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专题⑪】安进:迎战品牌大考

时间:2017-01-16 09:35:40 来源:汽车人传媒 作者:王雯 点击:
关键字:安进,江淮
摘 要:一切都不是江淮独有的挑战。若想改变局面,很考验江淮从研发、制造到营销、售后的体系能力,完成这一部“变形记”,并不轻松。好在,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技术创新的江淮,是一个很好的长途跑选手,被视为“工作有创举”的安进,将赋予这个长跑选手恰当的节奏感。

点评安进

江淮如何从“黑马”跃进为千里马,仍然是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的案头课。

掌舵江淮将满五年,安进打出创新组合拳。于安进缜密布局之下,江淮俨然成长为行业内的亮眼黑马。从集团财报来看,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等各项指标均趋势向好,预示着江淮在企业盈利能力以及产品质量上实现了跨越。

敢于大刀阔斧的安进,屡屡打出企业创新真枪实弹。发家自商用车的江淮,沿着“做大做强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战略路径精耕细作,增强了大众消费市场的存在感。在安进理想新蓝图中,江淮下一步则需要实现从“商乘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向“先进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转变。

产业重构火热推进的背景下,江淮又添了一把火。2016年,江淮宣布与大众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成立一家全新合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江淮有望借力大众补足短板,形成电动车、乘用车、商用车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显然是安进所乐见的场景。

即便一向行事低调,外界仍然看得到安进对于合作前景的向往与喜悦。安进认为,“被世界一流企业认可,也是对于江淮潜心推进技术创新的肯定”,但与此同时,安进也已意识到,此前还尚缺合资文化历练的江淮,缺少的或许还有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基因。

赋予江淮“制造精神”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如何借力出拳,嫁接巨头大众以及新锐蔚来的创新文化,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江淮的发展高度。

更进一步来说,江淮当下走到了一个战略路口,品牌将成决定壮大的胜负手。即将发力的中高端产品能够激起多大的涟漪,是检验品牌成色的试金石。这场大考合格,江淮也才有资格跃升到一线品牌的位置。

一切都不是江淮独有的挑战。若想改变局面,很考验江淮从研发、制造到营销、售后的体系能力,完成这一部“变形记”,并不轻松。好在,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技术创新的江淮,是一个很好的长途跑选手,被视为“工作有创举”的安进,将赋予这个长跑选手恰当的节奏感。

◎ 《汽车人》记者 王雯

做千里马不易

“底盘精神”串联起50余年的发展历程,江淮先后启动乘商并举、“做大做强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等战略转型,跃升为行业内一匹业绩黑马。

当前,江淮业务线覆盖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已成长为产品线相对最完整的综合性汽车企业。得益于SUV、MPV、轻型货车等细分领域的脱颖而出,江淮在“十三五”开局年稳健发力,各项业务稳中有升,累计销量达到64.33万辆,同比增长9.40%。其中,乘用车规模已达到主流市场的入场标准。

另一方面,企业布局则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海外市场以更高频次出现于江淮战略全局中。从整车出口、KD组装到合资建厂,从产品输出、技术管理输出到资本、人力资源和文化输出,深耕国际市场10年的江淮,已成长为与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全球700多家营销服务网络、建立19个海外KD工厂的综合型汽车出口企业,累计出口超过40万辆。

按照规划,江淮汽车全球市场开发路线将兵分两路,其一由北非、中东、进入东欧、南欧,再向西欧迂回,另一条路线则从南美、中美,向北美推进。下一步,如何实现从“走出去”到“走上去”、“走进去”的转变,格外考验江淮。围绕打造国际化汽车品牌,江淮还会有大动作与新课题。

之于江淮,仅做“黑马”还远远不够。按照规划,江淮将在“十三五”末争取跻身百万辆级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下一步,更考验江淮的,将是如何从黑马跃进千里马。

完成这一部“变形记”,没那么轻松。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影响力,兼具挑战。商用车建立优势,乘用车发挥特色,各有各的任务。

商用车板块,是安进所强调的立业之本,也仍将是江淮的兴业之根。“做大做强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的推进下,江淮商用车业务居于战略核心,还需要加足马力真正做强,毕竟其规模优势的形成,将为江淮造血、输血。

2016年,江淮商用车累计销量达到27.60万辆,有几大亮点预示着江淮商用车依旧郁郁葱葱。

其一是从轻卡到中重卡,实现多点开花。其中,中卡同比增长近三成,重卡同样表现不俗,增幅达到43.95%;江淮轻卡一向是“绩优股”,销量增幅以及市场占有率双双领跑,在整个行业微跌的背景下,江淮轻卡实现16.4%的上涨实属不易,也验证了江淮在商用车领域的积淀几何。

另外,江淮在细分领域则打出组合拳,抓住了商用车向中高端升级的风向。轻卡产品升级尤具代表性。对于轻卡行业来说,更严格的计重收费标准、国V标准、燃油消耗限值新规以及强制加装ABS等要求的逐步实施,都在启示从业者们产品技术含量会更高,平均单价也会增加。市场正从低端经济型向高端化、专用化转变,如何适应换了频率的轨道,领跑者也不能掉以轻心。

好在,江淮在国内轻卡制造商中最早一批放眼于产品切换,目前已实现全系车型“国五”产品覆盖。并且,江淮轻卡新能源、智能化的布局也实践着快人一步的打法。

具体来看,几个子品牌中,骏铃主要面向城镇、城际公路智能运输,康铃通过“轻微并举”来满足市场需求;帅铃打出的是高端、国际化两张牌,目前,帅铃已进入超过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蝉联国内轻卡出口首位。

江淮近两年的风生水起,和日渐起色的乘用车业务有密切关系,更确切地说,多亏了资源聚焦,多亏了SUV这把火烧得旺。2016年,江淮在乘用车领域布下的棋子,主要围绕壮大SUV硬实力,在此带动下,江淮SUV板块累计销售27.55万辆,同比增长8.87%。

另外,二代瑞风M5、瑞风M3宜家版、瑞风M4三款新产品一鼓作气接连发布,也让江淮MPV迎来换血,江淮瑞风MPV全年同比增长9.91%。

乘用车市场的大蛋糕可不好啃。要看到,江淮当前的综合竞争力还不够过硬,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整体规模,都无法与一线车企相提并论。

如何从“偏科生”跃升为“学霸”,决定着江淮日后的成长性。轿车与SUV,是冰火两重天。江淮轿车依旧步履迟缓,经历了同悦、悦悦与和悦的产品线整合之后,多款轿车依旧没有激起太大水花,2016年,江淮轿车销量同比下滑两成,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也仅有7.3%。

再者,凭借成本优势与细分市场旺盛需求,SUV组合拳带动江淮取得了好看的业绩,但瑞风S3、S2这几款小型SUV对于品牌升级的贡献还很有限。

何况,跳进SUV烈焰战场的自主车企,名单越拉越长。过去一年,仅自主品牌共计推出超过30款全新SUV、20款改款SUV,竞争者之众意味着,重现普涨式的局面,越来越困难。

红利退去之后,“黑马”有没有实力长期跃居“学霸”之列,江淮还需要多当心。在江淮SUV产品结构中,瑞风S3、S2占比近乎九成,但与2015年的大爆发相比,江淮SUV的状态也似乎有点疲惫了。“爆发性有余,持续性不足,是摆在江淮面前的一大难题。”一位长期观察江淮的证券分析师如此告诉《汽车人》。数据显示,2016年8月,瑞风S3 月销量降至不足4000辆,但随着9月第三代瑞风S3的投放,这个一度占据江淮SUV比重近八成的热门大IP,立即重回两万辆俱乐部。这个场景,似曾相识,第二瑞风S3也在换代三个月之内冲到最顶点。这说明,江淮当前比较依赖新车效应,需要警惕卷入价格战的漩涡。

如果说,以前是一个企业有一个亮点就可以赢得市场,随着中国汽车业从高速增长回归到“稳增长”常态,车企之间比拼的是不能有短板,考量的是企业的体系竞争力。如果说,江淮上一阶段关注的是抓住时机,实现快速成长,当下更迫切的是打造健康体系。毕竟,企业之间的竞争,少不了肌肉、肺活量、耐力这些均衡指标,在自主品牌中,江淮要成为善于长途奔袭的那一类。

品牌跃升

品牌是决定壮大的胜负手,江淮当下已走到了一个战略路口,补足品牌短板,将不是江淮独有的挑战。

2016年,江淮推出打磨六年之久的旗舰车型瑞风A60,它也被江淮视作品牌向上的转折之作。

“所有的投入,希望能够在提升品牌形象上有所产出。扭转消费者对于江淮轿车的印象,不容易,江淮会逐步培养消费群体,促使品牌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江淮汽车副总经济师、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他透露,江淮将提供更多元的产品以及消费体验,向用户强化品牌的认知。

此言非虚。去年4月,江淮汽车已开始启动乘用车全新品牌logo,强化“一个JAC”品牌内涵,以盾牌JAC标识代替使用十年的“五星”旧标。江淮显然已经意识到,实现品牌升级,决定着自主事业的发展高度。2017年,江淮还将按计划推出全新7座中型SUV瑞风S7以及MPV瑞风M6,产品线进一步向上延伸,包括瑞风A60在内,一系列中高端产品能激起多大的涟漪,将是检验品牌成色的试金石。

“江淮一定要发扬制造精神,围绕客户需求,永远不满足于现阶段的水平,从技术上到制造品质上做深做透做好,使得以优秀的制造技术为支撑点的产品能够慢慢得到中高端的认同。”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一如安进所期望达成的目标,这场品牌大考合格,江淮也才有资格跃升到一线车企的位置。

“向上走是自主品牌成长、成熟的必然过程,几年前大家都流行说‘我便宜’,现在连‘性价比’都没人愿提了。只有能够卖高价的产品才能称之为品牌,而仅仅靠低价产品,未来甚至都无法生存。”一位业内人士向《汽车人》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合资品牌价格下探,不断加剧着自主品牌抢占市场的压力,消费升级成为逐渐壮大的趋势,几乎每个车企都被搅进这个漩涡,如果还在低端化的泥泞里挣扎,随时有着边缘化的风险,自主品牌过往流行的竞争法则,到了该刷新的时候。

在一次行业论坛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曾指出,自主品牌的竞争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与2010年同期相比,自主品牌乘用车在8~10万元售价区间内的份额提升近三成,不同于先前低端车领域的风头十足,自主品牌开始进入产品价位和市场影响力的双提升阶段。

实际上,在紧凑级SUV、A级轿车等领域,自主阵营中都涌现出可以与合资品牌正面竞争的热销产品,那么中高端市场能不能做到?江淮又能不能分到一杯羹?

瑞风A60这一级别的产品,代表着江淮的整体研发实力,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好感度与产品溢价能力,但品牌向上,是个反复提起的老梗,屡有动作的中国车企,成大事者依旧寥寥。

归根结底,“马太效应”的发酵下,合资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已拥有极深的围栏,能够挑战它们地位的后起之秀,少之少;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的裂变,以及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自主品牌想要获取足够的信任,必须付出更多。工艺与质量上做足功夫,市场需求研究明白,自主品牌普遍需要补上这一课。

当下,确实看得到江淮技术上的进步,这将是实现跨越的第一步。目前,江淮已形成包括整车技术、核心动力总成以及自动变速箱、软件系统在内的正向研发体系,瑞风A60也搭载了江淮自主研发的1.5TGDI+6DCT动力组合,其动力性、节油性和稳定性等技术参数均不亚于国际先进水准。

“高端之路我们没有把握成功,即使刚上市成功了,也可能是阶段性的。”品牌力不是一门速成课,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深知,若想改变局面,很考验江淮从研发、制造到营销、售后的体系能力。

转型考验创新力

从“商乘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向“先进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加快转型,按照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构想中的发展路径,壮大新能源汽车硬实力,符合江淮的长期战略。江淮的业务构成中,商用车是主体,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则要蜕变为雄壮的两翼。实现“一体两翼”到“三足鼎立”的转变,也绝对是江淮所乐见的前景。

2015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战略(i.EV战略)中,江淮不仅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地位,还提出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30%销量占比的目标。不能低估江淮的技术积累,成熟的制造及供应链体系,以及成熟的电动车平台,为江淮实现转型目标打下基础。

目前,经过7年努力、7轮迭代,江淮新能源汽车已形成两代平台、七代产品格局,系统掌握了电池模组、电机、电控以及电转向、电制动、能量回收等核心技术。针对新能源“三大电、六小电”,江淮则加大产业链布局,先后与华霆动力合资生产BMS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总成,与巨一自动化合资生产电机与电控系统。

围绕新能源汽车业务,江淮在过去一年大动作频频,一方面通过资本投放注入活水,另一端,则获得了巨头玩家大众以及造车新势力蔚来的合作加持。

投资者在谨慎看待汽车行业通过定增进军新能源汽车和扩产的同时,江淮汽车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2016年8月,江淮完成了2001年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方案,再融资暨非公开发行股票共募集资金净额约45亿元。

根据江淮2016年发布的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中长期战略规划,到2020年,江淮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20万辆规模,此次融资,打算为新能源项目做产能储备。江淮期望收获的,一是两年内形成每年10万辆的新能源乘用车产能,二是每年15万套动力电池总成及电机电控产能。

产业重构火热推进的背景下,江淮又添了一把火。

2016年4月,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业界焦点。双方计划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合作,预计整体合作规模约为100亿元,根据协议,双方合作的首款产品将是蔚来汽车首款批量生产的电动乘用车,预计将于2017年底上市。

此后,另一则合资合作重磅消息,也以江淮为主角。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统统盯上了新能源产业这块大蛋糕,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成立一家全新合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行业分析认为,江淮与大众的牵手,是品牌的合作,技术的融合,也是江淮在乘用车、电动车领域的重新出发,江淮有望借力大众补足短板,形成电动车、乘用车、商用车三足鼎立的局面。

实际上,江淮寄希望于大展拳脚的新能源赛道,嗅得到灼热的气息。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0家中国本土企业宣布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上下重注,涉及投资金额超过3000亿元,2020年规划产能将达到640万辆。对于江淮来说,2016年所达成的两次深度合作,有助于推动江淮在新能源汽车分食战中抢占先机,但更长远的意义则不止于此。

尽管一向行事低调,外界仍然看得到安进对于合作前景的高期待值。安进认为,“自身努力很重要,善于借力也很重要,被世界一流企业认可,说明江淮一定是不错的企业。借助外力,将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品牌溢价能力,江淮汽车正在走一条品牌向上的道路。”与此同时,安进也已意识到,此前还尚缺合资文化历练的江淮,缺少的或许还有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基因。

一个企业的文化和DNA,是决定其走多远、走多久的核心要素。江淮的文化是什么?是50多年来所积淀的自强不息奋斗精神,是在第二次创业阶段所形成的“底盘性格”。江淮的文化离不开什么?离不开对于自主创新、技术强企的高度重视。

一如安进所强调的,自主创新是江淮汽车的生命。安进曾对外表示,江淮始终注重整合全球资源,建成了意大利都灵、日本东京两个海外研发中心在内的五层次研发体系,并在三大传动系上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如此,江淮还是自主品牌中少有的,已制定全面应对2020油耗标准规划的企业。在赋予江淮“制造精神”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如何借力出拳,融入巨头大众以及新锐蔚来的创新文化,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江淮未来的发展高度。

在对未来竞争热点的把握上,自主品牌相对而言会显得慢一拍,江淮时候证明自己也有着不输于竞争对手的创新执行力了。(《汽车人》记者/王雯【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