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台海局势动荡,芯片供应不稳

作者:
孟华
时间:
2022-08-03 08:45:50

 

芯片供应链将在很大程度上被中美战略对抗所重塑,最终的走向如何,很难预料。

 

作者丨孟华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传媒

 

台积电的日子难过了!

 

昨晚佩洛西专机降落后,解放军就随即宣布将于8月4日开始在台湾周边六个区域进行军事演习。

 

 

作为全球最大芯片供应商的台积电,正因此受到重大的影响,而随之全球芯片供应链也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防中”条款

 

赶在国会暑期休会之前3天,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总值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其中,核心是拨款520亿美元,对芯片制造企业进行补贴和减税支持。

 

不用说,神通广大的各个委员会又塞进去不少私货,导致法案预算膨胀了好几倍。

 

法案核心条款里,不出意外地有反市场的排他性条件。

 

所有资助必须用在美国本土,不能用在海外,也不能用在股票回购;受资助公司10年内不得在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建立28nm以内芯片项目;现存在中国大陆的项目,凡是28nm以内的不许扩建;“28nm”的尺度,由商务部长、国防部长和国家情报总监的总和意见来调整。

 

该法案与其说是促进本土芯片制造业,不如说是防止中国获得先进制程生产能力。这些条款意在切断中国作为生产者的技术升级路线,而非作为消费者使用相关产品。

 

 

不过,在过去的4年中,中国一些IT、ICT企业作为中间用户,已经感受到先进制程芯片“被限购”的痛苦。

 

这几年国内芯片产业的投资热潮,并非由于政府补贴推动,它首先来自企业疯狂的国产替代运动。

 

以前进口芯片又便宜质量又好,谁也不爱用国产。现在国产有啥问题,企业也都表示理解,毕竟谁也不想在关键时刻被卡脖子,哪怕后者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美众议院的法案条款充分表明,中企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美国人,似乎也不过分。

 

转为局部短缺

 

现在的市场局面很诡异。车企仍然喊着缺货,但是台积电却声称遭到大客户“砍单”。美国一些模拟芯片厂家,在二季度以此前1/10的价格兜售功率芯片。

 

观察芯片市场的库存、企业用户的存活周转期,都表明下游市场发生了芯片企业最担心的变化,即“半导体周期”进入下半区。

 

引发这一切的原因先放在一边,反正终端需求正在减弱。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PC、平板、可穿戴设备的装机量都在下滑。这就是苹果对台积电砍单的原因。手机出货量连续4年下跌,苹果意识到这一次终于轮到自己。

 

 

影响一路传导至晶圆代工和更上游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整条产业链最晚在第二季度末期,不再踩产能扩充的“油门”。但“刹车”目前还谈不上,目前只是短缺时代的超级利润没了而已。

 

惟一坚挺的是新能源车的需求,今年争论的焦点,是车用芯片需求涨60%还是80%。光是新能源车,不足以扛起整个芯片产业对抗即将到来的周期低谷。

 

新能源车主要集中于成熟制程(当然有例外),车规芯片、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依旧大幅拉升。这样,市场就可能由结构性短缺,转为局部短缺。

 

台积电没拿到美国补贴

 

台积电作为全球代工龙头(今年在全球代工市场的份额有望提升到63%),其做法有典型性。

 

台积电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在440亿美元左右(2974.7亿人民币)。这笔钱主要用来扩充先进制程产能(台积电定义“先进制程”的门槛为7nm)。

 

 

看上去,台积电有信心穿越景气周期,刚宣布在中国台湾建设4座晶圆厂,又补充宣布再建4座。8座晶圆厂都是为了生产3nm芯片,每座都耗资100亿美元左右(投资规划执行周期不止一年)。

 

而去年底,台积电拥有12座晶圆厂。其中,台湾9座(12英寸4座、8英寸4座、6英寸1座)、南京1座(12英寸)、美国2座(8英寸)。

 

看出什么端倪来了吗?台积电的未来计划中,居然不包含美国产能。

 

特朗普执政时期,台积电受邀赴美建设5nm代工厂。台积电为此投资120亿美元,2021年4月,才开工建设。刚过去的7月31日,台积电为该厂举办“上梁仪式”,这意味着基建结束,该安装调试设备了。

 

 

刚刚公布的法案,其实已经发放了第一批补贴,没有台积电的份儿。有人说是因为英特尔表示,补贴应该给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企业;也有人说,补贴包含的“毒丸”条款,让台积电主动放弃申领补贴;还有人说,因为美国将台积电列入“不安全名单”。

 

不管原因如何,520亿美元的盘子看着不小,但是晶圆厂固投和运营费用都很高。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说,美国的芯片生产成本,比台湾高50%。

 

台积电另一元老孙又文称,美国芯片法案的补贴,就算到位,也不会给产业带来太大改变,不如去投资研发或者材料创新。

 

他们的言论,可以总结为不看好美国芯片法案给台积电带来利益。钱少、难拿,还一大堆麻烦。

 

因此,台积电将多达800亿美元的投资仍放在台湾,是吃了美国的亏之后做出的战略决定。

 

栖身中美对抗的狭缝中

 

一个是不指望美国,另一个是台积电打算以先进制程为业务护城河。因为它显然观察到,大陆在成熟制程上的努力,早晚会拿走产业优势,不如先把主阵地放在大陆无法企及的位置。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两岸关系长久稳定,中美关系也要大体稳定。但是我们看到,随着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发酵,中美战略互信已经荡然无存。美国有媒体已经在预言第四次台海危机。

 

是否现在就转向大国前沿军事对抗,我们并不认同这个猜测。但是8月2日晚上,几十万人在线关注佩洛西专机在东南亚的航线实时轨迹,就知道此事必难善终。

 

 

山雨欲来,战略资产集中于台湾的台积电高层,虽然已经做出抉择,但恐怕仍然非常紧张。

 

去年台积电已经量产的先进制程(5nm和7nm),占据总收入刚好50%;而28nm和16nm制程业务,则分别占据13%和17%;和汽车有关的芯片业务(主要是28nm),增长了11.3%,是台积电增长最快速的业务板块。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也称,台积电还将在日本、中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区增加28nm产能。

 

但台积电仍然把战略重点放在先进制程上,原因是大陆增长更快。大陆的中芯国际、华虹集团、晶合集成的环比增速分别为16.6%、20.8%、26.0%。这还是阿斯麦ASML出口DUV(光刻机)挤牙膏的背景下。

 

到目前为止,就算汽车有关的成熟制程,大陆芯片制造的短板仍是光刻机。

 

不过,车机芯片已经不属于成熟制程范围内。而台积电的3nm、三星的2nm,以及英特尔吹牛的1.8nm,都还在画饼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台积电仍将在更先进制程的竞争中率先实现量产。

 

 

业内有句调侃称,台湾芯片在最终用户手里,欧洲芯片在企业用户手里,美国芯片在实验室里。

 

台积电的大客户中,苹果独占25.93%,一骑绝尘,并直接包了所有5nm产能;剩下联发科(5.8%)、AMD(4.4%)、高通(3.9%)、博通(3.8%)、英伟达(2.8%)、索尼(2.5%)、Marvell(1.4%)、STM(1.4%)、ADI(1.1%)、英特尔(0.8%)分列其后。

 

这里面,高通、博通、英伟达、AMD都有车机芯片设计业务,其中以高通占有率更高。所有这些车机算力芯片,统统由台积电代工,主流制程是7nm(只有英特尔产品是10nm)。

 

所以,台积电独力撑起了汽车算力的硬件制造。如果台海局势有变,第一个遭殃的,显然是苹果这样的大客户,汽车企业恐怕也会紧随其后。虽然这些客户很分散,但供应来源很集中。而车企早就厌倦了抢单、保单、向代工厂和一级供应商频繁施压/恳求。

 

如果发生危机,考验库存深度的时候又到了。惟一的好处是,大家可以躺平。因为不存在抢单问题了,因为生产直接停了。

 

这就是战略资源集中于台湾的坏处。

 

谁是美国的“自己人”

 

在美国芯片法案中,台积电沦为“贱民”,早就迹象。早在今年初,台积电就发现日本耗材和美国的关键设备,迟迟拿不到。一打听,说是要一年半才可能交货,还无法保证。

 

台积电这种行业龙头,一直享有最高供应优先权。这表明上游厂商们也很无奈,它们可能被迫听命于某个声音。

 

 

美国和日本、韩国企业合作搞2nm,发补贴给英特尔搞1.8nm,明显不把台积电当自己人。而台积电由退休元老出来说,美国补贴没意思。两者结合,能咂摸出一点味道来。

 

反观三星,提出投资20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11座新厂(2座在得州奥斯汀,9座在得州泰勒)。成不成另说,这份忠心,不断抱怨的台积电就比不了。

 

美国的法案,没有把先进制程都抓在手里那份能力,其重点是不要让中国人摸到边。台积电算哪头的,美国人笑而不语。虽然佩洛西跑来拱火,但产业上的阵线并不如政治上那样分明。

 

中美芯片攻防,已经殃及欧洲芯片供应商。中国大搞国产替代,英飞凌和恩智浦利益受损最大。它们没能力和三巨头争先进制程,其业务重点是汽车应用。英飞凌早就宣布,产品100%自主可控,不受美国限制,意图显然是让中国客户放心,大胆选购。

 

 

美国的制裁和补贴,都无法改变中国是最大客户这一事实(无论是什么制程)。一方面,补贴提升本土产能;另一方面,不让最大客户买其中一些产品。但该法案的基本逻辑,其实有点问题。

 

当中国反制后(对高通罚款就是一例),芯片供应链将在很大程度上被中美战略对抗所重塑,最终的走向如何,很难预料。

 

不过,穿越周期的秘诀,一直是创新。

 

这是台积电大手笔投资的动因,有技术就能维系话语权。而中国保有的是终端需求和恐怖的潜在产能,早晚将沿着技术升级路线爬到先进制程上。

 

这中间伴随着中美关系不断走向恶化和对抗,台积电将在这一过程扮演什么角色,是很难把握的。

 

在不稳定的世界线上,汽车产业对先进制程的需求,也将一直处于供应链不安全的状态。【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邮箱:qcr007@126.com / 电话:010-63135270。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