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3 > 2013年第12期

东风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作者:
时间:
2013-12-22 15:58:12
杂志记者 王雯
90
 
岁的邱海昌,身子骨依然硬朗。
1985年,从东风汽车41厂(车架厂)退休后,邱海昌和老伴范桂清一直坚持每天早晨4点起来做操。采访当日,邱海昌的孙女邱璐告诉《汽车人》,老两口知道我们要来听二汽的故事,高兴得不得了,起得比平时还要早。
当年的二汽,已经成长为枝繁叶茂的东风汽车,但对于最初的建设者而言,邱海昌他们,依然习惯称呼“二汽”这个原有的名字。
“哦哟,现在二汽的条件好太多了。”老爷子依然记得,昔日的深山小镇只能点上一盏马灯,铺设管道引来汉江水,“现在热电厂都起来了,每天有热水用,够满足的了。”
邱海昌的小儿子邱鹤勇、儿媳宋秀珍以及孙女邱璐,都在东风汽车十堰基地工作,对于邱家三代人来说,东风、十堰的名字,是他们生活与情感的根系。
在老爷子心中,有着简单的夙愿,就是希望孩子们今后在二汽好好工作。“二汽发展的历史不长,孩子们要努力,让二汽的车子走在前头。”
 
不辞而别,与汽车结缘
 
提起与汽车结缘的故事,邱海昌兴奋得像个孩子。30年的汽车生涯,注定是一段无法忘怀的激情岁月,温热而纯粹。
1955年,一汽紧锣密鼓筹建厂房,急需招工,邱海昌热切地报了名。彼时,即使已经成家,即使有着旁人艳羡的工作,在上海一家军工厂做车间主任,但澎湃的激情,在时代的召唤下,需要得到淋漓的释放。这也是那个时代淳朴的风气。
审核通过后,“他说走就走了,根本没和家里人商量商量”,提起这段“不辞而别”,83岁的老伴范桂清,如今仍有点埋怨。邱昌海坐在一旁,拉着老伴的手笑,能够承担历史使命,对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来讲,无比荣光。
新中国的“造车梦”在邱海昌这老一代汽车人手中变成了现实。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车驶下了一汽总装配线。60年代初,从零起步的一汽提出,年产量要跨越6万辆。
“大家都互相鼓励加油干”,那段时间,担任生产科科长的邱海昌,每天早晨6点半就赶到工厂,晚上11点半才肯离开,连当时主抓一汽建设的饶斌同志,都有点看不下去。
“饶斌同志常跟我说,这么拼命可不行。”亲自送我到家门口。可即使这样,邱海昌和工友们,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他们朴素地认为,只有把事情做好,才能踏实,才能安心,才会更有乐趣。
一汽的自主建设走上了正轨,在那个充满干劲的年代里,二汽的筹备也被提上日程。作为厂里的生产骨干,领导对邱海昌说:“去湖北再建个二汽吧,也去搞生产。”邱海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能为汽车梦多做点事,谁不愿意呢?
依然是满腔的热情。1970年,他和大部队一路颠簸,抵达了深山包围中的小镇十堰。命运路线也再次转移。
“二汽条件太苦了”,邱海昌赶到十堰时发现,没地方安身的工人只能挤在老乡的猪圈旁、干打垒里(农村里最简便的用土做原料的房子)。建厂的地方也就用麦秆、稻秆临时搭建,冬天冷,夏天热。
担任41厂(车架厂)建厂厂长的邱海昌,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保障材料供应、生产组织。最初一两年,工人、老乡们基础的吃、穿物资,全都是邱海昌负责从武汉、襄樊等地运进十堰。
老伴范桂清清楚记得,有一次拉回来的青菜不新鲜,老乡“啪”地一声就扔到了邱海昌身上。这种事情再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并不是故意用不新鲜的青菜,而是条件实在太差了。邱海昌没有丝毫的委屈,体谅老乡的难处,他鼓励老乡们:“再等等,二汽会慢慢好起来。”
在车架厂刚建厂时,设备空空如也,一汽成为必然的支援方,邱海昌亲自去一汽押来了第一批车架。大冲、中冲、大梁陆续出来,看到这些,他心里很高兴,因为“第一辆东风卡车用上了我们厂的零件”。
熬过艰难的日子,二汽的建设逐渐稳定下来,邱海昌最牵挂的仍然是工人们的生活条件,他惦念着,“工人们可不能再受苦了”。
邱海昌组织修建了41厂最早的一批住房,把工人们家家户户都安顿好。眼看着退休工人没地方休闲,他又整修了工厂旁的水库。站在自己家的窗前,邱海昌指着对面的水库说,“你看,大伙休闲坐的亭子可都是我修好的。”
和汽车打了30年交道,退休后的邱海昌多了项新爱好——收藏车模。商场里一出新款,老爷子就得去一趟,邱海昌自个做的收藏柜里,已经有900多个车模了。
小孙女邱璐说,家里人有机会去别的地方,一定会帮爷爷买最新的车模,“爷爷一辈子都在干汽车,心里头惦记着呢。”
 
没学历,踏实研究技术
 
与老爷子还带着点温润的南方口音相比,邱鹤勇言谈间,更多一份豪爽的东北腔调。邱家5个孩子中,邱鹤勇的大姐、大哥和二姐出生于上海,邱鹤勇和二哥则在长春出生。
1970年,父亲邱海昌的人生据点兜兜转转,落定十堰。邱鹤勇跟随母亲,两年后才来到了这个山城小镇。
70年代,小城十堰还没通上火车,邱鹤勇和母亲曲曲折折从丹江口坐着汽车才赶到十堰。当时,邱鹤勇还是个14岁的孩子,贪恋新鲜,硬生生地把在长春养的几只鸟拎到了十堰。
“荒芜的一片地,落脚的地方都难找。”打小在长春长大的邱鹤勇,习惯了住楼房,而在十堰,他只能挤挤老乡的房子。初到十堰的光景,仍是难忘镜头,烙在邱鹤勇脑海里。
经历下乡,回城读了两年技校,20岁出头的邱鹤勇懵懵懂懂地进了41厂(车架厂)。“我当时就想开开车”,邱鹤勇跟时任41厂厂长的父亲提了自己的要求,“我爸就撂给我一句话,先到工厂锻炼,组织让你干啥就干啥。”
百姓疼幺儿。可在这个邱家小儿子记忆中,“从来没借上老爷子的光”。现在,对在41厂工作的女儿邱璐,邱鹤勇也是同样的态度,“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别指望家里人给你便利。”
在车架厂做了7年钳工后,邱鹤勇被调到了43厂(总装厂)。从最普通的调整工干起,逐渐当上了车间主任、政工科科长。邱鹤勇常说,自己没啥学历,成长为厂里的技术能手,全都凭着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 
刚做调整工时,总装厂里还没引进自动化检测线,调试汽车、排除故障都倚赖自己摸索、累积经验。
从钳工转到调整工,邱鹤勇浑身都是拼命三郎的劲头,每天下班总要额外抽出一两个小时,啃图纸,琢磨机械构造。他开玩笑说,自己有本调试宝典,调车过程中的疑难故障都抄写到本子上。仅仅只是天锦康明斯发动机,邱鹤勇就总结出了近10种调试方法。
而在动态路试中,邱鹤勇爷积累了百万公里的检测经验。转向,提速,猛踩刹车,一趟跑下来,哪个部位有异响,凭一双有经验的耳朵就能分辨得清楚。
做到管理岗位,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从技术细节到车间管理,邱鹤勇都得仔细过问。
天龙车拿下出口伊朗的定单时,43厂负责把车子发到天津港进行检测,外派人员全都由邱鹤勇组织。当时生产线上采取12小时工作制,邱鹤勇全程都和工人们守在前线。最忙碌的时候,女儿邱璐感叹:“我爸都失踪了,每天早晨六七点才有空回趟家。”
总装厂工作的二十多年,邱鹤勇更多地融入了二汽强韧而让人欣喜的成长历程。邱鹤勇还记得,刚到总装厂报道时,还是一片土坯建的厂房,“敲敲打打也没有几辆车”。
如今作为主力制造厂,总装厂的厂房、生产线早已经过了多次翻新。邱鹤勇说,老爷子退休后,过来看看总装厂的装配线,总是忍不住赞叹:“现在的车啊,真漂亮。”
 
平凡岗位,不可忽视
 
戴着白框眼镜,留着利落短发,30岁的邱璐说起话来,一向快言快语。父亲邱鹤勇摇摇头,感叹自己“老了老了”,“你瞧,连我们邱邱都是5岁孩子的妈妈了。”
2005年,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后,邱璐就回到了家乡十堰,已经在东风汽车41厂(车架厂)技术科工作了8年。
“毕业时,工作选择蛮多的,可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家里人大部分也在十堰,很渴望回来。”天秤座的邱璐轻快笑笑说,“我是个特恋家的人。”
和父母扎根在生产一线相比,邱璐的角色更像是一名“指导员”,她需要为一线工人们找到造出产品的方法,告诉他们,手上的零件怎么能组装出整车。
在邱璐心里头,技术员的岗位很平凡,只是东风这个大机器中一个小小的零件,但是小零件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工作态度绝对不能怠慢。
每天早晨6点半,小城还仍然还处于一片静寂,邱璐就已经开始起床洗漱,为家里人准备早餐。当了妈妈,女儿就是最深沉的牵挂,邱璐每早都要帮小丫头收拾利索,把她送到学校。8点钟,邱璐一定准时来到工厂。
研究生产文件,为产品链的转化做好技术储备,这是邱璐每天最基础的工作。新的工艺文件制定出来,邱璐会立即来到生产线,指导工厂消化技术指令。
技术员的工作讲求快,强调熟练,工艺流程全都得在脑子里成型。刚刚进厂培训,邱璐就花掉了半年时间,把每条生产线上的零件代号全部背了下来。掌握了一个基础车型上百个数据之后,邱璐一下子感到“我再做什么车型都很容易了”。
2005年刚进入车架厂,邱璐就幸运地赶上了D310(东风天龙)项目的启动,从储备期走过来,年轻人很快成长为技术主力,推动着D310以更成熟的形态展开换代。
一个新产品,从最初很少被人关注,渐渐攀升到公司业绩的前列,工作中,邱璐对幸福感的理解很简单,那就是“更多成功的产品可以从自己手中诞生”。
生活上,和亲人相聚的幸福感也不可或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邱璐,每个周末一定会回来看看老两口。天气好的话,这一大家子还会出门郊游。出门最常走的车城路已经越来越堵了,而在邱璐记忆中,过去的这条路,车子能一下就开过去。”现代化的痕迹正在不断地拂过十堰,这座因东风而兴起的城市中,外来人口也渐渐多起来。“城区全是认识的人,都能打个招呼”,这种场景已经是另一个时间轴上的概念了。
对于邱璐来说,“十堰与东风是相辅相成的”,东风在哪里,“家”这个概念就会落脚到哪里。邱璐心底里期待,十堰将越来越发达,东风也能越来越好。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