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厂与行业外企业的结盟与合作不再只是尝鲜,而已成为一种主流。
急于在新能源汽车上取得突破的上汽乘用车日前宣布,与租赁公司一嗨租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几乎与此同时,特斯拉则选择与中国联通签约,依托后者遍布全国的营业厅,筹备兴建400个目的地充电站。当然,相关北汽密会乐视,吉利打算开发互联网汽车等大动作,在当下显得许多信息已经不再是新闻。
从互联网到电信巨头以及租赁业,汽车业正在与更多的行业发生交集,这无关时髦或是从众,而是汽车产业从工厂时代、市场时代开始走向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与行外“合纵连横”交集多
虽然表面看来,传统的汽车行销方式依然稳定而强大,但在经济、技术快速变革的推动下,行业未来前景处于更大的不确定性中。一方面,2014年赛程过半,从品牌定位到营销传播,各参赛选手正大幅调整以往的步伐,布局发生根本位移;另一方面,在言必称“大数据”、“车联网”、“新能源”的行业气候条件下,汽车业从内涵到外延正在经历激烈的再平衡定位。更多更新鲜的信息,更炫更强悍的技术,将诞生超过120年的传统汽车业置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显而易见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关于汽车业的未来图景更加清晰:轻量化、车联网、电动车、小型化、模块化、兼并重组以及网络电商。在大多数车企老总看来,倘若不能主动去拥抱这些变化,势必被发展所淘汰。特别是电动车和车联网,被视为是最能够影响汽车业未来的变革因子。
在车联网方面,广汽本田执行副总郁俊认为,汽车将成为今后最大的移动终端,“汽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人类移动的梦想。通过车联网技术不断地导入,将也使得人在汽车上面也可以跟世界的各个部分有紧密的接触,及时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葛树文则认为,行业发展未来的三大科技分别为Ultra轻量化技术、Connect车联网技术以及e-tron电动技术。
行业政策的变化也加速了这一变革,本月初,随着首批免征购置税的新能源车国家目录的出台,类似上汽与一嗨、特斯拉与联通那样,新能源车领域将出现更多的合纵连横。而这对于亟待打破市场瓶颈的主机厂来说,这样的模式创新无疑会带来更多利好。
惟有创新自主才有出路
当然,当下车企在互联网上的探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谁也说不清未来汽车产业变革将发展到什么程度。但创新的远不止是新能源汽车,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生活,新领导层的中国正在多维焕新,而汽车业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变量因子。
人们不能不关注:中国经济新常态对汽车市场意味着什么?当前浩浩荡荡的反垄断调查将如何改写汽车业的游戏规则?中央创新驱动战略会对自主品牌汽车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战略层级影响和改写着汽车业的走向。
特别是从2011年车市进入微增长后,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分歧不断加大,自主汽车的处境令人担忧,早在2013年,包括东风总经理朱福寿、广汽总经理曾庆洪等多位行业大佬都在公开场合“炮轰”国内汽车产业政策,提出在兼并重组、汽车销售、税收分配等多方面重构顶层设计。
也正是鉴于自主品牌在品牌、资金、技术以及规模上的明显劣势,相关部委有必要启动产能调控,推动行业重组。
而在行业的有识之士看来,自主做强一定要搞混合所有制。国内自主车企发展不力,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体制。那些国外品牌大多是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自主品牌要想有长远发展,就一定要混合所有制,或者是真正的民资企业,这样可能才有出路。
此外,同样受体制拖累,太多的汽车经理人不得不关注中短期目标,追求短期销量。但往往短期行为并不适合公司长远发展。照此看来,商业模式一天不创新,自主品牌就很难有根本改善。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网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