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改革对保险公司而言,这无疑将加大行业的竞争,尤其在争取优质的高端客户群方面。所以干脆他们把目标放倒了优质客户的源头,就是这些4S店。
◎ 《汽车人》记者 张恒
互联网行业给人的印象是总想要改变别的行业,美名曰颠覆传统。现在又一个庞然大物来了,它也会颠覆别的行业,更有可能改变其产业链的逻辑。没错,它就是非银金融的保险行业。
人们还记得中国平安收购汽车之家,弄得业内一时议论纷纷。保险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倒是有些共同点,比如,险资要的也是“入口”。
谈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观致汽车,但本文要说的是经销商集团。如果只眼光放在A股,可能我们还看不出什么端倪,毕竟A股的汽车经销商市盈率大多超过20倍,估值较高。起码比美股(15倍左右)和港股(10倍左右)高。
就在几年前,汽车经销商被人们认为是不那么优质的资产,原因是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竞争的日益白热化,议价能力大大受制于整车集团的汽车经销商,在利润率方面不断缩减。正常的情况,新车销售只有2到3个点的利润,经销商又是重资产,所以被投资者嫌弃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业内人士都知道,经销商不赚钱只是我国的经销商不赚钱,美国的汽车经销商还是比较滋润的,其估值反而比整车厂商还要高一点。原因是他们的售后服务和汽车金融的收入占比更多。
保险资金的逻辑跟基金不一样,保险公司第一个重点要的是稳定的现金流,第二个他们看中的是高端保险客户的入口。一面随着汽车金融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另一面,随着老百姓有钱了,对保险越来越看重,近两年险资的浮存金大跨步增长。
于是,险资开始把投资目标瞄向以销售豪华车为主的经销商集团,他们希望通过拿到这些4S店而占据汽车金融的入口,获得优质客户。
事实上,经销商和聪明的投资者早已先知先觉。在香港上市,以经营豪华车为主的几家经销商,如正通汽车、中升控股和永达汽车,在短短的时间内股价水涨船高,不到一年就股价翻倍。正通汽车进入2017年以来股价就涨了三倍,从2.1港元飙升到了最高的6.49港元。
股价增长的原因,是这些经销商集团的控制人、大股东、母公司乃至上市公司自身不断的增持或回购股票。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他们认为现在的这个价格便宜。其二,他们知道未来会有险资要买这些资产,被收购前,自己先进更多。
为什么说险资会在这个时候对这些4S店感兴趣呢?这要从商业车险的改革说起,2015年6月车险改革在六个省区市开始试点实施。到了2016年,试点扩大到了18个区市。2017年6月9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保险公司对车险的定价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对保险公司而言,这无疑将加大行业的竞争,尤其在争取优质的高端客户群方面。所以干脆他们把目标放倒了优质客户的源头,就是这些4S店。
更进一步来说,由于保险公司可以自主定价了,所以他们需要把客户分级定价,什么样的客户卖给他什么价位的产品。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定价?用什么方法定价?所以保险公司需要更为详细的客户数据。而入主这些4S店是拿到这些客户数据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这实际上,这就是由保险行业的改革而带来的汽车行业下游的变革。(《汽车人》记者/张恒)(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