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现场】吉利“远程”启航(附视频)

汽车人传媒 2017-02-06 14:31:57 作者:魏帅

从柏林到成都,变的是品牌,不变的是吉利。多样的品牌布局之后,是不断向上发展的吉利控股集团。

◎ 《汽车人》记者  魏帅

也许各位还沉浸在LYNK&CO品牌德国的闪亮登场,但吉利不给大众任何喘息时间,在国内“搞了个大新闻”。

用吉利人的话讲:“国内第一家专注新能源的商用车品牌正式诞生”!是的,就在昨天,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全新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在成都正式启航,该品牌旗下首款纯电动轻卡远程E200和首款纯电动客车远程E12也首次亮相。

进军商用车 底气十足

看似突然的新能源商用车发布,其实早有渊源。在正式进军新能源商用车之前,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伦敦出租车品牌“锰铜”、收购东风南充,这些都是为了今日新能源商用车所做的铺垫;前几年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沃尔沃的技术团队也为此次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布做足了技术储备。

不得不说,吉利进军新能源商用车可谓蓄谋已久,厚积薄发。现有的位于英国考文垂和浙江杭州的两大研发中心为商用车领域发力做了相应的投资和技术储备。另外包括英国考文垂、四川南充、浙江义乌和山西晋中在内的四大基地将协同配合,作为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和动力总成的研发和制造基地,进行技术支持和产能布局。

“目前,四川南充基地正在建设的项目将年产10万辆整车、5万台动力总成系统,年销售收入达200亿元,明年将全面建成投产。“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勇说道。结合国外的优秀经验,又不失自我的研发团队是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谋求长久发展的必经之路。

为了打破原有的新能源商用车布局,吉利进行诸多布局的同时,更是怀揣制胜关键。针对国内潜力巨大的商用车市场,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应用了五大核心技术,即高效增程器、分布式智能化动力系统、纯电驱动传动系统、轻量化车身以及智能化安全技术。这其中在发布会上被多次提及的便是高效增程器。

根据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目前的规划,现有的纯电动车型只是过渡,搭载高效增程器的车型才是吉利在商用车领域谋求长久发展的关键。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群向《汽车人》记者介绍:“从电动开始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支持,同时也是为增程式的发展铺路,之后的增程式轻卡车型的发展将采用分布式的动力系统,用到多个增程器,这在国内外尚属首例,这是我们商用车发展的底气!”先进的技术开发配合吉利对于品质的严苛追求,远程汽车有底气,也有实力!

突破传统 定位高端

打破传统行业认知,敢于为他人所不能是吉利出奇制胜的关键。目前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虽然有市场、有潜力,但是也面临充电设施不完善、财政补贴的逐步退坡等问题。各个厂家都盯准了这一市场,市场潜力有,但很难发挥。

重压之下进军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吉利正是盯准了这一市场的困境。所谓困境之中才能得以重生。吉利正是基于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上的弊端,聚焦问题的解决和完善。

“新能源商用车都存在依赖政府充电桩的问题,多数客户都有里程焦虑,担心电不够用,无法到达目的地。而远程汽车则从本质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副总经理林啸虎如是说道,“高效增程器是我们以后发展的核心,它能把油高效率的转化为电,使发动机始终处于高效率运行的状态,这种方式比传统形势下纯电动充电的成本还要低,节省了一部分运行成本,有了这一技术,司机完全不用担心到达不了目的地,”

高端技术的应用是吉利突破传统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天花板的关键,也是吉利定位高端商用车市场的敲门砖。发展中的吉利向来以国际化的眼光看待其自身发展,商用车也不例外。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商用车的发展也会顺应经济发展,迈向高端。”周建群向《汽车人》记者说道。他还强调欧美市场的今天一定是中国市场的明天。诚然,不论是之前SUV市场的一片火热还是MPV的大行其道,都是在走欧美发展的轨迹,吉利与欧美看齐的战略方向也是充满远见。

新品牌刚推出必然会有曲高和寡的一段时间,但吉利拒绝打价格战。面对如今的政策驱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局面,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坚持以产品品质驱动市场。这一目标从乘用车到商用车,吉利未曾动摇。

“新能源商用车以一个新的起点,在乘用车的基础上,走的更快更远更扎实。”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表达了对远程品牌的期待。

对这一新品牌的未来充满期待的同时,我们要做的仍是立足现在。定位高端、远景规划的同时,吉利商用车对自身有着清楚的认识。周建群表示,上市后的远程纯电动轻卡年销目标为1万辆左右,更好的销量目标则寄托于增程式电动轻卡的上市。

远程汽车是吉利控股集团涉足商用车的第一步,更是商乘并举,全面发展的开始。现在我们对于远程汽车未来的发展无从可知,但吉利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技术支持、长远规划和品质追求,让我们对于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充满期待。(《汽车人》记者/魏帅【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