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堂:寻找希望的时光
2011-09-09 11:17:04 作者:
姜立堂变了。
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姜立堂说话、办事向来直爽。这样的性格,让他在曾经以感情营销为王的汽车营销圈里,工作如鱼得水。自2005年来到一汽客车,他却慢慢地改变了。
33年的营销生涯,如今的姜立堂,身上多了一份隐忍,处事也变得淡然。
临危受命
从销售一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简称)轿车到解放卡车,再到如今的一汽客车。姜立堂每次的岗位变动,似乎都是受命于到最困难的领域。
1979年,进入一汽运输销售有限公司(一汽汽车贸易总公司的前身,简称一汽运销公司)。彼时,一汽集团所有的轿车、轻中重卡车都是放在一汽运销公司里销售。在一汽运销公司工作的这18年,让姜立堂对集团旗下的各类型产品的销售了若指掌。但问题是,把所有类别的汽车捆绑放在一个公司里面来销售,并不利于整体的发展。毕竟,它们的销售模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完全不同。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998年,一汽把陷入销售困境的轿车单独拿出来,成立了轿车销售部门。姜立堂成为被派遣到轿车销售部门的第一批开拓者。其间,他负责过红旗、奥迪、捷达等轿车品牌的销售促销工作。
好不容易,一汽轿车的销售进入了发展正轨。2000年,他又被调回一汽汽贸公司,销售相对低迷的解放卡车。4年时间,解放从2002年的12万辆,增长至2004年的19万辆。
2004年年底,姜立堂忙碌地为年底的销售总结大会准备材料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上级的通知,下一年,他将前往一汽客车公司赴任。按理说,姜立堂的这次调任,在职务上其实算是升职(一汽汽贸总公司是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一汽客车公司属于一汽集团下的二级公司)。对于这次调动,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这其中也包括他的妻子。
姜立堂回忆,妻子曾经很担心地问他,是不是因为他直爽的性格,在不经意间得罪了某位领导,所以才会被如此频繁的调动。
事实上,2002年9月底成立的一汽客车公司,一直在亏损,相对于解放卡车的红火,一汽客车的发展境况十分惨淡。
为什么一汽集团的领导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对此,业内人士分析道:“因为客车是在轿车和卡车的基础上打造出来的车型。一汽集团领导可能想,既然姜立堂能在轿车和卡车这两个销售领域,干得风生水起,那么,在这两个车型上发展起来的客车,对他来说应该说比别人更容易上手。”
也许,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看着姜立堂在轿车和卡车上表现出的突出营销才能,一汽集团领导心里又对他“动”了想法。但是,这看似符合逻辑性的道理,放在现实中去执行的时候,却远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难做的“两怕”
“我做过轿车、卡车销售,对于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各环节,可以说是门儿清了。但是,客车这块市场,我个人感觉是最难做的。”
客车市场营销究竟有多难?竟然会让这个在汽车营销市场摸爬滚打33年,经过“大风大浪”的营销老将,在五六年前竟然“害怕”去参展、去招标。如今,在对《汽车人》说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他戏谑地把它们称为他的“两怕”。
为什么怕?
“因为没有新产品,没有‘货’拿出来,怎么好意思去参展、招标呢?”
2002年9月,一汽集团整合一汽客车底盘厂、一汽大连客车厂和一汽无锡汽车厂,成立一汽客车公司,打算把薄弱的客车板块做起来。当时的现状是,刚成立的一汽客车,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管理营销网络等方面,都缺乏竞争力,拥有远征牌、太湖牌、华西牌等客车品牌,一汽客车的品牌形象更为分散,不具备强大的凝聚力。
“跟客车比,轿车和卡车的销售相对比较简单,因为车型和配置都摆在那,不会有多大的变动。但是客车不同,客车的用户要求产品多样化,大多数客户都有自己的技术部门,技术上他们有时候比我们还懂。”姜立堂说。
当时,一汽客车的技术研发部门就在公司内部,但是,对于一个还没有具备生存能力的“新生儿”来说,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会有钱去搞研发,没有研发也就没有新的技术、新产品,单靠几款老旧的产品,根本就无法在既要求产品多样性又要求高技术的市场立足。
“很多时候,即使我们费劲千辛万苦获得的定单,到最后却因为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拿不出用户需要的产品,到头来反而要赔给他们损失费。”
研发实力弱和研发经费不足,成了主要扼住一汽客车发展咽喉的两大祸首,也是姜立堂所言的“两怕”。
“游泳圈”的力量
就在一汽客车陷入年年亏损的死循环时,2008年,徐建一履新一汽集团总经理,这为“命悬一线”的一汽客车带来了更大的转机。
曾任职吉林市委书记的徐建一,深刻体会到一个著名客车品牌的魅力。他认为,客车的量虽不大,但其品牌效应大,乘客多,堪称城市的名片。所以,在履新之初,他就将一汽客车摆在了集团发展规划中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对一汽客车提出的要求是:“不求数量,但求品质,关键是树立品牌。”
有了上级的重视,一汽客车也迎来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对于2008年至2010年这两年的变化,姜立堂给《汽车人》打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当时一汽集团是让我们自己游泳,现在给了一个‘游泳圈’,让我们游。”
姜立堂所说的“游泳圈”,实则是一汽集团承担了让他头痛的一汽客车所有的产品技术研发,卸掉了一汽客车巨额研发费用的包袱。自从一汽客车有了整个集团做技术后盾,其产品队伍迅速壮大了,从2008年至今,一汽客车的研发成果,远远超过公司成立前6年的总和。
与此同时,原华西、远征、太湖、扬子江等品牌统一归为解放名下,进行统一品牌定位、统一形象、统一产品规划、统一企业布局和营销策略的管理。不仅让一汽客车增加了产品品牌的凝聚力,同时也通过借助解放卡车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实现了短时间、低成本,全国范围的销售网络布局。
姜立堂介绍,目前一汽客车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有72家销售网点,600多家服务站,其中一半的网络都是借用解放卡车。
有了充足的“弹药”,姜立堂在市场前线开拓的步伐也迈得更大更轻松了,一汽客车的发展状态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他向《汽车人》道出了一汽客车今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1至6月份,一汽客车累计销售了3046辆,同比增长16%。他之所以能把销售数据记得如此清晰准确,甚至精确到个位,是因为每销售一辆车,每中一次标,对于他和他的销售团队,都是一次非常大的鼓舞。
他们尝过努力做了半年工作却功亏一篑的失败苦涩。而这苦涩的滋味,姜立堂他们远不止品尝一次。所以,每一次的成功,对于他们来说都意义非凡。
新形势下的角力
重新整顿后的一汽客车,正逐渐驶入良性增长的轨道。徐建一对一汽客车也提出了“三年两改观”的更高要求,即用3年时间,实现产品竞争力改观和企业效益改观。
要完成这个目标,对于目前的一汽客车来说压力不小,姜立堂对于一汽客车的未来销售,自有其规划。
“首先,我们会建立4个体系和4个网络。其中,4个体系包括建立产品市场化体系、信息收集传递体系、激励体系以及金融体系。4个网络分别是代理商网络、采取以代理为主直销为辅营销模式的服务商网络、核心城市建设网络(利用一汽集团在国内各城市网络关系,在当地布局)以及核心客户网络。重点抓10个城市,100个核心客户,发展1000个潜在客户。”姜立堂思路清晰地对《汽车人》阐述未来一汽客车营销体系的构建。
不仅如此,2010年,一汽客车已经实现了品牌统一。下一步,将实现网络统一、销售统一。明年探索区域统一,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四地,即长春、大连、无锡、成都的统一销售。
就目前实力来说,一汽客车与长期耕耘在客车市场的“一通三龙”(宇通、大金龙、小金龙和金旅)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姜立堂的底气,不仅在于其多年的市场营销经验,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好的产品才是立足市场的常青树,是用户的最终选择。在产品上,有了一汽集团的依靠,一汽客车的产品已经具备了与其他客车企业竞争的优势。
当《汽车人》让姜立堂预测国内客车行业未来发展时,姜立堂给出了他的回答:“参照国外客车发展史来看,至今仍然活跃在客车市场的企业,都不是单纯做客车的厂家,大多有大集团做后盾。因为未来客车产品的研发成本将会很高,只做客车风险大,而且难支撑巨额研发费用。随着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中国重汽等大型集团的加入,将会在国内客车市场掀起一次新的革命。”
30多年的市场历练,让姜立堂成为了一汽集团不可或缺的营销干将。如今,一汽客车受到了一汽高层如此大的重视,发展势头也起来了。
事业处于上升期的姜立堂,却坦言自己知识储备越来越匮乏:“现在最想给自己充充电,因为自己一直是在靠经验打拼,有时候跟在合资或国外待过的同事比,视野相对要小一些……”
中国的客车行业有近百家,要成为强者,任重道远,因此,不论对一汽客车,还是姜立堂个人,都是其必须为此付出拼搏和努力才能实现!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