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年终②】中国汽车出海:崛起与挑战

汽车人传媒 2023-12-21 08:30:46 作者:黄耀鹏

 

相比直接成品出口这种“幸福的烦恼”,中国车企海外部署产能,正在遭遇更大的挑战。

 

文 /《汽车人》黄耀鹏

 

如果将全年汽车出口视为一场比赛,到最后一个月变成“垃圾时间”,无疑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势地位。

 

一年前预测 今天复盘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口径:1-11月,整车出口476.2万辆,同比增长59.8%;出口金额6529.2亿元,同比增长79.6%。价在量先,量价齐飞。2023全年出口500万辆没有丝毫的悬念,甚至可能摸高至530万辆。而日本全年出口大概率在400万辆以下,冠军归属同样没有悬念。

 

中汽协口径略低于海关统计:1-11月,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而稍早几天,中汽协还统计1-10月出口423.9万辆,如果加上中汽协公布的11月份出口数据(48.2万辆),1-11月出口为472.1万辆,和海关总署的数据差异非常小。但中汽协似乎“下修”了数据,原因《汽车人》稍后分析。

 

 

2022年此时,《汽车人》对2023年出口形势做了几个预测。其中,关于趋势的预测全对,但对于具体数量的预测则偏于保守。

 

首先,中国汽车出口在2023年拿到冠军,这一点业内舆论有高度共识;其次,东南亚是中企第一个“集火区域”,这一点也没问题;第三,欧盟市场虽有远期潜力,但近期内会有“政策反弹”,这一点也不幸言中。

 

对于数量,站在年初最乐观的估计,不过480万辆。中汽协估计是“有望冲击400万辆”。显然,大家都看到了趋势,但对于增长动能估计,普遍偏弱。

 

 

至此,在出口层面,中日德不再是同一个档次的玩家,全年预计,德国200万+辆,日本接近400万辆,而中国则为500万+辆。这显然并非固定格局,大家都知道中国一旦起势,将很难阻挡。2024年出口破600万辆毫无问题,唯一的悬念是能否超过日本历史峰值(680万辆)。

 

出口认知追不上现实

 

出口市场格局,变化不大。

 

从1-10月数据来看,前10大市场依次是: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沙特、菲律宾、泰国、阿联酋和西班牙。四大区域仍然明显:俄罗斯、东盟、西欧、中东,都是榜单上的常客。

 

 

《汽车人》曾经预言,俄罗斯市场是礼物,以其为目标的出口量,比第2、第3、第4名的总和还多一点,但这些数据还不能表明礼物的重量级。因为俄罗斯本土品牌的贴牌和IP授权方式生产的整车(需要向授权方支付车型使用费,一如合资企业向外方母公司支付的费用),占了市场更多的份额。

 

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国汽车的洪水,淹没了体量为160万辆的俄罗斯市场。而2024年俄罗斯市场销量可能达到200万辆,中国品牌将得到更多、更深的利益。

 

其实这里需要突破传统认知的,不止有我们,还有俄罗斯的舆论。在一年一度的“普京连线”节目中,俄罗斯总统在回答“是否担忧中国汽车在俄罗斯扩张”时表示:“(中国汽车的)扩张,并非俄罗斯特有,中国制造商同时也在积极开拓其它市场,取代当地品牌,包括欧洲市场。”

 

此前俄罗斯市场被欧洲、日韩品牌瓜分蚕食(本土品牌占有率节节败退),但俄罗斯舆论似乎从未有过类似担心,这说明什么?

 

俄罗斯舆论可以接受“先发国家”肆意占领其市场,但对于中国汽车类似的攻势,表现出某种不适。如果不考虑更深层次的原因,至少也是刻板印象追不上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现实。11年来,即便中国市场规模一直全球第一,但总得到“大而不强”的评价。如果出口第一还不能称之为“崛起”,未免太过凡尔赛了。

 

 

欧洲人已经承认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和商业上的领先。不过,它们归咎于疫情三年欧洲车企缩减了投资,而“年轻的中国对手抓住了机遇”。

 

这一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全球跨国车企,都在新能源浪潮来临的时候,舍不得放弃燃油车技术资产。它们低估了浪潮的高度,也低估了自己介入和转型的压力。这是战略分歧导致的速度差异,而非什么投资差异。

 

海运瓶颈何时突破

 

不过,德国人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中国市场的宽度,严重压制了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产能。很多工厂的排产,只有设计产能的一半,甚至更低。

 

走出去,快速实现海外全链部署(而非简单的轻资产商贸),是大多数中国品牌的战略想定。

 

 

事实上,眼下的出口受制于海运能力,而非客户订单。

 

2019-2022年,中国的出口量涨了6倍,运费一度飙涨8倍。但是中国公司能提供的、适合运载成品车的滚装船,只有全球相应运力的1/7,而其中只有十来艘具备远洋运力。中国船东同样对出口浪潮缺乏预见性。

 

中国车企和海运公司的反应是,疯狂下单新型滚装船,光是中国船舶制造公司就拿到200多艘订单,其中广州造船厂3年内就将建造42艘类似船舶。如今,这类船舶的产能扩张了8倍。一艘大型滚装船,可以容纳7000-9000辆车。

 

比亚迪订购6艘;奇瑞与芜湖造船厂合作开发自己的船型;上汽与中远集团成立了远海汽车船公司,这家新公司正在打造一支拥有24艘船的船队,年运力70万辆。此外,长安、广汽、长城都有类似的动作,中国车企正在准备大干一场。

 

 

为此,上海洋山港、宁波北仑港、深圳盐田港都将一大片区域,甚至岛屿,改造成新车装载停车位。这就是本文开头海关总署数据与中汽协数据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海关口径中,报关完成、等待装船的过程,已经算在出口数据当中。因为运力短缺,这些船等待登船的时间越来越长,就造成了“出关未在途”的车辆,越来越多。

 

随着滚装船大批倒货,如今动辄三四周的港口转运周期,有望缩短。大肆打造海运能力,是中国汽车出口崛起的最好注释。

 

中日品牌在泰国竞争激烈

 

相比直接成品出口这种“幸福的烦恼”,海外部署产能,正在遭遇更大的挑战。欧盟市场则对两者(大贸和本地化生产)都试图设限。

 

没有限制的东盟,则能看到中企火力全开、挑战日企的过程。其中所有市场上新增电动车份额,几乎都被中国品牌拿走。

 

在2023泰国汽车博览会上,有5.3万辆汽车被预定,其中有38.4%是电动车。订单前10名当中,中国和日本品牌各5个,依次为丰田、本田、比亚迪、埃安、MG、长安、长城、铃木、日产、马自达。而2020年,日系在泰国市占率高达85%。现在形势变化得很快。

 

 

泰国目前拥有东盟内最大的汽车产能(200万辆),其中有一半用于出口,其产能超过英国和意大利的总和。印尼、马来西亚也有150万辆和70万辆的产能。

 

关键在于,泰国没有针对中国品牌的贸易壁垒,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尼都想充当东盟电动车产业中心。如果泰国实现电动车转型,利益受损最大的莫过于日系。

 

最近,日本和中国都在针对泰国的二期电动车补贴(截止于2023年底的一期补贴约3万人民币/辆)而展开博弈。日本希望取消电动车补贴,而中国则希望维持。泰国尚未作出决定,但可能将补贴减半。

 

纯电动车消费税为2%,日系争取到了8%的消费税标准,而燃油车消费税则为12%起。可见,中日针对泰国产业政策正在进行激烈博弈。

 

在泰国市场上,价格竞争非常激烈,日系和中系品牌的产品价格都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10%-15%。这几乎是中国市场竞争态势的缩略版。

 

 

2023年,泰国纯电车型销量预计在8万辆左右,是2022年10倍之多。尽管基数较小,但只能用暴增来形容。其中,11月份就销售了9000辆电动车。当月,泰国新能源渗透率达到18.2%。泰国监管希望2030年本土生产的汽车产量(250万辆)中电动车比例达到30%。这个愿望在中企的大力投资之下,很可能提前实现。

 

日系在泰国拥有完善的品牌服务、供应链和广泛的品牌认同。现在日系在东盟陷入了类似的两难处境,如果拒绝使用中国车企带来的电动供应链,成本上将无法与对方竞争。如果与对手共享供应链,则无法维系品牌和产品的区隔。在一些电动车特有的产品力上,日系尚未跟上中企的步伐。

 

而日本本土的电动车渗透率为3%。出于种种原因,日本没有大规模补贴电动车(车企的游说至少有一部分作用)。但这样一来,本土孵化电动供应链的能力,就被削弱了。松下作为日本唯一能在全球位列前10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其排名在不断后移。

 

时至今日,丰田仍是泰国市场的巨人,但受到中系品牌日益严厉的挑战。长安、埃安、长城、比亚迪、MG,已经在泰国树立起巩固的电动车品牌形象。而奇瑞则重整旗鼓,宣布将以OMODA和JAECOO两个独立新品牌,重新进入泰国市场。

 

 

现在,泰国消费者已经形成共识,即买电动车就选中国品牌,这一点和国内市场也很相似。随着泰国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给后来者的机会窗口将越来越窄。

 

东盟与中国和日本都签订了自贸协定,而东盟人口只比整个欧洲少5000万人(比欧盟人口更多),而且国家只有11个,比45个国家的欧洲一体化趋向更强。

 

其中等规模市场(百万级),只有泰国和印尼(现实层面)。而潜在中等规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都有可能,但菲律宾的可能性最小。

 

中国车企大规模出海第一个战略级选择就是东南亚,挑战的对象是日系,这些都不是秘密。但竞争在2023年而非2025年就进行得如此激烈,即便站在2023年初,也缺乏估计。

 

 

在2022年尾,《汽车人》认为,2022年是中国汽车出口大场面的开端,这一判断在今天看来是比较准确的。2023年果然开创了大场面,而且规模比之前想象的还要大。这就可能导致出口和海外产能布局的2025、2030两个计划节点,大幅度提前实现。看来想象力还应该再大胆一点。

 

欧盟作为另外一个战略重点,2024年将继续遭遇逆风。不过既然欧洲车企在中国有长期而深入的商业利益,欧盟理论上不会做得太过分。当然,这是基于对方理性权衡的结果。

 

一年来多个事件表明,某些国家并非彻底的“理性人”,很多时候民粹和基于选票短期行为的成分占了上风。这就迫使我们倾向于将中欧汽车出口的短期前景,困难要估计得大一些。【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