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3 > 2013年第12期

企业家精神的指向

作者:
吴松
时间:
2014-12-22 16:00:20

做自主品牌,痛苦吗?经常有人会问这样一个问题。笔者很肯定地告诉大家,痛苦是会有的,但这并不是重点。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势必会收获别人的批评、建议以及肯定,关键在于,如何在各方评论的促进作用中,逐步获得信心。

外界对于自主品牌的评价,可能更多集中在品质、质量、性能、工艺等制造领域的各个方面,这会有相应的指标以及量化标准。在这里,笔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真实的感受。

大家都知道,德国制造全球知名,广汽传祺也从自己的德国供应商处获得过肯定,当然更多集中在我们产品本身。某次,笔者与一位参观广汽乘用车的德国女士交流时,她强调了三点:其一,德国在制造领域做得非常好,这是百年传统,但没想到中国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较高的制造水平;其二,丰田和本田的制造工艺和管理流程被学习过来,但又不完全照搬,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其三,从员工的身上,感受到了事业创造的喜悦。总结来讲,这就是一种企业家精神。

女性角度出发的这些感悟,对笔者有很大的触动。尤其是她所说的企业家精神,其实并非针对单一的企业家,而是泛指整个企业的精神。

企业利益高于一切。多年来,这句话在每个企业里相信是老生常态,但怎么才能保证这不是一句空话、一句虚话?尤其是对于传祺这样年轻的自主品牌而言,不会有成熟企业那样的雄厚资金运转,也没有丰厚的工资福利,生产条件与制造能力都还处于上升阶段,相比合资企业,条件肯定有局限,对于管理者而言,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企业的合力?让每个员工都具备企业家精神,而不是简单因生存所需的一份工作?

这里笔者想谈一个词——权力。通常来讲,企业管理者的层级越高,权力越大。公众甚至还会有一个传统观念:所有的权力,最后都会集中在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手中。所以,一切项目的进展,都会受到最高管理者决定的影响。

每一个管理者都不是神仙,不可能具体解决企业的每一个问题。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笔者奉行权力下放原则,不熟悉的业务,一定要放手,让更有经验的人去负责他们所擅长的领域。最后的结果,要有相应的衡量机制。比如,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误差如何计算,可以接受的范围是多少,不可以接受的范围是多少。而在这个过程中的损失,又该如何减少到最小。这实际对管理者有很高的要求,既要培养人,又要让企业进步,中间过程的风险把控,实际是管理的艺术化处理。

举例来讲。笔者是财务出身,曾经将营销权力下放。但在问题出现后,并没有单纯地收回权力,而是将监督权集中,决策权分层给予相应的科长、部长、副总经理如果将所有的压力都压在科长身上,那是不现实的。不同级别的执行者,有相应的责任承担。但在过程中,给予充分的信任与鼓励。

年轻的员工,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必然的代价,但必须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并让他们真心感受到在企业的归属感。做管理,一个最基本的底线是,不能将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伤害员工的基础上。只有在共同成长过程中,企业与员工之间才会产生感情,只有经历过风风雨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纽带才会更紧密。

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让企业的每一个人都具备企业家精神才是关键。

(作者/吴松)【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