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欧盟“2035禁售燃油车协议”立法,中企赴欧投资前景扑朔迷离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23-02-18 08:15:49

 

欧盟的《协议》立法,此举试图用目标撬动实力发展,以追上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势头。

 

文 /《汽车人》黄耀鹏

 

巴黎时间2月14日晚,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实际推进时间已经长达两年的欧盟“燃油车禁售协议”,又向前走了一步。

 

两个胜利

 

据说,投票前的辩论过程冗长而充满攻讦。340票赞成、279票反对以及21票弃权的结果表明,很多成员国对此持反对态度。

 

考虑到欧洲议会的大选区比例代表制,人口大国有天然的选票优势。而德国和法国,身兼欧盟人口大国和汽车工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居然没能掀翻议案,可见这是一次小国联盟+欧洲左派的胜利。

 

《协议》也是EV的彻底胜利。因为《协议》规定:2035年欧盟境内销售的新车,必须将碳排削减到零。48V轻混、HEV、PHEV、REEV……需要加注燃油的新车,一律禁止上市。

 

 

如此,《协议》从协商程序、表决同意,到共同决定,走完了几乎全套立法进程。2022年10月,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达成上述协议文本,就属于“协商程序”。

 

当然,眼下《协议》尚未成为欧盟法律,此后还需要欧洲理事会认可并公布,但已经没有任何可靠的立法进程可以阻止《协议》成为法律。而修改和废止欧盟法律,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不属于欧洲议会的权力。

 

《协议》豁免了重型卡车,也给年销量1万辆以下的车企(其实就是豪华超跑)一年的延期,但总归此事再难回头。

 

持续反对方,弹的都是老调。认为汽车产业将因此裁员数十万人,欧盟汽车工业乃至私家车主,都没有做好准备。

 

这份协议是从《巴黎气候协定》出发,在大国政治实体当中,第一个将“2035禁售燃油车”,从愿景固定为法律。

 

中欧新能源实力消长

 

2022年,欧盟新能源车(EV、PHEV)销量260万辆,同比增长14.5%,渗透率23%(EV 14%+PHEV 9%)。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欧盟新能源渗透率还有25%,2022年新能源绝对销量涨了,但渗透率掉了一点,即增速不理想。

 

 

在欧洲人浪费时间的时候,中国新能源飞速发展。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688.3万辆,同比增长93.4%(EV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81.6%;PHEV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150%),渗透率25.6%。

 

这样横向一比,欧盟的数据完全不够看。而2020年,欧洲咨询机构还单拿出第一季度的数据,表示欧洲五国(德法英意西)EV注册7.9万辆,超过同期的中国7.7万辆。这3个月,是中国实施疫情封控的特殊时期,其实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是欧盟(排除了英国)和中国同时处于“强补贴”的最后一年,那一年中国新能源销量(136.7万辆)和欧盟(136.5万辆)几乎相等。此后中国补贴连续退坡,而欧盟各国迄今还扛着补贴开支,然而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是欧盟2.5倍的体量。

 

 

2022年,欧盟销量最高的三款新能源车,分别是Model Y、Model 3以及福特Kuga PHEV。欧洲本土企业的产品,比如大众ID. 系列和菲亚特500e这些产品,销量上存在劣势。

 

在中国市场上,特斯拉的两款产品,已经拿不到榜首了。2023年1月,特斯拉Model Y中国大陆的售价,只及法国同类产品售价的71%。这无疑说明中国市场的竞争更激烈。

 

在2022年底,法国零部件商佛瑞亚Forvia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电动汽车的成本比欧洲汽车制造商低1万欧元,压倒性的成本优势将给欧洲制造商在本国市场带来压力。

 

一项研究表明,自2015年以来,欧洲电动车平均售价从4.89万欧元上涨至5.58万欧元,美国从5.3万欧元上涨至6.39万欧元,而中国则从6.68万欧元下跌至3.18万欧元,已经接近或低于燃油车的售价。

 

 

最晚到2021年,德国汽车媒体还认为,中国电动车的竞争优势:一是廉价的电;二是丰富的稀有金属;三是劳动力成本低。

 

欧洲咨询机构T&E直到现在也有类似看法。它们在2023年初预测,中国电动车2025年在欧盟市占率达到18%。这将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并非中企上限。只不过,欧盟能坐视中国新能源整车的占有率涨到这个份上吗?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差距。但中国新能源产业实力更强,是欧洲政策制定者们也承认的。

 

欧盟的担忧和工具

 

为什么能力更强的中国,没有制定2035目标的法律,而实力较弱的欧盟则积极推进2035目标立法呢?

 

欧盟对双方实力的现实差距心知肚明。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警告欧洲议会议员们:“让我提醒你们,从2022年到2023年年底,中国将向国际市场推出80款电动汽车,而且这些都是性价比超高的好车。同时,这些车型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因此我们需要尽早采取措施,我们不想把汽车这个引以为傲的行业拱手让与他人。”

 

这番话,可以有很多解读。从政策层面,欧洲人可以选择建立贸易壁垒。

 

现在欧盟市场上,中国新能源品牌并未赢得主流席位,上汽、蔚来、小鹏、天际、爱驰、长安、长城、比亚迪都在试探性进入欧盟市场,但2022年合计销量才占欧盟新能源市场的5%。欧盟似乎没有理由担心。

 

 

不过,只要熟悉汽车产业规律就能知道,中国新能源之所以只占这么一点市场,不是因为竞争力的问题,而是竞争力暂时还无法发挥。整车贸易从来都是产能海外溢出的补充手段,就是因为物流和通关成本高。想占市场,必须走本地化部署产能的道路。

 

问题在于,欧盟是否会像美国人那样,直接建立贸易壁垒,屏蔽中国车呢?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也具有操作性。

 

有人说,欧洲品牌在中国有大量的战略投资,欧盟可能有所顾忌。但要按照这个推论,《协议》压根就没可能通过,因为德国和法国的态度很明确。

 

德国车企的确与中国市场进行了战略捆绑,这本身就促使德国对华政策不可能走生猛的强硬路线。而美国车企在中国也有广泛投资,为什么美国不顾及这一点呢?

 

可以将之解释为美企对华汽车投资,在中美经济关系中的比重,远不如汽车投资在中德关系的分量。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美国很清楚,中国不会将顺从的跨国企业当做人质,作为对方贸易制裁的反制工具,因为中国对外资的态度,涉及到改革开放的大局,是战略性的,不会拿来做筹码。

 

这么一来,欧盟是不是可以使用政策工具了呢?至少现在还远不是时候。眼下,欧盟比美国更愿意举自由贸易的旗子,是因为欧盟有更趁手的工具。

 

2022年12月9日,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一项临时协议(又是标准的“协商程序”)。即约束任何容量超过2kWh的电池,都必须收集记录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数据,从上游原材料到产品生产、运输,再到最后的报废和回收。

 

这份“电池协议”将在2024年实施,2027年强制执行(届时不合格的电池不允许上市)。但现在细则只公布了一部分,大致对电池可拆卸性、回收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做出要求。

 

但如何计算碳排,可是一门大学问。从矿山开采、拣选、粗炼、海运、精炼,组装,加上每一阶段的物流,都要计入生命周期碳排。不用说,这将削弱中国电池供应商的成本优势。

 

 

欧盟没必要像美国那样,直接将中企投资拒之门外,而是引导投资,然后“规范化”其生产过程,将其成本拉高到欧洲同类企业的水平,这些做法名为对所有供应商的“公平性新规则”。

 

中企投资对欧盟有利

 

《汽车人》多次提到,宁德时代在德国工厂已经投产,而在匈牙利的更大规模的电池工厂,将于2024年投产。这两个厂都由宁德时代独资运营。

 

看上去,欧盟不反对中企在欧洲部署本地化产能,特别是有关电动供应链上的关键企业。毕竟,这些企业进来,首先加入的是欧盟主机厂主导的供应链。这是帮助欧洲人建立产业链的举措。

 

中国整车品牌如果到欧洲进行本地化部署,也必将会优先选择中系供应商。这和跨国公司到中国来,也带着一票本土供应商,是一个道理。

 

而中国整车品牌,现在没有在欧洲部署本地化产能,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更大的担忧,不是缺乏知名度,而是产业链条不全。如果关键供应商先行一步,局面可能不一样了。

 

 

不过,中国整车企业,大多早就定下了依托“一带一路”、重点投资东南亚的海外发展战略。欧洲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投资吸引力,还是对欧盟政策、当地供应配套和市场,没有“托底”。

 

不管整车企业到不到欧盟,欧洲人都能获得整条电动供应链。这不就是当年中国人拿到汽车供应链的方式吗?这样做的缺点,中国人也清楚,就是技术仍然在产权方手里,但是供应链有了,就能刺激产能扩大,刺激创新。

 

欧洲车企其实不缺乏三电技术创新。电池生产被甩掉之后,欧盟电池创新也熄火了,就因为没有产业链,而现在这个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有意思的是,LG在欧洲的产能,比宁德时代部署要早,当前产能也更大,但引发的关注要少得多。其带动供应链能力,也不如宁德时代得到的评价高。

 

那么,《汽车人》可以猜测一下,欧盟的《协议》立法,此举试图用目标撬动实力发展,以追上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势头。在这个过程中,中企不可避免参与其中。要么找出双方利益契合点,要么无脑拒绝,这考验欧洲人的政策智慧。

 

 

欧盟制定的2035汽车零排放法律,驱动力固然源于环保理想,但促使电动车产业升级,拿到通往未来产业发展的钥匙,更像是真正的目的。从这一点来说,与其费尽心思堵住中企赴欧投资,不如让中企加入欧盟电动产业链的建设。

 

目前,这一意图,得到了有限执行。不过,这肯定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而欧盟的“散装”格局,时有发作,因此很多相反的信号也被释放出来。

 

2024年之后,随着中企进入欧洲市场的力度加大,博弈将变得更明显一些,各种促成和阻挠的手段,也会看得更清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