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动车“转正”?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2014-12-22 15:20:57 作者:安丽敏

 

提到微型电动车,很多人心里可能要打个问号:这是什么电动车?但要是说“山寨电动车”相信很多人马上就会恍然大悟。
之前被央视曝光的山东“山寨电动车”由于其安全隐患陷入了舆论漩涡,然而即便在当时也已经有行业人士意识到,微型电动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市场空间。但是在行业没有标准、一切都靠企业摸索“打擦边球”的状况下发展显然也不太可能。日前,媒体报道称,微型电动车将有望纳入“正规军”体系。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全球新能源大会上,有消息称,国家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展小范围示范试点工作,以加强管理,规范市场,对微型电动车的发展“谨慎扶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介绍,国家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微型电动车向准电动车发展,未来国家将提升微型电动车的安全标准,确保符合环保要求,并不断提高微型电动车的电池性能。
消息一出,相关企业股票都出现大幅度上涨,个别企业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巨大
多年来,除了在央视那次不光彩的露脸之外,微型电动车一直在汽车产业的视野之外,虽然确实有很多企业从设计、生产到使用都存在安全隐患,但现在也有不少企业希望能够以高品质微型电动车杀出一片天地。
山东唐骏电动车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刘国增在这次大会上发言表示,希望政府尽快建立起低速电动车的标准,他甚至表示:“我们不需要国家支持,不需要给我们任何政策,只需要给我们这种光脚的一双鞋,让我们走路,那我们就能够突破。”
刘国增之所以如此有底气,主要在于微型电动车潜在的市场需求十分巨大,据有关方面统计,国内微型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去年国内销售达35万辆左右,今年有望增至50万辆。”有车企人士称。
尽管在国家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鼓励政策中从未出现微型电动车的身影,但是它们却以一种“野蛮”的方式生长着,这也说明它的存在是适应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的。在全国针对微型电动车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在这方面进行的探索,据了解,包括山东、河北等地都进行了一定范围的示范和推广。
如果微型电动车能够得到国家认可,那么其蕴藏的市场空间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实施困境
微型电动车之所以再次进入业界视野,与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遇阻有一定的关系。
在2013年,我国新能源补贴政策出台,此前也有诸多企业看好电动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然而事与愿违,我国针对新能源汽车推行的“十城千辆”项目很多城市没有完成目标,电动车在私人消费领域也面临诸多障碍,譬如充电不方便、购车成本高、后续保养复杂等问题目前还没有现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按照新一轮的补贴政策,2013至2015年,新能源示范城市中,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0000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遭遇到了无法回避的现实困境,而微型电动车似乎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存在风险
不过,即便是看起来“万能”的微型电动车也存在风险,一位从业人员表示:“微型电动车之所以受到欢迎,主要是因为其价格低,另外使用成本低,也更加方便。从我实际销售的过程观察,老百姓对微型电动车的价格还是蛮在乎的。”
为了控制成本,微型电动车生产企业也不得不“山寨”,目前看来,国内市场微型电动车山寨是主旋律,同时微型电动汽车产业链不成熟,核心部件达不到汽车等级要求,这些问题带来的便是安全隐患。在一段时间内,这都是微型电动车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同时,由于很多农用车或者专用车企业希望借助微型电动车来进入汽车制造业,如果微型电动车转正获得扶持,那么会给本已经产能过剩的汽车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吗?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存在即合理”,这是被很多人接受的观念之一,但对于微型电动车来说,政府承认它的存在是正确的,同时,也要建立起相关法规使其步入正轨。这样,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微型电动车才能获得真正、健康的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违者中国商报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