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专栏】“勒索”,敲响互联安全的警钟

汽车人传媒 2017-05-18 09:42:51 作者:赵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对互联网依赖度的日益加深,虚拟经济领域的风险也在增加。随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持续增加,实体经济受到黑客攻击的风险也在增加。

◎ 《汽车人》评论员  赵英

这两天,全球都被一款“勒索”病毒搅和的不轻。英国的医院网络就险些被废了,中国中石油的加油站也难以加油,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网络体系受到攻击……这一事件可以被形容为“划时代”的。

之所以用“划时代”形容,概因这一事件,的确撼动了全球的经济、社会秩序。少数人,利用病毒软件就可以向世界提出“勒索”要求。难道这不可怕吗?难道不需要全力应对吗?网络恐怖时代已经降临。如果ISIS搞到这类病毒软件,会是什么后果?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凭借后发优势和创新力量,迅速在互联网应用上占据了优势地位,但是我们的网络防御却几乎付之阙如。这次“勒索”病毒狠狠地敲响了警钟。

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福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被病毒“勒索”的风险。我们远远没有做好准备。

从经济安全角度看,中国实体经济的风险已经比加入WTO时大大缓解,虚拟经济领域的风险则持续上升。虚拟经济领域的风险来自两方面:金融风险和互联网领域的风险。随着信息由财富的载体和镜像,转化为财富本体,互联网中出现对信息流量、信息传播、信息秩序的攻击,将极大地使社会经济财富遭受损失,撼动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真正财富与实力,不是其网上卖的商品,更不是其吸引的广告,而是通过网络掌握的海量数据。金融机构的核心资产之一是其客户资源、以数据形态存在的借贷关系。一旦数据财富受到攻击,这些企业将大伤元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对互联网依赖度的日益加深,虚拟经济领域的风险也在增加。随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持续增加,实体经济受到黑客攻击的风险也在增加。

今后,汽车工业将向智能网联方向发展。推动工业4.0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必须以信息体系的安全为前提。试想,如果未来出现智能交通管理体系或智能驾驶系统被病毒软件控制,将出现何种场景?

在宣传工业4.0理念时,德国政府和工业界均承认,信息安全、信息共享是需要予以克服的难题。此次“勒索”病毒的出现,则是以另一种形式提醒我们,汽车工业的技术革命需要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机制与监督体制先行。(《汽车人》评论员/赵英)【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