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中国车企投资欧洲,须谨慎行事

汽车人传媒 2024-05-09 09:20:04 作者:齐策

 

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和吸引投资,是手段而非目的。中国汽车产业投资欧洲,不会一帆风顺,但大趋势演进方向问题不大。

 

文 /《汽车人》齐策

 

5月5日-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后两者拥有与中国的长期友好关系,而法国则被中国认为“战略自主权”的大国,无论其在欧盟、北约框架内。

 

有人揶揄马克龙只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与美国唱反调,大事则无条件站美。不过,“自主权”既要看意愿,也要看现实,法国拥有自主意愿,在西方多边框架内(G7、北约、欧盟等),已经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正拉反打

 

能表征法国这种拧巴劲儿的,还有法国对中国电动车的政策。

 

在习主席访法期间的5月7日,法国财长布鲁诺·勒梅尔表示,欢迎比亚迪或者任何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法国开设工厂。这样一来,法国正式加入了欧盟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匈牙利、德国的行列,争取中企在本国设厂。

 

同样是勒梅尔,在4月份IMF与世行春季会议期间,还呼吁欧洲(不仅是欧盟)采取更强硬的措施,捍卫其工业和贸易利益,对抗所谓的中国“补贴生产”模式。

 

其言论双标显而易见:世界所有汽车工业大国,都对电动车提供补贴(日本相对不积极)。当前,中国对生产端的现金补贴(国补和地补)已经完全退出,而法国和德国的补贴额,一度高达6000欧元。而现在法国是欧盟内仅存的、对电动车提供补贴的大国。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国一方面推动欧盟实施反补贴调查,以期实行惩罚性关税;另一方面则拉中企实施本地化建厂。

 

这两个政策当然不矛盾,而且还有互相配合的嫌疑。

 

“反补贴税”箭在弦上

 

4月23日,欧盟分别致信上汽、吉利和比亚迪,表示后三者“没有为反补贴调查提供足够的信息”,并警告称:“(如果不能提供补充信息)欧盟将可以使用‘可获得信息原则’(其他地方现有证据)来计算关税,此举可能会抬高这些车企出口至欧洲的关税。”

 

5月7日,上汽、国家工商总局分别回应,大致意思都是说已经与欧委会“充分合作”,并根据世贸和欧盟规则提供“所有”必要信息。

 

5月4日,欧盟中国商会则抱怨称“欧方在调查信息方面提出过分要求”,比如短时间内大量文案工作、信息超出企业举证能力范畴、部分供应商信息涉及商业机密等。

 

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表示,调查将在“暑假”前结束。这意味着欧盟将在夏季休会前就对中国电动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而永久关税需要赢得2/3成员国同意,最快今年11月起征收。

 

 

种种迹象表明,欧盟认为反补贴关税受到的报复将是“可控的”。另有小道消息称,贸易委员会认为,加征之后的总关税不能少于50%,否则就无法阻止中国电动车涌入。

 

这一进程,法国人起了多大的作用,很难说。但德国人一直发出反对声音,基本无疑问。在欧盟汽车大国当中,就只剩下法国和意大利牵头了,其余国家(除了捷克),相关产业链都是给三大国做配套的。

 

荒诞构想与现实愿望

 

法国人的愿望有多迫切,雷诺CEO卢卡·德·梅奥的言论可资证明,他提出建立“战争基金”。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但对于汽车产业竞争来说,则是不折不扣的“战争”。

 

当然,这个概念的内涵有点老套:在梅奥的设计当中,关税用来拖延时间,欧盟必须筹集、动用这笔基金,对原材料采购一直到新能源整车制造、充电桩建设等,进行全链条补贴,才有望提升整体竞争力,抗衡中企。

 

 

这不但是补贴,而且是全方位、超大规模“保育式”补贴。不考虑此举对“反补贴调查”的讽刺意味,其设想是荒诞不经的。美国的IRA也只从原材料比例上限制,而且补贴力度远不及“战争基金”。近日,美国悄悄放松了中国石墨(用于电池负极)的比例要求。

 

就算此计可行,欧盟现在也拿不出这笔钱。但这个构想表明,欧盟没指望关税搞定一切。

 

关税迫使本地化

 

对于电动车产业链,欧盟很清楚自己落后了多少。

 

对于欧盟整合德法瑞政府和整车企业、财团,大力扶持的北伏(Nrothvolt),得到了总计100亿欧元的资金,其中有50亿欧元是无追索权融资。北伏规划的前两家工厂都在瑞典,产能设计为60GWh和50GWh,第三家在德国,也超过60GWh。

 

实际上,整个2023年,北伏产量为0.08GWh。这点产量不及任何一家规模化中企。生产线因为故障和生产技术不成熟经常趴窝,原材料全部依赖中企供应(星源、新宙邦、天赐等)。所有对北伏下单的整车企业,都不再指望其供货。

 

 

欧盟很清楚,引入中国整车企业,必须设计一套框架,促使后者将供应商也带过来,这样才能促进欧盟电动车产业升级。

 

瑞银分析机构去年表示,如果中企在欧洲建厂,成本会比直接向欧洲出口整车的总费用(包含车价、长短途运费、清关等)高出10%。

 

以往的历史表明,欧洲分析机构其实对中国主机厂的生产成本,始终存在重大误解。除掉劳动力、采购和物流、税收等显而易见的元素,欧洲人其实一直不明白,中企核心的成本竞争力来自于供应和生产组织效率。这和丰田的“准时制”思路近似,但后者更多集中在供应链管理,两者存在差别。

 

不理解也促使欧洲分析公司和监管机构,都就近采纳了不伤脑筋的解释:中企隐瞒了政府补贴。他们并不考虑,如今中国新能源车产量已经是千万级别,如果真像欧洲那种补贴力度,哪个政府都补不起。

 

如果反补贴关税提升到50%,那么就足以迫使中企在欧洲市场采用本地化策略。这恐怕就是高额关税最重要的目的。

 

 

目前,奇瑞对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签约,仍未官宣,但意大利出局已经明朗。小鹏和蔚来如今都倾向于在欧洲轻资产运营。长安现在忙于经营东南亚,欧盟建厂还未提上日程。

 

而比亚迪的欧洲分公司董事长李斯特拉此前放话,想要在欧洲建立第二家工厂,引来好几个国家争抢,也在意料之中。他们知道,如果比亚迪进来投资,那么弗迪电池和其他大供应商也会进来。结果就是在目标国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电动车生产链,这就是欧洲国家想要的。

 

供应链拆分

 

假定中国品牌赴欧投资产能,那么供应商就被人为地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本地采购。热管理套件、电子电气、电机、车身及内外饰,这些零部件种类繁杂,欧盟内部有成熟配套,而将中国供应商带过来,成本未必省多少(欧盟本地运营本身就是个大坑),因此尽量就近采购。

 

第二类要求跟随主机厂赴欧,甚至还要打前站提前部署。地理位置上尽量接近整车厂,比如电池生产。说是电池,其实本身就是一条产业链,从正负极、隔膜、结构件,到电解液、铜箔、高压连接件、继电器。很显然,除了铝制结构件和铜箔等,其他都需要从中国带来。特别是完整的生产工艺、设备乃至组织制度,技术人员和中层高管等也尽量带齐。

 

不要迷信欧盟本地化人才,北伏瑞典第一工厂计划招募4000名员工,结果缺口高达60%,实际上整个欧洲电池人才缺口高达80万人,如果要用欧洲本地人,大概率要从中等职业培训做起,实际上不可行。

 

 

第三类则要在中国国内采购。这里面又分两种:一种包含高比例知识产权的,比如软件、主板和核心研发设计;另一种则是中国有规模或者比较优势的,比如液晶屏、金属或者非金属原料。

 

举个例子,锂盐、精锰、钴金属等必须在中国生产,总不能将中国的整套有色金属加工业搬过来。其实一些德国企业运作的方向,与此正相反。这也是法国对德企不满的原因之一。

 

合成为电池正极这一步,倒是可以放在欧洲来做。这就是欧洲现在能搞定一部分正极生产的原因。

 

中企到欧盟投资,单看产业链拆分,就已经很复杂,何况这件事要放在全球政治和经济局面混乱的大背景下评估,也不能静态看待邀约和达成的协议。很多投资和本地营商环境,相比俄乌战争前,变化要剧烈得多。宁德时代在匈牙利,以及特斯拉在德国遇到的一些事,足以说明当下的问题。

 

 

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和吸引投资,分属于应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的正负向激励,是手段而非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欧洲产业界尽快补上新能源上的缺课,提升在第三方市场上的竞争力。毕竟跨国车企的全球存在,总有一些难以出让和退出的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产业投资欧洲,不会一帆风顺,但大趋势演进方向问题不大。【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