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葳漪专栏】张文宏不是偶像,却比偶像还稀缺

汽车人传媒 2020-04-12 11:23:36 作者:刘葳漪

不媚俗,又敢在专业范围内给你斩钉截铁的意见。“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此刻得以印证。

文/《汽车人》评论员 刘葳漪

其实,中年人远离油腻感,不是外形上要多迎合年轻人的特征,而是不讲“正确的废话”。就像张文宏医生说的:“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

最早关注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是他在网络上的一段视频:“换岗!把去年年底在一线的医生换下来,换成科室所有的共产党员。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党员的口号,你平时喊喊可以。但这个时候,我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对不起,现在你马上给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没有讨价还价,必须得上去。”

眼前一亮!听惯了官话、套话、大话,见惯了圆滑、玲珑、世故……这个社会中,讲真话、做实事的人弥足珍贵。

之后看了张医生的几个讲座,时间都不短,张医生全程没有看过稿子,思路清晰,表达行云流水。他很幽默,但也十分严谨,看得出他不是技术官僚,而是发自内心地珍视自己的专业。讲到流感和感冒,他大道至简地解读,他们“不是一家人”。

网络上搜他的金句,比比皆是。

在疫情期间,他对各企业老板呼吁:“企业老板可以不捐物资,但必须对员工好一点。你不用给我们捐东西,让员工在家里办公,隔离观察,还给人家发工资,这就是对国家做贡献了。”

被问到要不要囤药抵御疫情,张医生言简意赅:“最好的药是什么?我告诉你,最好的是多睡觉,多吃鸡蛋,多喝牛奶,不出去瞎混!”

只要是张医生出镜,不管是几分钟的访谈,还是半小时的公开课,播放量都居高不下。不媚俗,又敢在专业范围内给你斩钉截铁的意见。“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此刻得以印证。

对于疫情的研判,张文宏医生从来没有医学政治家们的前提和预设,甚至在某些“专家”看来,是在“泼冷水”。他实事求是地认为:新冠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疫情跨年度是高风险事件;北京打持久战,就是全国打持久战;全球疫情取决于控制得最差的国家,不取决于哪个国家控制最好、最早。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没有控制好,这个病毒“就会向全世界蔓延”。

把知道的真相告诉大家,是一种正义;

把明白的常识告诉大家,是一种责任;

把了解的事实告诉大家,是一种道德;

把面临的风险告诉大家,是一种善念。

说张文宏医生是当今网红中的流量担当,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但是他却把自己描述成:“就是乡下人读完书留在上海工作而已”。他坦诚地说:“等这事儿过了,大家又不要听我说话了。你以为大家爱听我说话啊?等过了这个事情,大家该看电视的看电视,该追剧的追剧,该看跑男的看跑男,谁要看我啊?”

对于“996”加班这种无聊又反人性的事,张医生实名反对。他说:“放弃掉所有的生活,扑到工作里去,除非你热爱得不得了。但是对很多普通人来讲,也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坦率地说,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糟粕,就是所谓“做人的学问”。一直以来,中国人都缺乏基本的率真和纯粹。不仅在我所处的这个行业,我们生活的场景中,到处都充斥着各式各样、似是而非的做人做官的学问、庸俗管理的学问。和这些人接触,无自由、无平等的小市民观念表现出各种欺软怕硬,势利迎合,面对权、钱的跪舔,动辄就写在脸上。如果你观察得足够仔细,总是能看到争先恐后的、创造性的无耻。

做一个正直、正派和有道义的人是理想主义,成为一个圆滑、世故和不吃亏的人,似乎才是现实主义。

张文宏医生之所以获得大家一致的好评和欣赏,实在是我们的社会太稀缺这种有知识,有水平,说人话,做人事,还能在管理岗位上的人。在历次的采访中,他都强调护理团队,不要忽视他们,尤其是护理姐妹们。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事实上,我也是一直被人欺负的,你被人家欺负惯了,你就知道这种欺负的嘴脸什么样,那你就要善待那些比你年纪低、权利没你大的那些人。”

满满的同理心,妥妥的普世价值。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医疗界都知道,张文宏带领下的华山感染科,在全国感染科排行榜里,华山第一。

上海市民徐如洋说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他妈妈一个人去看病,接诊的医生就是张文宏。张医生见老人听力不好、腿脚也不是那么利索,取出一张处方纸,在上面一笔一划地写道:

1,先去挂号收费处缴费;

2,去1楼抽血;

3,下礼拜一再到1楼拿报告;

4,拿到报告后到XX号诊室给我看;

5,不要再挂号!

张医生平时字迹有点潦草,但这一次字写得很大、很清楚。

大潮退去,就能看出谁在裸泳。在这场疫情中,有太多的所谓专家、学者出现在媒体上发表各种观点,但到目前为止,我只感佩张文宏医生。他不是董事、不是股东,他坚持出门诊、查房……张医生说自己的脾气不适合当官,他始终保有一个知识分子的底气和本色。他的确不是偶像,因为他比偶像还稀缺。(文/《汽车人》评论员 刘葳漪,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