆。中国人的私车梦想几乎都是从捷达而生,并在这20年的时间里,将梦想成真,又在放大。

         “我想,捷达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商品性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更多的是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意识。”

         在采访中,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对于过去捷达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有着自己的看法。也惟有这种超越性能的价值核心,才能创造一个20年畅销不衰的神话。

         而新捷达必须直面的是,旧的时代已经结束。从此神车也要落入5年一换代的凡间。是否能够延续神车神话,将不能再依赖过去成就,而必须再次契合中国汽车社会发展的进程,精准地命中消费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继续领跑市场

         在老捷达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当下已成标配,但在当时却是首次采用、有着开创性意义的技术。如今的新捷达,正在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努力延续前辈的高度。但这并不容易。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一个寡头市场迅速转变成为竞争过剩的市场。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消费诉求上,都已经是百花齐放。从这一点来说,新捷达已经不太可能再重演过去一枝独秀的局面,它必须接受众多挑战。

         客观地说,在这一级别上,大众品牌的竞争优势并不像更高级别那样凸显。就在新捷达上市的同期,通用已经开始大打新凯越的广告。新款车改用了更经济的1.5L发动机和更先进的6速变速箱,完全是针对新捷达而来。

         新捷达最大的优势,则是大众品牌和捷达这两个超过20年的品牌无法复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如何能够借助这一优势,在不断变化的竞争中始终立于领先地位,则是对一汽-大众更深刻的挑战。

体系能力更强

         几年前一汽-大众提出的百万辆体系建设,随着2011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已经提前到来。而在经过了2012130万辆的冲击下,这一体系已更加坚实可靠。在高销量的面前,一汽-大众百万辆营销体系的价值核心也愈发凸显。这并不仅仅体现在销量和份额的提升上,更体现在一汽-大众两大品牌的品牌形象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上。

         J.D.Power最新的消费者购买意向调查显示,在品牌吸引力量产品牌中,大众位居所有品牌第一名。大众品牌的所有产品、全线产品的产品形象,同样是名列细分市场的第一名。

         在销量不断放大的同时,一汽-大众也在不断使网络精品化。到 2012年末,一汽-大众的网络数量与2008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在网络覆盖率方面,地级城市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5%。随着渠道的不断调整,投资人的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经销商的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得到了同步的大幅度提升,总部对经销商的支持、服务的能力跟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FS:PAGE]

         目前,一汽-大众的车型竞争力已经进入全盛阶段。大众品牌的迈腾、速腾、高尔夫和如今的新捷达,构筑了一个从入门级到B级的全面强势战线。

         与此同时,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一汽-大众包括执行能力、研发水平、质量保证、成本控制,以及最重要的营销体系都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这些积累使一汽-大众的体系能力不断地夯实,不断地加强,也让一汽-大众有信心来应对今年更激烈的这种竞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