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年终①】多维竞争的中国汽车巿场

汽车人传媒 2023-12-20 09:10:55 作者:孟华

 

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通过自我完善与进步,快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而不要在意挑衅和蓄意制造的摩擦。

 

文 /《汽车人》孟华

 

如果将2023年国内整车市场的全年表现,视为一首曲子,“起调”还是比较低的。

 

一开始大家都被1-3月的价格战吓到了。事实证明,尽管价格战有几波高峰,但从产销量角度,2023年大概率达到了历史高峰。这样就排除了2022年基期不高的因素,超越了此前高点2017年(只是数量,零售成交额的高点在2021年)。

 

有意思的是,2017年也是全球汽车销售的高点。不同的是,全球汽车行业尚未恢复到往日荣光。

 

市场需求平稳与正向

 

2022年影响整车市场的几个因素:疫情、缺芯、电池前驱体原料飙涨,在2023年都已经不存在,甚至走向反面。碳酸锂每吨价格一度跌到10万元以下,而芯片行业虽然历经政策管制和政治博弈的波折,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入不景气周期。

 

2022年此时,国内正处于管控取消、疫情蔓延的阶段,那时业界就曾预言,修复行情不是报复消费。现在看来,这一预测一直有效。

 

 

中汽协用“平稳”来形容的,不止是11月份的行情,其实全年行情也是不温不火。但是,这个略显平淡的整体销量,就像平静的湖面,底下是湍急紊乱的潜流。

 

市场蛋糕在绝对意义上变大了10%,但底下则是争斗极为激烈的零和游戏。情况之激烈,甚至到了不顾体面的地步。

 

11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7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其中,农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工业制造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服务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

 

无论从整体还是农业、工业、服务和生活用电,增长几乎惊人的一致,说明整个经济恢复的态势是平稳的、均衡的。虽然仍有2022年基期不高的因素,但好歹是有数据的。

 

 

这导致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即市场需求是巩固而且向上走的。任何以国际环境波谲云诡、人口增长停滞、土地财政走到尽头等似是而非的理由,否认中国汽车市场存在稳定正向力量的说法,都是靠不住的。

 

如果是一些舆论忽悠,并无紧要,但如果从业者,特别是企业高层相信了,可能产生与现实背离的决策。

 

这也能解释,迄今为止,汽车行业仍能对投资产生巨大吸引力的原因。由于技术和资本的门槛越累越高,玩家数量已经很难增长(很多人说小米将是最后一个上车的新势力,虽然未必,但相去不远),但投资仍然快速涌入汽车行业。

 

在2024和2025年,我们会看到一系列活下来的创业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品牌,在港股或者A股上市。

 

 

1-11月,整车产销分别为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包含商用车,也包含出口),这样一来,全年接近或者摸到3000万辆,就有很大可能。不过,行协关于2024年4000万辆的预期,仍然让人摸不到头脑。这意味着2024年要达到33%的整体增长,看上去很不可能。

 

唯一能指望的,是增长一直跑在大盘前面。不过,2024年能再上一层楼,突破600万辆(净增长在100万辆的级别)没什么问题,但指望靠出口拉动整体净增1000万辆,没有指望。

 

而行协给出的理由居然是“换购周期”,就更让人摸不到头脑。10年前固然迎来了整车行业上了新台阶(第一次上了2000万辆),但是换购从来都是分散到数年来完成的,不存在需求集中在某一年释放的可能。

 

市场结构的变与不变

 

从市场销量结构上,SUV已经成长为主流品类,与轿车消费并驾齐驱,并且还略微超过了后者。

 

 

乘联会口径,1-11月,轿车零售912.8万辆,同比增速-0.1%;SUV零售922.4万辆,同比增速9.9%;而MPV虽然只有99.3万辆,但同比增速达到了17.8%。

 

MPV全年销量将在115万辆左右,家庭改善型需求+第三辆车理论,支撑了MPV销量看涨。但是,这一市场到底能增长到什么程度?有消费能力的一二线城市,其实受限于停放空间为主体的使用成本上,其长期增长是受到质疑的。

 

 

2023年前11个月,从国别角度,自主份额得到最大提升(15.7%),法系虽然跌得最多(-40.9%),但其基数太低,数据价值不大。德、日、美系当中,让出市场份额最多的是日系(-10.7%)。

 

这证明新能源进程当中,日系所属的产品线受到冲击是最大的。其实美系也是如此,只不过特斯拉的存在,起到了遮羞的作用。

 

 

另外,销量受损比较多的是跨国品牌的豪华车型(指导价在30万元以上),它们被迫让出份额给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孵化的创业品牌。后两者拿到的高端份额,几乎全是从跨国品牌那里抢到的。

 

原因是,尽管2023年1-11月豪华市场绝对体量达到了266.7万辆,但占比仍然只有13.8%,和2020年(13.1%)没有太大区别。

 

光是理想汽车(平均成交价43万元左右),如今每月交付4万多辆。以往这些份额都属于跨国品牌,尤其是进口豪华车。

 

这一趋势,还在快速演进当中。就连进口豪华品牌的扛把子保时捷,也是如此。2023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全球交付增长10%,但在中国同比下滑12%。事实上,所有品牌(也包含新势力),如果能在价格下调10%的情况下保住市场份额,那就说明干得相当出色。

 

技术竞争的主轴

 

2023年,整车市场的竞争有良性的部分,也有恶性的部分。所谓良性,就是技术、规模、管理和服务的竞争;而恶性的,则是指舆论战几乎变得没有下限。

 

2022年此时,《汽车人》认为2023年技术竞争将集中于智能化和三电技术。事实果然如此,但并非全部。

 

 

在智能化领域,高等级自动驾驶(L3以上)的商业化努力(以Robotaxi为代表),一再遭遇挫折,从商业化角度来看,一年来几乎一事无成。

 

而人机共驾和城区NCA,成了业内主流。这股风潮,实际上是新势力和华为主导的。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大厂在新能源品牌和产品上的发力,新势力整体市占率在向下走(从15.7%降到11%左右)。这似乎与其在舆论上占据显赫位置,有点矛盾。

 

这里面,习惯于从社交媒体上获取信息的消费者,其体验和倾向性起到了裁判的作用。城区NCA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驾驶员的心理压力和操作负担,尽管在很多场景下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但其版本正以IT式的速度迭代。这让消费者认为其能力在快速增长中,从而抱有更宽容的期待。

 

有些传统大厂,7年一个车型,每年在无关紧要的硬件细节上迭代,已经引发了年轻消费者的不满。他们认为后者的进取心不足,只是利用认知惯性获利。这些品牌的市占率在震荡走跌,与消费者的认知转变是一致的。只有跟上步伐,甚至自己出来引领技术变革的风潮,才有望重拾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

 

 

三电的竞争也是如此。三电越来越和整车设计紧密联系,迫使电池供应商从建立车型需求阶段就介入整车设计。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宁德时代愿意参股整车品牌,也能理解主机厂为什么愿意投资电池技术。

 

一体化压铸、A柱强化等结构化设计和生产手段,以前并未进入舆论主流。随着MPV和家庭用车大型化进程,这些技术为消费者所关注。

 

这些技术有关的设备,早已为业内所熟知,但大品牌即便在做高端车型的时候,对引入这些手段,也持保守态度。这不仅是设计冻结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引进新生产技术的动力。

 

因此,一味指责新势力或者创业品牌舆论“带节奏”是不公平的。话语权的转移,其实和品牌的技术投资潮流是一脉相承的。

 

舆论竞争趋于劣化

 

当然,舆论有过火和劣化的一面。以前车企高管很少直面普通受众,更别提输出暴论了。而新势力和创业企业,则将IT与科技业的习惯带来,它们倾向于将创始人塑造成为品牌最大的IP。

 

为了夺占眼球,我们在这一年听闻的官方嘴仗,似乎超过了历年总和。即便在舆论场上遭遇逆风,也好过无人关注,即所谓“黑粉也是粉”。以往我们从未见识过这么多高管、品牌之间直接下场吵架。而在IT行业,似乎司空见惯。

 

 

某媒体组织的一系列测试中,得到正面评价,就说友商技术不行。在下一轮测试中得到负面评价,就跳脚说测试不合规。时隔不到两个月,彻底暴露了双标心理。媒体组织测试本身,如果将其视为娱乐节目或者非正式的宣传,心态可能就平和得多。

 

有的时候,只要秉持专业和公正的做法(业内有一系列法规约束和要求),事情可能就变得简单多了,根本不用下场吵架。

 

汽车行业不再“绅士”的原因,并非竞争或者投资KPI导致,其实就是简单的道德水准滑坡。

 

2023年的市场起伏告诉我们,在实际打拼中,奔跑速度(技术和产能)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做无谓的进攻(价格战、舆论战)。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自我完善与进步,快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而不要在意那些恶意挑衅和蓄意制造的摩擦。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走出去,产能向外,这些战略上的想法正在变成现实。很多企业2023年的大动作,就是出海。这一趋势,将在未来5年持续并扩大。但靠海外生意拯救国内市场,似乎想多了,体量不是一个级别。

 

国内产能都飙到4300多万辆了,即便头部厂商,也有闲置产能。只能靠市场竞争出清这部分富裕的产能,我们将在未来两三年内,不断看到车企子弹打光。这很残酷,但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倒在冲锋的路上,总比一直苟着窝囊死要强得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