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上海车展,焦虑引发思考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23-04-27 08:20:16

 

上海车展揭示出,2023年是汽车行业变革之年。2023年将成为新周期的起点,也是上海车展众多车企焦虑的源头。

 

文 /《汽车人》黄耀鹏

 

4月18日开幕的第20届上海车展火爆,是可以预知的。3年来第一个脱离疫情笼罩、全须全尾的国际A级车展,不火爆没有天理。

 

4月16日,会展中心周围5公里内的酒店入住率,达到了九成,5星酒店更是一房难求。全球汽车业高管、行业协会、展会服务人员、各路媒体记者、专业和普通观众,提前48小时麋集于这个区域。该地区迎来了4年来最大范围的拥堵。

 

 

果然,36万平方米展区、20多个国家、超过1000家整车及零部件公司、超过1500辆展车,展出规模4年来最大。但是,新车的数量却为2019年以来最低。

 

这两种违和的特征凑在一起,似乎显示出终端销售承压之际,压力传导至研发端。导致新车的研发投入遭受挫折,大家更注重商业变现能力,不愿意为预估风险比较高的创意埋单。

 

100%押注中国

 

4月18日这一天,大众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董事长齐普策、奥迪CEO杜斯曼、丰田副社长兼首席技术官中岛裕树等高管都到现场。

 

有德系车企在华人员表示,这半个月他们“压力巨大”,因为总部决定派半个董事会的人来上海。实际上,BBA都是这种做法,董事会的大部分成员都出差中国,组成阵容空前的“高端访华团”。其中,保时捷董事会全员出席,这在历史上似乎是第一次。

 

 

这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疫情憋的”。宝马在车展现场发布会的PPT,连续四页4行字,分别是“中国将在BMW全球研发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明天世界之方向”、“宝马集团对中国的信心和承诺从未动摇”、“BMW家在中国”。

 

这四句话,基本上囊括了德系跨国车企看待中国的方式。如果说前3条,还可以勉强理解为商业话术,那么最后一条,真让人震惊。以前大众经常提,也只是说“中国是第二故乡”,似乎没见过宝马有类似提法。如今这直接升级成这样,记得没将慕尼黑的总部迁过来呀。

 

地址不重要,重要的是100%押注中国。如果只是因为中国业务占全球1/3无法割舍,格局未免太小了。

 

中国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市场角色,而是引领创新研发、人才聚集、思想碰撞的智力来源。即成为领汽车行业风气之先的高地,只有牢牢占据这里,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谋得更好的发展。

 

看上去,这是全球跨国车企的共识。

 

气氛热烈和新车型减少的矛盾

 

上海车展的主题是“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虽然名字看上去很平常,但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标志,即原来畅想中的、遥远的“新时代”,如今触手可及。尽管它未必是我们当初想定的模样。

 

本届车展上,貌似仍是围绕新能源、AI的技术创新为主旋律。这不能算错,但技术的着眼点已经向人的体验上大为倾斜。与以前更多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产生了目标上的差异。

 

市场认可的商业价值,仍以人的感受为标准。更高、更快、更强、更智能,并不是标准本身。

 

 

能源方案上,新能源当然是绝对的主角,展品比例,远比新能源实际的市占率要高多了。

 

据统计,上海车展亮相的新车型93款,其中新能源“新车型”69款(EV车型49款,PHEV车型20款)。如果按照类别来看,SUV 35款(A0级6款、A级16款、B级11款、C级2款)、轿车23款、MPV4款、跑车2款。

 

这69款新车里面,中国品牌42款,占据绝对优势;欧系17款;美系1款;日韩系4款;其他5款。

 

如此,竞争最密集的赛道是纯电SUV,价格从5万元到50万元,已经挤满了各路品牌。新产品最活跃的区段,莫过于10万-20万元。而新能源挤占燃油车领地最明显的区段,也是如此。

 

新能源轿车对燃油车构成的压力,稍逊于SUV。即便如此,前10名的传统能源当中,也只剩轩逸和朗逸两款。

 

10万-20万元里面,EV和PHEV各占一半,PHEV没有新势力什么事。后者想做小电池产品,增程是捷径,理想、问界、岚图都尝到甜头,但都没有下探到20万元以下市场。这块市场并未饱和(即可以更多地挤压燃油车)。目前,理想和问界,都可能下探。

 

 

上海车展上可以看到,新势力和传统大厂双向奔赴。新势力正在尝试下探(包括采用租赁电池压降售价)、下延产品线;而绝大多数传统自主大厂,都宣布了新的品牌,推出新平台、新技术,努力往上走。

 

吉利丰富了极氪,发布了银河系列;奇瑞发布星途品牌;长城重新梳理品牌架构,更新坦克、魏牌、哈弗新车系;长安继续发布深蓝品牌车系;埃安发布昊铂新产品Hyper GT;比亚迪发布仰望系列U8、U9,以及复活的腾势新品N7,继续丰富海洋系列。

 

新势力当中,小鹏发布G6,哪吒发布GT,蔚来和理想发布的则是改款车型。而特斯拉没有参加上海车展。

 

 

推燃油车的,大多数都是合资车企,但它们有点意兴阑珊,燃油车品种空前地少。比如宝马X1换代首发,居然推的是澳大利亚版。而劳斯莱斯前所未有地推出电动车(闪灵)。这反映了跨国车企已经认识到,至少在中国,继续开发并生产燃油车,商业前景正在收窄。

 

燃油车可以有,但高端燃油车正在走向一个小众化的自我约束。要么针对独特的小众市场,要么是特色改装或者纪念版。而针对主流市场的燃油车序列,开发意向已经被充分压制。这恐怕就是眼下上海车展新品数量为2019年以后最少的直接原因。

 

价值锚定人的体验

首先是中国人的体验

 

关于自动驾驶的争论,也延续到上海车展上。4月中旬,王传福表示,声称搞自动驾驶的都是忽悠。

 

而上海车展上,华为和小鹏,都宣布开放了NOA(城市自动驾驶辅助导航)的部分功能。目前的趋势,是正在脱离高精度地图实现部署,但是仍然在L2.9的窠子里。

 

自动驾驶现阶段不能升到高阶,这是共识。否认其商业价值,似乎又有点极端。但是,从上海车展上看,大家用脚投票的结果,是更重视人的感知,而非科技的先进性。这种趋势,对自动驾驶乃至泛AI上车,相当于提供了另一种答案。

 

 

比起欧洲设计师,即便是欧系车企出身的中国设计师,也更注重“全家出行空间”、“多用途场景”,而非一味偏重驾驶者的感受。这种家庭观念,欧系很难理解。后者认为,90%的时间都是司机自己在车里,中系设计不可理喻。

 

而上海车展上,豪华六座、四座,女王副驾、能移出车外的第二排座椅(豪华MPV的设计),都透露出乘车者为尊(父母、配偶、孩子,乃至客户)。

 

不用说北欧那一派的冷淡风,就连兴起于德国的包豪斯风格,也在上海车展上近乎绝迹,大家对前些年的套娃设计,深恶痛绝。气韵、气象乃至情感,都是中系车先推出。而德系也跟风提出类似观点,但实际上他们尚未理解,“气”是动态的、精神层面的,甚至是玄学的。

 

 

《汽车人》观察到,车展前后,中系发了一大批车系、品牌名称,都带有中国气韵。银河、星途、扶摇、仰望……甲骨文、金文篆刻都招呼上来。貌似谁向西方文化靠拢,谁就有丧失文化自信的嫌疑。搁头几年可不是这么回事,就算中系车,也往往寻求起一个洋名。

 

不要认为名字是小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有些个人舆论(也许有水军之嫌),重点攻击某些厂商车系的“洋名”,应和者多,反对者极为罕有。

 

这可能和国际大气候有关,但如果对此视而不见,似乎太过迟钝了一些。

 

 

智能化当然是上海车展的重头戏,但它的投向发生了变化。从完全的功能指向,也分给一些纯粹辨识度的特征。

 

比如利用光影,营造动态前脸。利用AI捕捉场景要素和车主心境,创造出可编程灯语和舱内光幕,匹配车内香氛,组合成画卷,诸如“西子水岸”、“书山叠嶂”。这些设计,以往容易被忙于谋生的打工人忽略,认为“净整没用的”。现在,这些科技运用到气氛烘托、舒缓心情,能得到“消费就是好”的赞同。

 

能从中读出尊重、以人的感受为核心的,并且不影响年轻一代对科技的追求,这些设计代表未来的一种可能。即从迎合客户需求,到塑造用户需求的方向转变。

 

“双智”部署一直高度依赖传感器组合,以往都是将其大喇喇地摆出来,似乎这就是科技感。但现在都采取隐藏式、集成式。从理性角度追求实际价值,而非单纯的炫技。

 

 

时尚和科技属性,有时候也做减法。但是减到什么程度,就变成“简陋”,这要把握一个度。上海车展上,很多量产车,对此进行了一番新探索。《汽车人》观察,基本上摒弃了特斯拉那种极简派作风,但也没复古到以前那种光影迷离的夜店风。

 

这一阶段的市场已经证明,直接定位女性用车,将适得其反。但是不妨碍在车内空间和功能设计上,继续创造女性需求的“第三空间”的努力。

 

而将家居电器搬上车,在燃油车时代就已经有大量尝试。但是现在从智能集成的角度,强化一些家居功能的有限转移(譬如收纳、梳妆、冷藏),似乎也能讨好一部分受众,比以前智能座舱单纯强调视听,丰富了一些。

 

创新压力空前

 

上海车展试图将自己打扮成创新的主场。现实则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受制于AI工程能力,被迫横向发展,没想到反而打开了想象力,扩展了格局。

 

燃油车比拼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机械素质,以此为基础堆叠出品牌价值。而新能源时代,则比拼算力、智能化和用户体验。算力当前还远未充分挖掘,闲置比较严重(也可以理解为超前部署、硬件预埋),而智能化的方向正在转向服务于人的体验。这方面,《汽车人》已经举了不少例子。

 

在供大于求、市场压力加大的时候,这一点也是被迫启动,但实际上驱动创新力量向人本主义进发。大家都在思考汽车产业的价值体系,将如何锚定。品牌只是一个标签,如何将软件、硬件、服务打通,考验企业“知行合一”的能力。

 

 

现在虽然中国即将登上整车出口第一大国的宝座,但国内车企对海外运营尚未充分考虑(不过长安倒是发布了海外运营战略,是第一个这么做的自主品牌)。中国品牌大多认为,必须在国内站住脚,国际竞争是行有余力之后的事。国内卷不赢,一切等于零。

 

品牌的标签,现在越来越多缀上生态、车系矩阵、新能源战略的内容,意象变得很丰富。这对于品牌建设本身,当然是有好处的。但要防止过繁,因为简明有力的信息,永远是与公众沟通的不二法则。产品设计也如此。

 

我们能够理解,现在车企焦虑情绪处于上升期。以前很罕见的立标靶、攻击性宣传、甚至一些刻意浮夸的手法,都表明这一点。科技创新、品类创新,都有一堆人、一堆品牌在做。机会在哪里,上海车展上提供了各种答案。

 

但是,至关重要的点是规模,《汽车人》以前也强调过,没有供给侧的规模,供货品质和成本都不会有突破。无论哪一种创新(营销、产品、组织,资本),都要以成本-规模为轴心为优先考虑。

 

 

上海车展揭示出,2023年是汽车行业变革之年。当变革机遇来临的时候,要积极拥抱变化,考虑清楚品牌生存最基础的内容是什么,为用户能提供何种有价值的创新点。2023年将成为新周期的起点,也是上海车展众多车企焦虑的源头。

 

焦虑是好事,起码迫使我们思考。【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