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将遭遇什么风险?

作者:
齐策
时间:
2022-06-12 08:00:30

 

在政策明朗化之前,仍然只适合轻兵试探,不宜大举出击。否则,中欧光伏贸易战的故事,很可能重演。这是中国车企取得EV竞争优势之后,仍然要考虑的风险。

 

作者丨齐策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传媒

 

这几天,欧洲几个主要市场的汽车上牌数据已经出来,总体上处于负增长10%的状态,战争影响开始完整地呈现。

 

燃油车负增长在情理之中,因为欧洲和全球其它地方一样,成品油价格飞涨;但是新能源的增长曲线也开始走平,不复去年高昂的态势。

 

这可能源于CPI接近两位数,大幅削弱了消费者信心。生活基本开支扩张,让汽车消费不可避免地受到抑制。

 

欧洲市场受伤,无损中企出口

 

具体来看,PHEV受伤远比EV更厉害。

 

瑞典(10.6%)、西班牙(7.8%)、荷兰(8.3%)小涨,但它们基数太低。瑞典是其中“市场最大”的,PHEV月销量不过6136辆,还赶不上中国一个二线城市。

 

大头市场,德国(-14.8%)、法国(-12.1%)、意大利(-5.8%)都比较惨淡,英国的数据至今未发布,预计也不大乐观。

 

好在EV还多在增长区间:德国(9.1%)、瑞典(61.4%,但只有6372辆)、法国(23.29%)、意大利(-13.1%)、西班牙(33.6%,也只有2421辆)、荷兰(50.7%,4980辆)。

 

其中领头羊德国的EV上牌量为29215辆、PHEV上牌量为23206辆,两者加一起,不过5万辆出头,还不如比亚迪半个月的销量。

 

 

一片惨淡当中,中国的汽车出口反而再度复苏,从4月份的低谷中爬上来。

 

目前拿到的数据,1月份中国整车(包含燃油车和新能源)出口23.1万辆,2月出口24.5万辆,3月出口20万辆,4月出口17.1万辆。5月份数据未出,据《汽车人》推算,很可能在23.4万辆左右。如此,5个月累计约为108万辆。

 

如果下半年疫情平稳,全年超过2021年的出口数据(200万辆)不在话下,很可能摸到250万辆一线。而去年德国整车出口约为230万辆,如此,中国很可能晋升为全球第一整车出口大国。这个转变来的有点太快,而去年还是第三。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新能源车(EV、PHEV)出口可能在23万辆左右。占据总出口量的比重,也比去年全年有所提升。

 

 

去年的情况,根据英国咨询机构(艾尔西)的算法,2021年全世界EV产量为399万辆,其中中国产量为229万辆,占全球产量的57.4%;欧洲占22%;美国占12%;日本仅占0.9%。

 

此外,中国有近50万辆电动车出口,超过世界其他国家,该数据与中国海关统计相符。其中,对欧洲出口EV为23万辆,几乎占了中国出口EV总量的一半。其中,比利时进口8.7万辆,英国进口5万辆。欧洲跃升为中国EV第一大海外市场。

 

根据预测,今年欧洲进口中国EV的总量,将几乎维持不变。原因在于特斯拉柏林项目投产带来的变数。

 

就目前而言,单论欧盟市场内,今年前5个月德国仍是第一大新能源整车出口国,中国仍排在第二位。不过,如果没有其它突发事件的扰动,在欧盟市场,中国超越德国新能源整车出口量,只是时间问题。

 

 

毗邻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是国内最大的整车进出口码头。今年5月份(截至5月26日),该码头出口整车7.8万多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31%。这显示了上海汽车生产和出口,正在强劲复苏。

 

有人称海通码头,一家的出口量顶得上全国的一半,虽然稍有夸张,但也不过分。汽车出口的主力,上汽和特斯拉都用这个码头“出货”。去年上汽出口70万辆,特斯拉出口16.8万辆,合占出口总量的43%。

 

欧盟电动车产业的成本劣势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去年中国市场每卖出100辆汽车,就会出口7.6辆;而每卖出100辆新能源汽车,则会向海外销售8.8辆。但是,如果把特斯拉拿掉,中国新能源车每卖出100辆,仅有不到5辆出口。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是否将特斯拉中国的出口,视为“中国能力”的一部分。

 

特斯拉是中国供应链、位于中国上海的整车制造部门生产的,所用劳动力、纳税,基本都留在中国,看上去和上汽出口没什么区别。

 

但是,特斯拉全球产能调配规划中,是否打算将上海产能出口到欧洲“长期化”,还处于犹豫当中。至少目前官方宣称,“进口”只是特斯拉柏林产能尚未到位的临时替代方案。

 

 

如果柏林产能到位后(即满足欧洲所有市场需求),特斯拉上海出口欧洲业务是否将全部丧失?特斯拉总部其实已经发现,在上海生产Model 3,与在柏林生产同样一辆车,成本有“很大”不同。

 

具体相差多少,当然属于企业商业机密的范畴。其实只看电池,同样一家企业,在欧洲生产电池,成本至少比在中国高出20%。而电池成本平均占据整车的37%-45%。

 

戴姆勒CEO康林松抱怨称,燃油卡车卖25000欧元,而电动卡车带400度电池,电池成本就有24000欧元。这样算起来,每度电(KWh)成本,合人民币只有424元。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宁德时代的电池出厂价,平均为783元/KWh。哪怕只算电芯,也不可能低于600元/KWh。除非欧盟官方在生产端提供大量补贴,但现在看补贴集中于销售端。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单是电池一项,欧洲整车成本就高出近9%。如果加上其它费用,整车至少高出20%的成本。这导致欧洲很难与中国企业竞争,哪怕它们都是特斯拉旗下工厂。

 

 

只要海运和关税价格没有完全吃掉差价,欧洲从中国进口特斯拉,就不会完全取消,上海产能将一直在欧洲市场扮演重要角色。

 

其实,其它厂家的成本构成也相差无几。新势力目前还不具备在欧洲设厂的条件,它们只会考虑整车进口。虽然新势力在欧洲出口的份额并不起眼(可能加起来每年不超过1万辆),但未来可期。

 

欧盟可能举起“碳盾牌”

 

销量规模只是竞争的结果。疫情后的两年时间,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含金量,同时与竞争对手拉开了距离。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相关专利超3万件,占全球相关专利总量的70%。具体到电动汽车领域,无论是在纯电动汽车专用平台、燃料电池汽车等整车技术水平上,还是在动力电池、第三代半导体等关键核心技术上,中国专利数量均领先于欧美国家,在电动车产业赢得先机。

 

最大规模加上技术从追平到领先,中国已经奠定了电动时代的初步优势。这就是为什么2020年中国和欧盟EV市场体量基本相当,到了2021年突然就被中国甩开60%的差距。

 

但是,直到现在,并未出现车企(特别是包袱较小的新势力)大规模向欧洲出口的动向。

 

乍看上去是品牌认知的问题。但实际上,除了蔚来、小鹏、天际少数几家,大多数电动车企业都对欧洲市场持观望态度。

 

一笔一结算的整车大贸,没有太大风险,但这种方式的销售网络、充电基础设施投入就不大值得。如果在当地铺直营销售/售后网点,甚至建厂,意味着重资产投入,就必须对欧盟投资的前景进行评估。

 

 

欧盟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碳关税”规则,是当前中国车企投资及出口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欧盟的“绿色新政”要求的温室气体两个关键排放节点2030年(降低55%)和2050(碳中和),是众所周知的。

 

长期看,这一政策不仅将“杀死”燃油车,也将限制EV。欧盟将很快采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标定办法,这样既可以阻止欧盟企业在域外设厂,规避环保检查,也可以对中国电动车企竖起“碳壁垒”。

 

目前的碳关税征收,只限于水泥、钢铁、铝业、化肥、电力等工业基础产品,这也是欧盟工业成本的重灾区。当前一些中国主机厂,不相信欧盟2026年才上线“碳关税”方案,是有道理的。“碳关税”想延伸到汽车,也不过是一纸动议、一次简单的投票行动而已。

 

这份拟议中的“碳关税规则”,不仅要求计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还要计入运载过程中的碳排。无论整车产品,还是电池产品,漂洋过海都要依赖货轮,而货轮的燃料是重油(也有少量使用柴油或天然气),运载碳足迹要摊销的每一个运到欧盟的产品中。

 

这不仅要求电动车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譬如太阳能、风能发电),材料加工处理也要尽可能降低排放。除了承担海运费用,还要面临海运的碳足迹摊销。

 

欧盟显然希望,这些七七八八的费用加上去,可以弭平欧盟电动车的成本劣势。

 

 

只要中国厂商的电动车出口(包括特斯拉),足以撼动欧盟的产业格局,欧盟可能毫不犹豫地祭出“碳盾牌”。

 

因为欧盟为扶持本土电池-EV整车产业链,政府和企业已经花费了数千亿欧元。倘若禁了燃油车,恰好给中企EV产品腾出空间,可就是十足的愚蠢了。欧盟绝不会坐视中企肆无忌惮地占领欧盟EV市场。

 

如果抬高门槛,只是为了迫使中企采用来自欧盟的“更低碳”零部件,还有的谈,毕竟是合作为前提。如果是驱逐意图的政策底色,就很难在商务层面应对,必须依赖政府施压。

 

因此,中企所谓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可能会因政策“跑步出台”而一夜清零。如果届时已经实际投资,损失将难以挽回。

 

 

这里面还没有考虑到中欧关系的政治风险。自从欧盟冻结了《中欧投资协定》(CAI),中欧关系就迅速下滑。再加上俄乌战争,中欧的政治裂痕正在干扰经济合作,届时积累出什么幺蛾子,难以预测。

 

眼下欧盟各国对碳关税还莫衷一是,原因是没有找到利益契合点。但如果一个从未见过的强大对手突然叩门,忙于内斗的布鲁塞尔,达成协议、一致对外的速度也可以很快。

 

在政策明朗化之前,仍然只适合轻兵试探,不宜大举出击。否则,中欧光伏贸易战的故事,很可能重演。这是中国车企取得EV竞争优势之后,仍然要考虑的风险。【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邮箱:qcr007@126.com / 电话:010-63135270。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