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赵英专栏】丰田的想法

汽车人传媒 2021-09-26 07:55:05 作者:赵英

 

丰田的想法,在相当程度上是全球大汽车企业共有的。如何在坚持原有重资产获利的同时,逐步转向未来,渐进转变还是毅然改弦更张,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 赵英

最近,丰田章男以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的身份,与本田、雅马哈、五十铃等企业高管一起发出警告:

 

日本政府设定的在2030年之前减少日本温室气体排放,在2050年之前通过推广纯电动车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不切实际,恐将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打击。

 

 

丰田章男说:“日本汽车制造商每年在国内生产大约1000万辆汽车,其中一半用于出口。到2030年,日本国内工厂每年生产内燃机汽车大约800万辆左右,包括燃油车和混动车。如果政府直接向纯电动车转型,意味着每年将损失800万辆的汽车产量,对汽车制造商将带来严重打击。”

 

他强调:“这会让车企们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要么彻底停产内燃机车,要么把生产转移到海外。同时,这样的做法还会影响到日本550万个汽车就业岗位,其中大部分人将因此而失业。”

 

丰田章男还认为:“贸然向纯电动转型,会削弱日本的工业基础,应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可以因地制宜。只要能够实现节能减排,采取何种技术路线应该有更多自由,毕竟我们的敌人是二氧化碳,不是内燃机。”

 

 

作为丰田汽车统帅、日本汽车产业代言人、日本财界风向标(其父丰田章一郎曾任有日本经济内阁之称的经团联会长),丰田章男的讲话不仅震动了日本,而且在中国汽车业也激起了涟漪。

 

有人解释为,丰田反对发展纯电动车;有人认为,丰田是为自己擅长的燃料电池汽车呼吁;还有人认为,丰田过于固执原来的技术路线等等。

 

笔者认为,作为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商的掌舵人,丰田章男此言,不能仅仅从技术上予以理解,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产品发展问题,应当从丰田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和其战略谋划上予以分析。

 

20世纪末至今,丰田新能源汽车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的开发,不仅技术上非常成功,商业上也取得了漂亮的业绩,至今仍是全球销售最多的混合动力汽车。

 

 

丰田在混动上的成功,使其志得意满。周密注册的各项相关专利,使其在这一领域的优势更加巩固。

 

先发优势,使丰田乃至日本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判断产生了战略偏移和路径依赖。

 

笔者所见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即便到了2030年,依然是混合动力占据主导地位(占30%-40%,见表)。确切地说,这一发展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日本汽车业大企业的看法。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另辟蹊径,在纯电动车领域异军突起,后发先至,已成为全球纯电动车领域处于C位的国家。这也带动发达国家大汽车公司加速发展纯电动车。纯电动车发展大潮,浩浩荡荡,冲击力极强。

 

近来,全球瞩目的“碳达峰”、“碳中和”议题,又为电动车发展增添了许多正义性与合理性。电动车迅速发展,使丰田有了危机感,也略有郁闷。丰田在电动车发力的同时,开始在氢能汽车上加速发展。但如果没有加氢站,氢能汽车就没有市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20年12月丰田章男在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年会上表示,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并声称,电动汽车会扼杀企业,需要巨额投资,并排放更多二氧化碳。

 

丰田章男认为,建设完全由电动汽车组成的车队所需的基础设施,将使日本花费1350亿至3580亿美元。日本如果草率地禁止汽油动力汽车,“汽车行业目前的商业模式将崩溃”,造成数百万个工作岗位的流失。

 

 

在日本这样一个大部分电力来自燃烧煤炭和天然气的国家,电动车对环境没有帮助,“造的电动车越多,二氧化碳排放就越严重”。最近丰田章男的讲话,几乎重复了他2020年讲话的核心内容。

 

丰田章男一边在日本国内反对政府加速电动化转型,一边在中国不能不顺应潮流。

 

丰田中国有关人士声称:“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布局正在加速推进。我们与比亚迪合资成立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研发的电动化产品将在明年有实质性进展。同时,我们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适合丰田汽车的电池产品也在推进中。”

 

此外,“今年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的产能都有提升。丰田希望到2023年,其在中国的销量规模能与丰田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位置相匹配。”

 

 

通过上述梳理,笔者大致猜测丰田章男先生两次讲话的真实战略意图:

 

其一,代表日本汽车产业界影响日本政府政策。呼吁日本政府不要轻易对电动车的普及时间做出硬性的行政规制。如果真的那样做,后果很严重:工人要失业,经济要下滑,届时勿谓言之不预!

 

其二,即便到2030年,日本汽车产业在日本国内仍有大量的生产传统燃油车的重资产(800万辆左右),转型过激,企业难以承受。

 

其三,在日本国内汽车市场相机行事,万一在这场新能源汽车角逐中败北,还可以为日本汽车企业保留一块休养生息、东山再起之地。

 

其四,呼吁政府对日本汽车企业予以支持。丰田章男认为,汽车行业为适应全球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离不开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否则可能丧失国际竞争力。因为挑战巨大,所以也打算请求日本政府像中国、欧洲、美国一样给予企业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

 

其五,在相当程度上坚持丰田目前的战略取向,即混动、纯电、燃料电池三个方向继续努力。丰田公司既财大气粗,又略显固执。

 

 

丰田的想法,在相当程度上是全球大汽车企业共有的。如何在坚持原有重资产获利的同时,逐步转向未来,渐进转变还是毅然改弦更张,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日本和字中,有一个奇怪的字:垰(たわ),意为两山之间较平缓的部位。在汽车产业新技术革命中,传统大汽车企业现在大多徘徊于这一位置。我想,丰田的想法,在我国汽车大企业中,也是存在的吧。(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 赵英)【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