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北京车展印象

汽车人传媒 2024-05-05 10:05:13 作者:孟华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的生产中心、创新中心,在这里保有存在感和观察窗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文 /《汽车人》孟华

 

4月25日,空缺一届的北京车展,以1500多家参展企业、117辆全球首发新车、163场新闻发布会等多项历史第一的姿态,再临北京国展顺义馆和朝阳馆。

 

 

现在,再拿“国际A级车展”说事,已经过时了。同为A级的日内瓦车展办了100年,今年只有5个主机厂参展,可谓惨淡。

 

中国加冕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已经15年。而最近两年,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已经和全球其它车展拉开规模、技术、可观性的量级差距。厂商用预算投票是最能表达真实看法的。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的生产中心、创新中心,在这里保有存在感和观察窗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如果只有一场活动能够赢得全世界汽车产业的注意力,那么选北京车展,应该不为过。

 

能佐证这一判断的,是首日到场人员里面,目测约有1/3外籍人士。鉴于日韩人士有时候难以在中远距离准确识别,实际上的外籍比例可能还会更高。

 

跨国车企篇

 

有人说,这场盛会成了“中欧车展”。这当然失之偏颇,美日韩等主机厂、供应商等也积极参展。但相比以往,中德品牌的确占据更大的流量。

 

奔驰、宝马、大众汽车三家CEO,康林松和齐普策都在10天内两次到访北京,给人近乎并未离开的感觉。

 

 

这两年越野“方盒子”大行其道。不考虑改装,以前只有两家构成竞争:梅赛德斯-奔驰和捷豹路虎。如今比亚迪、长城都开发了类似的产品。奔驰有危机感,加快高端越野新能源化,守住既有阵地,在奔驰的产品策略中处于优先地位。

 

奔驰展出的全品牌21款车当中,1款全球首发、7款中国首发、8款中国上市。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G级越野车全球首发,全新梅赛德斯-奔驰G 500及全新梅赛德斯-AMG G 63也首次亮相车展。相比而言,新一代量产纯电EQS,关注度就差了一些。

 

 

奔驰CEO康林松表示,中国是奔驰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和重要的创新中心。他们计划继续在华投资,特别是在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以强化中德经贸合作。

 

 

宝马CEO齐普策表示,中国是宝马在全球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阵地。2010年以来,宝马在中国投资超过1000亿元。2021年以来,投了250亿元给第六代电池和整车项目,将沈阳打造成为全球电动车研产中心,以实际投资行动表明,宝马“在中国 为中国”的口号算是落在实处。齐普策称,中国是宝马在全球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阵地。

 

本次车展上,宝马携BMW和MINI两大品牌、十五个车系亮相。具体有新世代概念车、BMW i4、新BMW M4,以及MINI家族的全新电动MINI ACEMAN、全新电动MINI COOPER等。

 

 

两者都反驳了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说法。从全球角度,新能源巨大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考虑到他们刚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同机访问中国,而后者虽然提及了“过剩”,但更像完成作业。奔驰和宝马高层的立场,对维护与中国市场的关系至关重要。

 

 

而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的表态更言简意赅:“我们正在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到2030年,我们将在中国市场推出30款新车型。”

 

大众汽车展出了“全新智能纯电动品类”的首款车型“ID.UNYX与众”。话说最近跨国车企都绞尽脑汁琢磨新能源车系的名字,马自达和本田已经在稍早的时候这么做了。

 

 

“ID.UNYX与众”将在合肥生产。借助江淮这个配角,大众汽车将合肥打造为涵盖研产销测试、服务一体的完整价值链机构,成为大众汽车在中国的自留地。大众汽车和小鹏联合开发的电动车,也将在合肥生产。同时,合肥也将向海外供应整车。

 

奥迪品牌带来了旗下基于PPE平台打造的纯电SUV车型——Q6L e-tron。奥迪Q6 e-tron车型系列基于PPE平台打造,在长春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生产,今年有望交付。

 

 

刚才说到“卷名字”,本田刚发布的“烨”系列,基于全新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打造。“烨”品牌三款车型“烨 P7”、“烨 S7”和“烨 GT CONCEPT”都在本届车展露面。广汽本田的e:NP2极湃2正式发售。东风本田的猎光e:NS2即将开启预售,并计划于6月上市。

 

 

丰田则亮相两款纯电分别是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和bZ FlexSpace Concept。更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已经宣布了和腾讯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和AI大模型数字化业务。

 

 

韩系车相对低调,北京现代新款途胜L和起亚旗下全球车型Sonet(索奈)首发亮相。而林肯、沃尔沃、捷豹路虎、福特也都悉数出席,通用汽车继续力推道朗格品牌。

 

投资和产品跟上市场

 

所有跨国品牌当中,德系宣布的新车型远超其它国别,展示了守住市场份额的信心。同样,所有德系品牌都将新增新能源投资重点放在中国。

 

显然,关于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战略格局当中的位置,用投资说话是最让人信服的。日系和韩系在新能源车型数量上落后,但一方面在推动底层数字技术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这一回已有实际的动作;另一方面则纷纷建立新的新能源品牌,表达了维系对华业务的决心。

 

大家在展台上布展的时候,多数都将燃油车塞到角落里,将新能源车摆在显眼位置。这说明对市场的认知逐渐跟上现实节奏。

 

 

4月前两周,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触及50%这个重要历史关口。当每卖两辆车,就有一辆新能源的时候,所有的车企不应该想:如果不参与新能源游戏,就还有一半的地盘。

 

和投资市场一样,几乎所有的资源和消费者注意力,都被增量带跑了。燃油车存在一天,就有消费者认可并坚定消费,但企业投资至少应该跟上市场的趋势性变化。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转化过程,跨国车企无疑落后了一步。以前大家总是争论这一点,认为跨国车企有意放慢节奏,因为燃油车业务仍为主要利润所在。这种说法的确能描述现状,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混淆了意愿和能力。转型慢并非自己能控制,一旦能力上升,跨国车企也可以转得很快。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能显示跨国车企瞄准利润的举动,就是产品高端化的策略,更多推高端进口车(对运输成本不敏感),和中企打产品差异化。

 

现在纯电动车正在统治5万-10万元、15万-20万元市场。而跨国车企被迫将B级车的入门价压到15万元这个位置,A级车入门被迫做到8万元。

 

和高端化趋势一样,从战略角度,都是“躲着打”。试图避开对方优势区域的时候,就意味着承认了自身的战略劣势。当然,从中国品牌占有率上,能得到更直观的解释。但认知与市场的变化之间,存在时间差。现在似乎跟上了。

 

将中国当产能中心

 

另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跨国车企都在谋划将中国电动车产能向海外释放。

 

这其中当然是看中了中国供应链和生产成本全球最优、最具竞争力。但该问题很复杂,涉及到各个区域市场,特别是这些跨国车企的母国,如何看待自家品牌海外生产的产品“反向输入”。

 

 

同样的道理,试图忽略或者夸大其词都非合理反应。但除了诉诸保护主义,也很难有立竿见影的办法。

 

美国上届政府开始引导的制造业回流,一开始跑偏抓3C代工。本届政府抓的是的高制程芯片这类毛利率超高的产业。即便如此,引进的速度和业务开展的情况,大大慢于预期。但能否最终盈利仍很难讲,企业也在抱怨补贴没有承诺的那样到位。

 

至于汽车制造业回流,纯属空中楼阁。事实上,美国阻止了中国供应链企业在美国投资。福特和通用汽车都因此放慢了发展新能源的节奏。

 

 

2023年,中国生产了全球新能源整车的63.5%、动力电池的68%(包含储能)。汽车工业的规模效应,让中国占尽了成本优势。这场新能源产业竞争,刚至中盘(原来设想的是2030年),其实胜负已分。

 

如此,就能解释为什么,北京车展的规模和声望还能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除上海以外的A级国际车展,都或多或少地没落了。

 

中国车企篇

 

和中国品牌60%占有率相对应,北京车展上中国车企的新车数量、吸引流量都占了上风。联想起10年前国产车展位门可罗雀的样子,真是恍如隔世。

 

这场盛筵,中国车企悉数出席。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北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江淮汽车……争相展示自己的产品和形象。

 

 

而埃安、理想、极氪、蔚来、零跑、小鹏、哪吒、智己、小米、阿维塔、深蓝等品牌都到场,华为系的“各界”也分别亮相。联想到2021年华为才宣布进军汽车行业,短短3年,业内形势变化很大。

 

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从7万元一直延伸到百万元以上。本届车展上的新品为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两者都基于比亚迪DM技术,预计今年二季度上市。OCEAN-M概念车,则瞄准了性能,预计今年三季度就量产上市,可以视为准量产车。

 

比亚迪发动的价格战,以秦系列、海鸥、驱逐舰05等不断压低价格。比亚迪王朝和海洋分网后,虽然前者更注重商务,后者主打年轻运动消费群体,但两者互相争客户,同平台不同品牌的区隔度问题,仍然存在。

 

 

长安汽车旗下品牌,一口气展出33款新车型,包括启源E07、2024款阿维塔11、深蓝G318、深蓝SL03/S7两周年黑金骑士纪念版、第二代UNI-V智电iDD、凯程数智大VAN、MAZDA EZ-6等新车。

 

启源E07,被称为全球第一个“可变形汽车”。鉴于该车设计和生产的复杂性,这么短时间就从概念到量产,再参考比亚迪的进程,对中企研产周期,必须刷新认知。

 

 

有人说中企新车研发周期从36个月到18个月不等,这个论断是合理的。“概念车”的定义,也从四五年量产或者永远不会量产,改变为“准量产”。合资车企显然需要强化研产速度,但更要在企业架构和研发流程上做深刻地改变。这从来不容易,何况是对历史上的胜利者们。

 

奇瑞也集齐了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参展。奇瑞展台上外籍人士很多,捷途在国外的知名度远胜国内。奇瑞风云E06作为中型SUV,配备激光雷达,看上去像是20万元+产品,实际上定位15万-20万元,这也是奇瑞在国外获得成功的原因。

 

 

与奇瑞不相上下的,是长城对于国际市场的野心。长城旗下五大品牌携20多款车型参展。长城高管在现场高喊:“市场在哪里,我们的工厂就要建到哪里。”皮卡和方盒子越野,在一些海外市场可能更有销路。

 

新面孔,新打法

 

和3年前的上海车展比起来,新势力中有几个老面孔消失了。新近崛起的小米和华为系,声浪更高,《汽车人》已经多次分析过。

 

小米只有一款车,销量相当不错,目前订单已经将大半年的产能锁定。雷军几乎挨个参观所有展台,拜会各个品牌的老大(除了吉利)。而周鸿祎则延续本周强势拉流的势头,多少有点学雷军的意思。

 

各个国企的高管乃至董事长,都亲自下场参与互动——“卷完了产品,现在开始卷老总了”。一把手公关向来是利器,以前觉得这种展会与观众互动意义不大,老总们都将注意力放在友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那里。今年雷军的一些营销方式,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华为的智选车和HI模式,重点展示的是前者。而后者因华为居于供应商的地位,由品牌方展示更为合理,比如阿维塔。

 

车展上,问界新M5、与奇瑞合作的智界S7、与北汽合作的享界S9都亮相。唯独与江淮合作的MPV傲界,在车展上没露面,估计是档期赶不上。

 

智选车由华为常董余承东亲自带货。很多人都将这“四界”视为华为品牌,至少也算华为“马甲”。华为在不造车和深度参与造车之间,打了这么一个擦边球。名义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含华量”,是否被市场认可。

 

 

这里面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鸿蒙智行”生态,已经初具雏形,未来将会强化品牌忠诚度和产品吸引力。但真正产生虹吸的效果,可能还需要等两三年。多个生态互相碰撞,以前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很难想象竞争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但肯定比如今单纯的品牌、产品竞争,更具复杂性。

 

北京车展上,“蔚小理”都只发布了中期改款车型,今年应该算产品小年。蔚来更新了ET7,理想更新了L6,小鹏以X9带领全系产品参展,并带来了超级液冷快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连颇为强势的理想都栽了跟头。现在补强产品覆盖度,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了——而是要把总销量做上去,产能放空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几家二线新势力最后倒了,不是因为资产负债表,也不是投资人态度,直接原因就是销售回款不行,导致了供应商断供和市场看空,到了拖欠员工工资和社保的时候,已经积重难返。

 

对于新势力而言,保持现金流是头等大事。没来参展的特斯拉也使出浑身解数来保证现金流。这时候,价格体系和产品定位,都是可以让步的。

 

未来竞争主轴

 

北京车展新品云集,营销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此前大家都在车展前作专门发布会,避开车展注意力分流。但这次策略改变了,展会带流量的能力,受到几乎所有品牌的认可,大家都在展会框架内释放和拉动线上线下流量。

 

当然,如今的北京车展虽然一线咖位仍然稳固,但组织度仍然有待提高。第一天上午进场,有些通道居然花了3个小时,而且展会路线和布展的合理性,也存在一些不足(当然有展馆布局的因素)。

 

 

虽然北京车展规模全面超越了去年的上海车展,但技术展示的含金量不如后者。这里面有技术周期的问题:一项技术落地商业化,取得回报之后投入再研发需要周期;而技术本身的迭代反馈,也有周期。

 

每一个影响面大的技术(比如电池、智驾、AI大模型)都有自己的周期,它们之间波峰波谷的叠加,相当于反向傅里叶变换,组成了我们感性印象中的技术大小年。

 

总体而言,今年缺乏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涌现(当然要考虑技术的继承性)。大家更注重技术的商业价值,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到头来,今年市场仍是工业时代的基本竞争规律在起作用。【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