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股市周评】全球汽车股普涨,人形机器人概念火爆

汽车人传媒 2023-07-02 15:00:25 作者:张恒

 

本周A股、港股、美股、日股的汽车板块普涨。A股热点在“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概念上;港股强势反弹;美股、日股继续高歌猛进。

 

文 /《汽车人》张恒

 

本周(6月26日-7月2日),美国通胀指标意外下滑,引发全球资本狂欢,A股、港股、美股、日股的汽车板块均有积极表现。港股、美股、日股的整车企业涨势较强。

 

A股:机器人推动零部件走高

 

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至49%,仍然处于收缩区间,考虑到五六月份是传统淡季,再加上财报的真空期,所以向来有“五穷六绝”之说。即便如此,汽车板块在本周的表现仍可圈可点。

 

A股汽车板块从周二到周五实现了连续4天上涨,其间表现最好的是带有人形机器人概念的汽车零配件板块。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将在7月6日亮相上海,相关概念热度不减。北京、深圳、上海等多地政府也出台相关机器人的政策扶持。

 

周五当天,有消息称特斯拉国产Model 3改款将对电池包进行升级,其所搭配的磷酸铁锂电池包将从60kWh升级为66kWh,该消息带动动力电池板块全线上涨,磷酸铁锂龙头德方纳米20%涨停,进而影响到整个汽车产业链。整车股在当天有不错的表现,助力本周汽车板块表现强于大盘。

 

 

6月26日,在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飞行汽车GOVE首发亮相,并完成了首飞。此外,国内第一款搭载了氢混系统的整车——广汽传祺智电新能源E9实测百公里氢耗低于1.4kg,整车续航近600公里。6月26日早盘,广汽集团A股被快速拉涨近两个点,当天成交3.3亿元,为今年5月1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成交额。

 

 

有消息称,上汽大众的生产线进行调整,部分燃油车生产线关停、减产。上汽大众位于安亭的第一工厂永久关停,部分产线搬迁至江苏仪征;第二工厂启动合班,将两个生产轮班合并为一班;第三工厂据悉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合班。简单来说,此次调整是将需求减弱的燃油车搬迁到沪外基地,而安亭基地转向新能源车生产。上汽集团本周五个交易日全部收于阳线,且实现了连续五周股价上涨。

 

 

本周,上证指数周涨0.13%,收于3202点;创业板指数周涨0.14%,收于2215点。其中,汽车类板块周涨1.29%,连续三周实现上涨。

 

个股方面,比亚迪周跌3.55%,收于258.27元,市值7519亿元;长城汽车周涨0.36%,收于25.17元,市值2138亿元;上汽集团周涨0.57%,收于14.17元,市值1656亿元;长安汽车周涨4.11%,收于12.93元,市值1283亿元;广汽集团周涨0.48%,收于10.42元,市值1092亿元;北汽蓝谷周跌2.89%,收于5.38元,市值300亿元;江淮汽车周涨0.08%,收于12.59元,市值275亿元;潍柴动力周涨2.38%,收于12.46元,市值1087亿元;一汽解放周涨0.84%,收于8.37元,市值388亿元;中国重汽周涨3.69%,收于16.85元,市值198亿元。

 

 

无论是擎天柱机器人将亮相上海,还是国产Model 3电池升级,特斯拉在汽车领域的龙头效应尽显。如此市场环境下,如果有国内的整车企业能够率先推出人形机器人,公司股价大概率将受到资本的追捧。如果热度能够持续,车企转型人形机器人或将成为行业的新趋势。

 

港股:汽车股强势反弹

 

南向资金在6月份出现了年内的首次净流出,单月净流出额为58亿港元。但在6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6.65亿港元。港股在经历了长期下跌后,终于呈现出筑底回升的趋势,内资却畏手畏脚了。

 

6月26日,比亚迪宣布与知名汽车经销商ATL汽车集团达成合作,将共同为加勒比地区提供新能源乘用车产品。该合作将覆盖牙买加、开曼群岛等10个国家。本周比亚迪股份是港股少数收跌的个股,不排除和巴菲特的持续减持有关。

 

 

6月30日,长城汽车与知名汽车经销商金志杰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就开发印尼市场达成合作意向,未来也将进一步深化智利、秘鲁、香港、澳门等市场的合作,还将扩大在亚太、拉美、欧洲和非洲的合作范围。长城汽车本周上涨7.67%,说明中国品牌出海是非常受资金重视的。这不但打开了新市场空间,同时也说明产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

 

理想汽车6月份交付量达到了32575辆,同比增长达150.1%;第二季度交付量达到了86533辆,同比增长201.6%,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其2022年全年的交付量。李想表示,要在今年四季度挑战月交付4万辆的目标。本周理想汽车的股价没有超常表现,但理想汽车是少数股价呈现上升趋势的整车企业。

 

 

蔚来和小鹏汽车的股价在底部暴涨暴跌,大概率是交易层面的原因,就是空头补回。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本周股价刷新了上市以来的新高,这在当下的整车股中可谓独一份。

 

 

本周,恒生指数微涨0.14%;恒生科技指数增长0.82%。其中,港股汽车板块周涨3.08%,表现强于大盘。

 

个股方面,比亚迪股份周跌2.34%,收于250.0港元,市值7277亿港元;吉利汽车周涨3.58%,收于9.56港元,市值961亿港元;长城汽车周涨7.67%,收于8.97港元,市值761亿港元;广汽集团周涨5.42%,收于4.67港元,市值489亿港元;东风集团股份周涨7.19%,收于3.58港元,市值305亿港元;华晨中国周涨8.87%,收于3.19港元,市值161亿元;北京汽车周跌4.06%,收于1.90港元,市值152亿港元;理想汽车周涨2.56%,收于135.5港元,市值2824亿元;蔚来周涨10.73%,收于75.85港元,市值1303亿港元;小鹏汽车周涨26.26%,收于50.00港元,市值865亿元;零跑汽车入涨11.03%,收于46.30港元,市值529亿港元;中国重汽周涨3.70%,收于16.85港元,市值197 亿港元。

 

 

港股汽车板块在近五周当中实现了四周的上涨,考虑到本月南向资金是净流出的,这意味着汽车板块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受香港本地交易和外资推动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乘用车股和商用车股一同上涨,这样的情况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并不多见,毕竟两者的周期和基本面逻辑都不同。这也许表明,一方面,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加速,为股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预示了无论是消费还是基建,下半年都有望提速。

 

美股:乐观情绪推涨汽车股

 

当地时间周五早上,被称为“美联储最在意的通胀指标”,即5月份的PCE物价指数公布: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3.8%。这是该数据在2021年4月以后首度跌破4%。

 

市场对此一片欢欣鼓舞,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双双跳空高开。美国大型科技指数集体上涨,截至周五收盘,苹果成为首家收盘市值达到3万亿美元的公司。当天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小鹏汽车涨幅超13%。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重申了对美国乐观的经济态度,并否定了机构对于美国将衰退的预测。她表示,美国的经济只是降温,美国仍然维持着强劲的劳动力市场,而且通胀也会逐渐下降。

 

 

继通用汽车、福特汽车 、Rivian之后,沃尔沃宣布接入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特斯拉充电标准在北美地区一家独大,大概率会成为行业标准。机构预测,其充电桩业务市值就可以达到1000亿美元。受此乐观情绪推动,特斯拉股价在本周继续上攻。

 

 

本周,福特汽车公司证实将进行裁员,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工程岗位。预计此次裁员将影响到福特的所有三大业务部门,即传统的内燃机业务(Ford Blue)、电动汽车单元(Model e),车队服务业务(Ford Pro)。裁员减负在市场上被认为是利好,福特汽车是本周传统车企中涨幅最高的个股。

 

本周,道琼斯指数周涨2.02%,收于34407点;纳斯达克指数周涨2.19%,收于13787点;雪球中概30指数周涨0.18%,收于983点。

 

个股方面,特斯拉周涨2.01%,收于261.77美元,市值8296亿美元;丰田汽车周涨4.81%,收于160.75美元,市值2180亿美元;福特汽车周涨7.92%,收于15.13美元,市值605亿美元;通用汽车周涨6.58%,收于38.56美元,市值536亿美元;Rivian周涨23.13%,收于16.66美元,市值156亿美元;理想汽车周涨5.66%,收于35.10美元,市值365亿美元;蔚来周涨14.95%,收于9.69美元,市值166亿美元;小鹏汽车周涨35.56%,收于13.42美元,市值116亿美元。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美国汽车股和大盘的走势多数情况基本一致,这令汽车股的趋势逻辑变得没有那么复杂。因为通胀降温但劳动力市场仍保持强劲,对乘用车消费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毕竟美联储打压通胀的实质就是打压消费,而汽车消费在通胀数据中占比一直较高。如此来看的话,如果耶伦的预测是正确的,那么美国汽车股的涨势就还未结束。

 

日股:乐观情绪与基本面共振

 

本周日经225指数上涨1.75%,收于33189点,呈现出两阳包一阴的趋势,表明空方并未占据绝对上风。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日经225指数创出33年新高来到了33772点,同时也结束了连续十周的上涨,收出一根阴线。据日本财务省数据,外国投资者当周净卖出了5440亿日元的日本股票,这是外资在近13周的首次净卖出。

 

近日,野村证券在香港东吴策略会上的发言引起关注,意思是日本的经验是只聚焦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所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唯一的有效手段是依靠持续的政府财政支撑来平衡企业和居民的不借贷。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上,而是应该加码财政政策。

 

 

6月29日,丰田公布5月产销、出口数据(包括雷克萨斯品牌)。全球产量在北美和亚洲市场的强劲带动下劲增33%,达到84.7万辆,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增长;海外产量增长22%,增至59.87万辆,创5月单月的历史新高。全球销量增长10%,达83.8万辆,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海外销量增长7%,达到72.15万辆。

 

个股方面,丰田汽车周涨4.69%,收于2308.5日元,市值31.29万亿日元;本田汽车周涨1.24%,收于4341.0日元,市值7.19万亿日元;铃木汽车周涨4.67%,收于5201.0日元,市值2.52万亿日元;日产汽车周涨3.79%,收于588.2日元,市值2.30万亿日元;三菱汽车周涨4.83%,收于501.2日元,市值7457.8亿日元。

 

 

日本股市因屡破本世纪以来的新高,受到广泛关注。其股价上涨很大一部分来自美联储,美国近40年来最快的加息周期导致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大幅波动,进而产生了国际热钱套利空间导致外资流入股市。虽然上周日本股市出现了短暂的回调,但本周的阳线令投资者松了口气。

 

丰田汽车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增势强劲,尤其在北美、日本国内和印度市场。这一方面表明国际汽车品牌不受制于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更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车市具有的特殊性令国外品牌越来越难以适应。【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