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大环境来看,似乎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什么时候能够传导到汽车市场,大家都在期盼。
文/《汽车人》张恒
春节所在月份的汽车销量,是一年中参考价值最低的。有人会问,都是春节月有什么不一样吗?具体说,哪年春节越是靠近月初,受到生产企业放假时间影响,对当月销量的影响就越大。为了避免过度拟合,大家喜欢把一季度的3个月数据作为整体来观察。但2019年有些不一样,人们关心车市什么时候见底,以往漠不关心,今年却重要起来。
在上个月的数据点评中,《汽车人》认为1月份需求或将见底。因为在数学上,加速度是速度的导数,速度是基础常量的导数,虽然销量同比仍在跌,但下跌的速率已开始平稳。可以看到,2月份继续保持了这一特征。考虑到去年春节在2月中旬,而今年春节在2月初,我们的小心认为,真实情况是稍稍向好的。如果考虑到大的经济环境和货币环境,这个结论就显得更有信心,当然要证实它,还要3月的数据作为支撑。
中汽协统计口径,今年2月我国汽车批发148.2万辆,同比增长-13.8%,1月的数据是-15.8%。2月情况比1月稍好,是商用车恢复了增长。数据显示,2月我国乘用车销售了121.9万辆,同比增长-17.4%,和1月的-17.7%差不太多;商用车销售了26.2万辆,同比增长8%,1月份的数据是-2.2%,反弹十个百分点。库存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表明企业进一步根据形势调整产能和库存。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率收窄有些厉害,2月共销售了5.3万辆,同比增长53.6%。1月份是销售了9.6万辆,同比增长138%。如果销量和产量一起看的话,似乎生产企业有意为之,因为产量增长更低,只有50.9%,现象便不宜过度解读。
汽车月度销量柱形图更直观。可以感受到,市场似乎正在筑底,以趋势看,情况比上个月确实好了一些。2018年3月的基数非常大,所以2019年3月这数字就会显得更有参考价值。
增长率的曲线确实是平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2018年7月到8月、11月到12月也发生过类似情况,但把时间拉开看还是在下降。所以现在说止跌,恐怕还有点早,不过图上连续到三个月的情况还没出现过,所以3月值得期待。
一方面,商用车在今年2月份实现了反转;另一面,2018年2月份的销量确实太低了点。前两年的3月份是商用车销量最高的一个月,尤其是去年3月。今年2月,除了中型货车外,重型、轻型和微型货车都实现了一定增长,尤其是轻型货车增长14.2%,轻货这个细分市场的福利仍然在释放。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在2019年1月大幅提升后,2月份又开始回归至去年四季度的区间值,如果和企业的产量一同考虑,对这一情况暂不宜过多解读。
本次重点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表面上看,今年2月自主市占率相比1月上升了,但我们从图形上可以发现,自主市占率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相比前两年2月份之于1月份的增量,今年2月份相比1月份增长是乏力的,所以,今年2月的情况变得更差了,而非更好了。1、2月份一起来看就很明显,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占率正在被合资品牌蚕食。
具体到中国汽车品牌前15名企业列表,更能直观地了解到实际情况了。图上只有4家企业实现增长,两位数正增长的乘用车企业只有奇瑞一家。长城实现了7.4%的正增长,位居次席,也难能可贵。就下降来看,一直处于龙头地位的上汽自主在领跌,此外,其他大型国企集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之前增速最快的吉利,如今也进入到下跌区间,如果拿行业同比负增长13.8%类比的话,勉强跑赢市场。
《汽车人》不久前发布了一篇评论,认为行业需求收缩、产业集中度提升时,实力不够强的品牌会率先被挤出市场。行业上下一直在强调把中国的汽车产业做强,其中的重要性如今已越来越明显了。从我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大环境来看,似乎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什么时候能够传导到汽车市场,大家都在期盼。(文/《汽车人》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