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观赏】“汽车人”乘上了歌声的翅膀

汽车人传媒 2017-06-04 09:26:32 作者:吉盼丽

一曲《三百六十五里路/故乡的云》,让我们对新时代工人阶级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他们不再是记忆中那个只会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单一形象,而是一个立体丰满柔软的群像。

◎ 《汽车人》记者  吉盼丽

在《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笔者看到了来自汽车企业生产车间的工人,感到非常的亲切,并且由衷感地为他们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汽车行业的媒体人,在《汽车人》每年评选的“最美汽车人”活动中,我有幸到过不少汽车厂家,接触过不少生产一线人员,不得不说,现代化制造业下的产业工人与上世纪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的生活远比想象的丰富有趣。以往的印象中,工人阶级被看作是劳动人民的代表,体力为尊,总是给公众营造出一种撸起袖子,热火朝天干活的单一精神面貌,唱的歌也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几乎与文艺一词毫不沾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更多80后和90后群体的加入,这一有年代感的群体正在焕发着全新的气息。他们除了在自己专业上有很好的建树之外,其他方面同样也是深藏不露。以昨晚亮相《出彩中国人》的一汽-大众“流水线合唱团”为例,很难想象出几个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普通工人能够唱出如此婉转柔美的曲调。

仇海滨、高鹰、刘鹏飞、岳志国、陈志强、李志,这六人组成的合唱团,将《三百六十五里路》和《故乡的云》两首歌无缝拼搭,用低沉充满磁性的嗓音,错落有致的高低声部,流畅自如的声线,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及潇洒的响指、帅气的捶胸等朴素简单的动作,惊艳了评委们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全新形象。

评委蔡国庆老师对他们表现感到意外

作为普通流水线工人,他们在枯燥单一的生活中,用音乐梦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在一汽-大众企业内部,“流水线组合”早已声名在外,2015年10月成立以来,先后在单位年终文艺表彰会、车城好声音大赛、集团公司青年才艺大赛以及达人秀等活动中表现突出,被工友们亲切称为“老炮儿乐队”。

为让这份合唱事业能继续坚持,几个人从零学起,没有音乐基础,不识五线谱,他们就从模仿开始,翻书、上网、买碟,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反复琢磨,认真学习,在一遍遍练习中把一首首歌完美驾驭。

但这并不是最难的,练习时间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大的问题。由于流水线工人的特殊工作性质,平时都是三班倒,不同岗位难以统一排练时间,“每周只有两到三次聚的时间。”为了多争取在一起练歌的机会,他们经常是休息的人等上夜班的人通宵工作结束,凌晨五点排练,或者是等晚班的人下班后开始排练,直到凌晨三点。

工作辛苦,但他们甘之如饴,心态乐观,话语中更是透着东北式幽默。“所有人上来几乎都抢高音”,声部的设定,“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几句话轻松逗乐全场。他们希望能一直唱下去,唱到国外,唱到退休,把快乐带给工友。

“睡意朦胧的星辰/阻挡不了我行程/多年漂泊日夜餐风露宿/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三百六十五里路呀,越过春夏秋冬/三百六十五里路呀,岂能让它虚度/我那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使时光渐尽依然执着……”正如《三百六十五里路》的歌词,产业转型,技术更新,新时期的工人们早已不仅仅是体力劳动的代表,而是一个崭新的蓝领阶层,掌握着时代最先进的工艺,是制造业时代的根基。他们值得被时代铭记。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在这里我想说,流水线工人同样需要音乐,需要情感的抒发,需要诗情画意的人生。(《汽车人》记者/吉盼丽【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