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的强势亮相,不仅展示了长安汽车一系列新能源车型和技术成果,还彰显了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决心与实力。
文 /《汽车人》张恒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可以说是“全速前进”,本次北京车展,众多新能源车型如长安启源系列、UNI-V PHEV等集体亮相,体现了长安在新能源、智能驾驶等多方面的创新探索。
特别是那些“黑科技”满满的技术展品,比如“金钟罩”电池、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让人不得不感叹长安在技术储备和自主创新能力上的深厚底蕴。
长安汽车的创新与探索
在与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的专访过程中,《汽车人》抛出了两个热点问题:一,聚焦于汽车行业近年来的巨大变迁,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如何重塑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模式;二,长安汽车如何迅速适应这些变化。
朱华荣对此回应道,这些变化实际上是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时代演进,它不仅改变了汽车的角色——从简单的出行工具转变为智能互动的平台,还促使汽车成为连接人与世界的新桥梁。他举例说,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的发展,汽车越来越能主动适应驾驶者的需求,这标志着汽车新时代的来临。
此外,朱华荣强调了数据和电力在汽车发展中的新角色,比如车辆与云端的数据交换,以及电动汽车如何成为储能单元,反哺电网。他认为,产品迭代加速的背后,是企业利用数字化工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流程透明化,消费者能实时跟踪订单状态,这种种革新正引领着行业的深刻变革。
长安汽车正在用数字化的方式,让买车这件大事变得轻松又有趣。长安启源E07车型,从设计到生产,全程都融入了数字孪生技术,这就像是在虚拟世界里有个一模一样的“双胞胎”。这一切都被实时反映在长安官方APP Topspace上。
用户再也不必为了看车东奔西走,也不用担心那些繁琐的购车流程。只要打开APP,就能享受线上赏车、上门试驾、一键下订的便捷,还能清晰知道交车时间,甚至车辆交付的每一步都透明可见,大大减少了购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长安启源E07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购车和服务体验,贴合了北京车展“新时代 新汽车”的主题。
关于营销方式的转变,朱华荣分享了长安汽车高管参与直播、短视频制作等新营销尝试,并指出这些变化对于传统汽车企业至关重要。因为在消费电子领域,个人IP和粉丝经济的影响力显著,汽车行业若不跟进,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朱华荣眼中的汽车未来
40年来,长安汽车始终紧跟时代步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越“卷”越勇。
2023年,长安汽车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营业收入达到1512.98亿元,归母净利润113.27亿元,展现了强大的盈利能力。2024年第一季度,销量更是达到了69.2万辆,稳居行业前三。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海外销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长安汽车正以实际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卷”出一片新天地。
朱华荣表示,对于央企和国企来说,这种竞争尤其激烈,因为它们不仅要追求利润,还要不断投入研发。长安汽车就是一个例子,它在研发上的投入毫不吝啬。尽管有行业精算师预测,今年和明年的利润可能会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但长安汽车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在发展和当期经营之间找到平衡。朱华荣强调,公司必须同时考虑战略和战术,满足上级指标、董事会目标以及股东的期望。
长安汽车有自己的战略和战术平衡方法。朱华荣强调,企业应该深入地以用户为中心,因为用户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过去,消费者可能更关注价格,但现在他们更看重价值。这种消费升级不仅体现在购车价格上,还体现在对高颜值和高技术的追求上。朱华荣认为,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需求,而高技术则带来了更高的享受。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布局上步步为营,不仅拥有了三大智能电动品牌,还成功下线了首款标准电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19.5%跃升至2023年的29.68%,一年内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这样的速度和规模令人瞩目。
关于长安汽车的发展,朱华荣表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展都是充满挑战的。他认为,现在的挑战更加复杂,不仅要做好产品,还要掌握技术和渠道建设。长安汽车的布局清晰,既包括传统燃油车的持续发展,也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他特别提到了长安启源和深蓝汽车两个品牌,分别面向新主流群体和追求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
当话题转向深蓝汽车取得的20万用户里程碑时,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表示,这不仅是销售量的胜利,更是品牌定位准确、获得广泛认可的体现。他强调,汽车作为长期消费产品,品牌塑造和服务质量极为关键。深蓝汽车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如线上订单、送车上门试驾和交付等,打破了传统4S店的限制,更好地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行为。
王俊透露,深蓝汽车今年还将推出更多新车型,旨在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深化“科技深蓝 先达未来”的品牌承诺。
近期,有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产能过剩论”引起了广泛关注。朱华荣对此表示,适度的产能过剩对行业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它有助于为用户和社会创造价值。他认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正常现象,而激烈的竞争可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实现优胜劣汰。朱华荣强调,长安汽车在竞争中坚守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原则。
全球化战略与智能化愿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朱华荣看到了中国的巨大机遇。他提到,中国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已有近二十年的探索,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大环境优势。中国市场的快速电动化转型和巨大的市场规模,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和大批量的条件。
面对挑战,朱华荣认为,电池技术的局限性、使用环境、效率和安全问题都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他相信,中国汽车品牌有成长为世界级品牌的最佳机会。
长安深知,未来的汽车竞争,智能化是关键。长安不仅与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建立了深度合作,还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硕士、博士占比高达32%,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积累了超过200项核心技术,专利公开量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朱华荣还强调了技术进步和数据库完善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提到了“一库三数智”的概念,即通过大量开发的数据库、平台化和智能化,可以显著提高开发成本和效率。他还提到了与华为、联通合作开发的40余项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应用于长安汽车的数智工厂,大幅提高了制造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将继续抓住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核心,通过新技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以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内新建成的光伏分布式电站为例,它的发电量相当于种植了120万棵树所产生的环保效益。他认为,通过持续的竞争和创新,长安汽车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实现中国式的供需平衡。
最后,朱华荣表达了对长安汽车未来的信心,他相信长安汽车有望在2030年之前进入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的行列。他强调,这不仅仅是产品数量的增加,还包括品牌价值、体系能力、国际化程度以及人才结构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总的来说,长安汽车正在努力成为一个全球化和世界级的品牌。
长安汽车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推进其“全球化”战略。长安汽车不仅开设了海外新能源生产基地,还在东南亚市场推出了深蓝双车型,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进程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卷”文化中,长安汽车通过持续的创新和进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符合现代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展示了长安品牌潜力的广阔前景。
长安汽车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速驶入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的新纪元。在北京车展的强势亮相,不仅展示了一系列新能源车型和技术成果,还彰显了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决心与实力。长安不仅在产品层面推陈出新,更在营销策略、用户体验乃至企业战略上进行全面革新,致力于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全价值链服务体系。
长安汽车管理层的前瞻思维和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使长安汽车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保持领先地位,预示着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正朝向世界级汽车品牌的目标加速迈进。【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