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杂志记者卢山天津报道)今天,广汽本田要在天津公开做一场碰撞试验。起初我真的没有太在意这件事,因为现在哪个车型不拿个CNCAP五星出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车。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次碰撞和以前的不一样。“car2car”、“15°角”、“小重叠”、“高速”,这一大堆专业词汇,让我看着也有点蒙圈。其实这一切,简单来说就是:这是一次以前国内从来没有过的,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也是最严格(比NCAP更严格)的碰撞试验。
关于碰撞结果,之后我会单独发文拿出来说。但现在我想先说另外一件事——碰撞前我问过中汽研的工作人员类似的试验做过吗?对方说:别说是这个复杂的碰撞方式,即使是车对车的碰撞试验也很少,而且很多试验只是企业自己测试用,并不会对外公布,比如沃尔沃就做过一些非公开的试验。
那么,广汽本田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试验?并且邀请业内专家和媒体一起,公开这个试验。
我觉得首先应该从碰撞用的第九代雅阁说起。雅九无疑是当前本田技研买技术上的集大成者。这其中,不仅仅是发动机,底盘,科技配置,当然也包括极为重要的车身结构和高安全规格。
但是,雅阁或者说所有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始终摆脱不了根深蒂固的“不禁撞”印象。这种印象的深入程度,已经达到了非理智程度。
中国消费者选择日系车,第一考虑皮实,第二考虑省油,第三考虑价格,几乎没人会说因为觉得安全而选择日系车。
可是日本车真的“不禁撞”吗?在美国每年选出的十大安全车型里,本田、丰田从来都是常胜将军。2014年的评选里,本田一个品牌就有雅阁、思域、奥德赛三个车型上榜。(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选出)
一个品牌独占3/10,还不包括SUV,这是个什么概念?可是即使有远比中国更严格更中立可信的评选结果,且几乎每年都如此,但仍然难改变中国消费者的先入为主。这,简直成了日系车,本田车一场难以醒来的噩梦!
更严峻的是,这样的固有概念,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日系的品牌形象,继而对具体产品的价值产生伤害。
同样是以雅阁来说,消费者忽视了本田为之骄傲的ACE车身,也忽视了车内的众多安全配置,而仅仅将其用性价比一个指标进行衡量。因此当第九代雅阁不再那么便宜的时候,消费者马上对它失去了兴趣。此前雅阁销量不佳就很能说明问题。
如今,中日合作双方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本田想要在中国迈上一个台阶,特别是在中高级车迈上台阶,这个问题就必须得到解决,至少是改善。
那要怎么做才行呢?这次碰撞试验,正是在这样的设问下应运而生。行不行,撞了才知道!广本这次不仅要挑战高难度,而且是拉上媒体一起来见证,即是胸有成竹,也是寄望能通过这一撞为本田品牌正名。
实际上往前追溯,广本2006年就进行了car2car试验,2009年进行了行人保护碰撞试验。这些,都是“国内首次”!
其实,种种首次试验和海外信息的佐证,都是在说明同一问题——本田车不软,而且还很硬!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想要一辆真安全的车,还是想要一辆看起来安全的车?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并不容易。人类常常把幻觉当真实,这不算谬误,只是人性中的一种弱点罢了。
所以,对广汽本田来说,除了用“不服来撞”的硬把式验明正身之外,还需要在对客户进行心理按摩方面多下些软功夫。在这方面,显然欧美车是学习的好榜样。
而换一个角度来说,想要让日系车摘掉“皮薄馅大”的帽子,也不是仅仅靠一个广汽本田能做到的。其他的日系车看完这一撞,是否也有冲动想来挑战呢?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态度的改变需要时间。而身为媒体也同样是消费者的我,既无意替日系车摇旗呐喊,亦不想蒙着眼睛落井下石。
说到底,我们都不过是想做清醒的人罢了。 (来源:汽车人杂志 作者:卢山)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网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