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赵英专栏】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几点体会

作者:
赵英
时间:
2023-03-07 07:50:40

 

2023年的工作重点,对汽车产业、汽车企业发展,既具有推动和保障意义,又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汽车产业、汽车企业予以关注。

 

 

文 / 赵英

 

日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既总结了过去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里取得的成绩,政策实施的绩效和进程,也勾勒出在风大浪急的2023年的主要工作和前进路径。

 

笔者收看李克强总理现场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又仔细阅读,结合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四点体会,写出来供各位参考。

 

 

首先,政府工作报告提高了我们在2023年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不平凡的过去五年里,中国既面临着疫情的冲击,又面对国际上的险风恶浪,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财政收入增加到20.4万亿元。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我国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

 

 

应当看到,上述成绩是在国内、国际环境极为不确定,甚至有所恶化的背景下取得的,不仅反映出我们经济社会总量、规模的增长,更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质量的全面提高。

 

2023年是二十大后的开局之年,在过去五年奋斗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一定能取得更大、更好的成就。

 

其次,上述总体发展成就的取得,汽车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汽车产业过去五年的发展较为靓丽,逐步跃居世界前列。

 

上述发展成就的取得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汽车产业发展也为上述成就的取得做出了贡献。例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了条件。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则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带动了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长,丰富了数字经济生态,促进了新业态、新产业萌生。

 

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成绩的取得,是在政府政策有力支持下取得的。“面对需求不足甚至出现收缩,推动消费尽快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支持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增长46.7%。”

 

展望2023年的经济发展,汽车产业仍将在促进需求、扩大出口、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3年我们经济发展的有利态势,提出了增长目标。“当前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明显向好,经济增长正在企稳向上,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

 

面对2023年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2023年社会经济发展取得较高的恢复性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笔者认为5%的增长目标,是建立在对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深入分析基础上的,体现了“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的发展思路。

 

5%增长目标的设定,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预期,有利于地方政府、各个产业制定年度发展目标。有利于企业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

 

笔者对2023年经济增长抱持更加乐观的看法。但是由于国际环境变化急剧,必须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做好准备,因此设定5%的增长目标,留有了较大的回旋空间和余地。

 

 

最后,2023年的工作重点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这些,既是2023年社会经济发展中重点关注、努力的领域,又是具有指引意义的工作方向。这些工作重点,对汽车产业、汽车企业发展,既具有推动和保障意义,又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汽车产业、汽车企业予以关注,认真研究,在具体工作中予以落实。【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