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入主华晨的第二个5年已近半年时间。作为“十二五”的开年,这一年比往年有了更多挑战。“进入‘十二五’,我也有困惑,咱们互相解惑。”这是他在最近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不了解的人会有些讶异,过去的5年间,华晨实现整车销售165万辆,销售收入2333.2亿元、税金总额268.8亿元,分别是“十一五”前21年总和的160%、216%和280%。2010年的业绩仍旧是44%的同比增长,另外,今年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长10%,增幅不高,却仍旧在增长。
但这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喜悦。一如祁玉民所言:“我整个‘十一五’就是让这个企业要转动,我核心问题让它转起来,它不行了,让它能够正常转动。”而今,“十二五”末期完成整车产销150万辆/年、发动机产销150万台/年、销售收入超过1600亿元/年,每一个目标数字后面都是一堆压力。
祁玉民面临的,仍旧是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冰火两重天的境遇。过去的一年华晨宝马在中国市场突飞猛进,40%的利润贡献让祁玉民大感欣慰,而另一边厢自主品牌中华却依旧步履蹒跚,不仅如此,今年初开始,中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困境。
左手是风生水起的宝马,右手是再陷泥淖的中华,华晨的理想与现实如此纠结,以至于祁玉民做出了中华全面向宝马看齐的决策。在即将推出的中华530身上,能够看到未来中华品牌的全部走向。这款B级车从形象到命名跟宝马达到了空前的一致。祁玉民更表示,从今年开始,中华品牌新车型将启用全新的命名体系(参照宝马命名体系),现有中华系列产品仍保持原有名称,直至其生命周期结束。
全面宝马化的决策很快招致业内外的激辩。在交口称赞中华530华贵大方、“依旧是最漂亮的自主品牌”的同时,亦有人指出中华失去了华晨“高端自主”的初衷,更有博友形容中华530是“宝马失散已久的远房表弟”。
对此祁玉民很委屈,他心里很清楚,中华不赚钱。“培养中华,就像养孩子一样,咱们孩子22岁以前不能养咱们,要养咱们可能到35岁了,我们想中华一上来就让它赚钱不现实。”他甚至于在心里早已做好了中华“五年调整期”的准备。但怎样坚持把它做下去,却成为祁玉民的心头隐痛。
30亿元的资金缺口,对于他这个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实在人来说,确有些棘手。而目前,华晨宝马的盈利就贴在华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祁玉民对《汽车人》说:“我在宝马合资赚的钱,我把这个钱全部拿来发展中华轿车和金杯,这是我整体的打算。”
始终认为“一个企业赚钱不应是第一个目标”的祁玉民,也被华晨内部不理解过,被认为是“官方思维”,总是“讲政府、讲民族”,但他很少为此去争辩。最珍贵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上,是他的一贯作风。现在的每一天对于他而言,都是一场仗,大仗小仗打下来,这个被业界誉为“铁腕”的半路企业家,开始有了更多的感触。
在迎接杨波回归华晨时,他对杨波讲了3句话:“第一,你当年走了是对的,我也感到世界很精彩,谁都想去看看。第二,今天回来是对的。第三,40多岁了,尽量少折腾。”3句话很短,却饱含深意。无疑,这也是祁玉民自己的心声。站在“十二五”的节点,祁玉民和华晨模式将带着华晨向何处去,仍旧是业界不能不关注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