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第三次冲击MSCI再被抽脸,但各种汽车概念表示不服,一巴掌反抽回去!
◎ 汽车人传媒记者 张恒
6月14日晚,比起欧洲杯,金融圈和大小股民更关系的则是A股第三次冲击MSCI能否成功。MSCI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的简称(中文名为明晟公司),这是美国的一家指数编制公司。
据悉,MSCI是全球投资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数。追踪MSCI指数的基金公司多达5719家,资金总额达到3.7万亿美元。如果A股被纳入MSCI,在未来数年里,可以带来超过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增量。
15日清晨,噩耗传来,这第三次冲击咱们又被抽脸了!MSCI竟然选择纳入了巴基斯坦的股市,也没有纳入全球市值第二个的A股。按理来说,这是一个利空消息,市场应该下跌才对。但谁想6月15日A股放量上涨,多头异常坚决,整个交易日两市指数没有回撤,一直在单边上攻。
带动A股上攻击的是各种汽车概念。在A股所有的200多个板块当中,锂电池+6.37%、特斯拉+6.11%、充电桩+5.61%分列第一、第三个和第五位。此外,还有汽车电子+4.63%位列十四,燃料电池+4.45%位列十六,自动驾驶+4.50%位列十八。一眼看去,各种汽车概念板块占据了显示屏。
众所周知,自去年股灾以来,各种汽车概念一直是资金的避险港,而汽车概念也是A股人气兴衰的主战场。
对于再被拒之门外,中国证监表示,纳入与否是MSCI明晟公司的商业决定,但对于纳入MSCI,证监会是同意和支持的态度。证监会发言人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A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任何没有中国A股的国际指数都是不完整的。此次MSCI明晟公司延迟纳入的决定,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建设长期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是我们自身的需要。”
其实,如果能够成功纳入MSCI,对蓝筹、二线蓝筹这样的整车企业是绝对利好。国际投资机构必然非常青睐像上汽集团、福耀玻璃、宇通客车这种高分红的企业。同时,长安汽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比亚迪这种拥有强劲现金流和高增长的企业,在外资看来同样都是难得的好标的。
由于各种原因,A股市场作为一个半封闭市场,其运行的理论和国际主流股市的运行理论不大相同,其中之一就是好企业被投资者重视不够,导致估值低。一旦A股纳入MSCI,国际资本流入,对在A股上市好企业必然是利好,这也有助于企业更专注的发展实业。
事实的情况是,A股还是只在研究名单当中,但这次纳入失败后的放量上涨是怎么回事呢?第一,其风险已然在6月13日周一的大跌中释放了。其二,大众心理学,人们惧怕的其实不是否定答案或者肯定的答案,而是“不确定”本身。无论这次MSCI纳入与否,只要靴子落地,多头就会卷土重来。
本周,由工信部批准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嘉定举行了开园仪式。国金证券认为:自动驾驶路线图即将发布,产业进程超预期,倒逼法规提前改革。测试基地的运营有望推动政府部门尽早发布智能驾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招商证券认为:行业低速增长成为常态将继续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电动化将继续成为产业驱动两架马车。智能汽车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发展迅速,ADAS中AEB、ACC等功能在国内推进情况将继续成为板块催化剂;新能源汽车在骗补事件逐步落定、地补落地、17 年需求提前释放等利好刺激下下半年迎来爆发增长。“智能驾驭,电动未来”是汽车行业核心观点。
在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大趋势下,各种汽车的概念和汽车产业可见的未来成了整个中国经济最有力的强心剂,甚至没有之一。5月份中汽协的汽车产销数据再次证实了这一点,行业发展趋势仍然向好。反映到A股市场,相关的上市公司受到追捧也就不足为奇了。(汽车人传媒记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