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新央企格局下,深蓝汽车强势起航

汽车人传媒 2025-08-06 07:30:00 作者:张敏

 

中国长安汽车成立后,深蓝汽车将更加坚定战略使命,在产品、技术、服务、产业布局、全球化进程方面全面发力。

 

文 / 张敏

 

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媒体沟通会上,深蓝汽车的全新战略布局揭开面纱。作为新央企体系中的核心力量,深蓝从技术突破到全球化扩张的一系列动作,勾勒出自身的发展蓝图。

 

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海纳百川计划”的先行探索者,深蓝汽车把握国家新一轮发展机遇,成为新央企高质量发展的支柱、科技突破的力量及全球出海的引擎,扛起央企新能源销冠的使命与担当。

 

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 邓承浩

 

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邓承浩在沟通会上表示,中国长安汽车成立后,深蓝汽车将更加坚定战略使命,在产品、技术、服务、产业布局、全球化进程方面全面发力。透过其解读可窥见背后三层深层逻辑:新央企生态的资源聚合效应、品牌定位的精准卡位、技术平权与全球化的双向赋能。

 

新央企生态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深蓝汽车带来的不仅是“央企身份”的背书,更是资源整合能力的质变。邓承浩用“新央企、新深蓝、新责任、新担当”概括这一变革的意义。

 

在他看来,新集团“成为全球竞争力的集团、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集团、世界一流的品牌”三大目标,与深蓝的发展深度绑定——“我们要助力和实现这些目标,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支柱、科技突破的中坚、全球出海的引擎”。

 

 

从产业逻辑看,新集团“整车+零部件+金融+物流+服务”的生态布局,解决了新能源车企普遍面临的两大痛点:一是核心技术的研发壁垒;二是全球化供应链的稳定性。

 

邓承浩透露,深蓝正“快速融入中国长安的产业生态”,例如与斯达半导体联合布局下一代功率半导体芯片,与宁德时代合资的“时代长安”将提供“全球质量水平最高的电芯产品”。这种“技术自研+生态共建”的模式,让研发成本可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技术迭代速度更具优势,为其“科技运动潮牌”的定位提供了坚实底座。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机制创新。邓承浩特别强调,中国长安“更开放的激励约束机制、更敏捷高效的响应体制”,将为深蓝带来全新动能。

 

在新能源汽车这一高速迭代的赛道上,决策效率往往决定市场成败。深蓝作为独立公司,既能依托央企资源获取政策与资本支持,又能保持市场化企业的灵活性,这种“双轨优势”使其在15万-30万元主流市场的竞争中,兼具稳定性与爆发力。

 

开辟“价值护城河”

 

当新能源市场陷入“内卷”,在长安汽车整体品牌架构下,深蓝汽车将定位锁定“15万-30万元中高端主流市场”,并提出“科技运动潮牌”的标签,实则是对行业竞争逻辑的重构。

 

邓承浩明确:“深蓝面向中高端主流人群,为全球年轻态用户服务,提供15万-30万元的新能源产品,要成为‘科技运动的潮牌’。”这一定位既区别于集团内聚焦高端市场的阿维塔,又通过“科技+运动”的标签与其他主流品牌形成差异。

 

 

从市场分层看,15万-30万元区间覆盖了中国新能源汽车60%以上的消费群体(乘联会数据),但多数品牌仍在通过“降价”争夺份额。

 

深蓝的差异化在于用技术定义价值,邓承浩提出“电动平权和智能平权”,即让高端技术下沉到主流市场——超级增程2.0技术解决“续航焦虑”,3nm芯片与激光雷达重塑智能体验,源自法拉利的底盘技术强化运动基因。这些技术组合并非简单堆砌,而是精准击中年轻态用户“既要实用、又要个性”的需求,用“技术普惠”替代“价格内卷”。

 

 

市场反馈印证了这一路径的正确性: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劲增71%,全球交付量突破50万辆。邓承浩对此表示:“我们要让品牌势能、销量势能都站上一个新台阶,承担起新央企的历史使命。”这种“上下协同、各有侧重”的集团品牌矩阵,既避免了内部竞争,又让深蓝能够集中资源深耕主流市场。

 

构建“双向驱动”的增长飞轮

 

深蓝的出海计划——2025年覆盖90国、2030年挑战38万辆销量,绝非简单的“海外扩产”,而是与技术迭代深度绑定的战略选择。邓承浩强调:“出海不是简单的‘卖车’,而是要通过应对全球复杂工况,反向驱动产品力进化。”

 

从产品策略看,专为海外市场设计的S05 620km长续航版,正是这种思路的体现。“我们发现海外的充电设施不发达,所以专门做了这样一款长续航版,增加了13度电,让客户使用购置成本是行业里最有竞争力的。”邓承浩介绍,这款全球车型计划9月登陆慕尼黑车展,目标是成为“全球月销2万的大单品”。欧洲市场的严苛标准(如环保法规、安全认证)将反向提升深蓝的技术门槛,形成“出海-技术升级-国内竞争力增强”的正向循环。

 

 

从产业话语权角度,深蓝的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输出”的缩影。当S07在欧洲获得认可,当3nm芯片与功率半导体技术实现突破,深蓝正在将“中国智造”的标签植入全球价值链。

 

邓承浩对此信心十足:“深蓝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助力中国长安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集团。”这种“技术输出”比单纯的销量增长更具战略意义——它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规模领先”向“标准制定者”的跨越。

 

 

从长远看,深蓝依托新央企生态的资源整合能力、精准的品牌定位以及“全球化-技术迭代”的飞轮效应,已构建起独特的竞争壁垒。正如邓承浩所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所以只争朝夕。长安就要百折不挠,跑得更快,这是我们生存的法宝。”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