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观察

【汽车人】特斯拉去印度建厂现实吗?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21-03-09 14:09:34

 

虽然特斯拉的意向一度很积极,但诸事不备,也很难成行。

 

文/《汽车人》黄耀鹏

 

在2020年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声称,要在全球建10个超级工厂。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有6个(美国3个、中国1个、欧洲2个),剩下4个在哪儿,马斯克没说。

 

今年年初,特斯拉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了一家名为“特斯拉印度汽车及能源私人有限公司”。“特斯拉印度超级工厂”的概念,自2018年凉了(特斯拉当时已经决定在上海建厂)之后,再次重新燃起了印度人的希望。

 

3月初,印度交通部长加德卡里对媒体称:“特斯拉与其仅在印度组装,不如在印度当地找供应商,把整个产品的供应链都迁来印度,那样的话我们就能给特斯拉更高的优惠条件。”他承诺特斯拉在印度生产成本将做到全世界最低,“比中国都低”。

 

 

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喊话姿态。中国通常的做法是闭门会谈,谈成了才会公布。在中国人看来,“麦克风外交”不但是低效的,而且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部长先生没有开玩笑或者有意误导,那么他对本国供应链和建厂生产成本,都存在巨大误解。

 

双重困境

 

和人们的印象相反,印度已经是全球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行业也是印度利用外资最多的制造部门。

 

不过,跨国车企多以代工模式在印度生产,因为很多零部件印度不能自主生产。根据2019年的数据,印度约有1万家左右的零部件企业,但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雇员人数少于20人);规模以上企业只有700多家,但产值比例则倒过来,规模企业贡献了85%的销售额。印度零部件年产值460亿美元左右。

 

而同期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1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营业额2000万元以上)1万家以上,零部件销售额为6800亿美元。印度的零部件市场规模大致是中国6.7%,但其整车市场规模是中国的10%左右。即印度更依赖于进口零部件。

 

 

印度对国产化率有着迷之情结,要求独资外企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必须达到30%以上。这本身没有什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追求供应链本地化。但是,印度政府既无视“供应链本地化”应是一个渐进过程,也无视自身零部件产业孱弱的现实,从一开始就卡着30%不放。这就很难做到。

 

至于电动车,2020年印度的EV销量只有5000辆,占比只有0.2%。这意味着电动车供应链配套基本没有建立起来,至少“三电”供应商都更依赖规模,没有一家电池生产商,可以在数千辆市场规模的基础上稳定生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供应链不存在,特斯拉就必须自带供应链进来(电池就近供应几乎是刚需),那么就不满足国产化率的要求。特斯拉是选择缴纳罚款,还是选择不开始这个糟糕的进程?

 

电池在哪里

 

印度国内几乎没有锂矿和钴矿,自然也没有相应的冶炼产业。2019年,印度全年锂盐进口在12.7亿美元,它们大多用于电池制造。

 

如果特斯拉来了,第一件事就是要确保电池供应。印度本身是有电池企业的,但供应能力受到怀疑,阿达尼(Adani)公司的蒙德拉(Mundra)工厂就占了一半产能。

 

 

去年底,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宣布了一项12GW太阳能计划。事实上,目前印度所有动力电池企业产能不足1GWh。

 

虽然各国都希望搭建有助于刺激国内新能源制造业的政策框架,但实际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做到。

 

电池投资要有长期稳定的终端市场。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的信任至少需要维持5-10年,因为投资回报周期至少5年。而销量5000辆,可不叫“稳定市场”。

 

2018年,印度对中国、东南亚加征的关税提振了印度电池产业的信心,但是最终市场定价仍取决于卖方出厂价。印度各邦政府致力于吸引海外资本建设GW级以下电池生产厂,但迄今为止没有取得像样的进展。

 

印度被迫放宽了准入条件(阳极材料和加工规模、国产化率),但如今中国电池制造商的对手来自日本、台湾、韩国(欧美是潜在力量),印度不值一提。

 

 

近期,一些电池生产强国/地区,欢快地实施了5-10GW的扩产计划,即便印度有能力这么做,有相应的用户与之匹配吗?这是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

 

2020年10月,印度政府称向制造“先进电池”的公司提供多达46亿美元的激励措施,并逐年增加补贴。

 

蛋糕不可谓不大。但懂行的人都晓得,印度人只要说“计划”、“拟就”、“打算”等词汇,打个两折算是客气的,搞不好完全子虚乌有。

 

建厂成本

 

印度的建厂成本以不确定著称。中企为了规避贸易战的关税影响,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建立离岸制造中心,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但在印度,征地、环保、劳动保障、电力,都可能成为掐死项目的因素,更别提神出鬼没的NGO组织。它们名不见经传,却能神奇地一纸诉状就让外资项目无限期搁置。理由经常是狗皮倒灶的“某蛇类栖息地受到威胁”或者“某族群工人雇佣少于20%”。

 

印度往往强调建厂所需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便宜,但实际发生的成本和官方流程上所涉及的成本是两码事。印度的外企,隐形制度成本相当高昂。注册公司等合规手续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多。外企的税务、劳动法合规等方面又卡得特别严。一个征地手续和“无反对声明”就能让一个项目胎死腹中。

 

因此中企进入印度,通常选择收购现成的工厂加以改造,而不是从头新建。长城和上汽都以收购通用工厂的方式投资印度。

 

 

在印度,官方电价是中国的两倍。而以经济发达著称的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买)浦那工业园区,每天断电10次以上(大多是闪断),这就要求工厂自行配备稳压器和UPS(一个大型UPS价格几百万元),还要自备柴油发电机。

 

而印度的交通设施更是糟糕。在中国,公路运输每天可达700-800公里,在印度马邦则为250公里左右。全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不足1000公里。

 

而且,工人工资低,不等于劳动力成本低。在效率和成品不良率方面,印度工人也没有太好的名声。即便在马邦和古吉拉特邦(莫迪曾任古邦首席部长),熟练工人也很少,需要花成本培训。

 

技能不足导致设备使用和养护成本高,就更令人糟心。譬如机加车间一台高精度数字铣床,光刀具就值60万人民币。理论上使用200次才磨一回,但印度工厂使用20次就需要打磨一次,一次花5000元。不但降低设备寿命,还耽误了工期。

 

在印度开工厂有句箴言——“你不知道的成本才是主要成本”。

 

 

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上答应印度网友,“2021年肯定去印度(开设工厂)”。眼下除了注册了一家公司(相当于前期办事处),尚无其他进展。中国式的狂飙突进建厂进程,在印度毫无可能。一年来,特斯拉方面还在为“不合理的进口罚款”和“某些政府规定”,与印度政府交涉。

 

而印度自2015年针对新能源车出台的消费补贴和产业刺激政策,已经执行了5年,结果整个市场仍处于“幼稚期”。虽然特斯拉的意向一度很积极,但诸事不备,也很难成行。(文/《汽车人》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