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5 > 2015年第5期

华为路径能否复制?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15-06-09 16:01:30

今年的华为,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斯诺登案发酵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信息本土化”为核心的网络安全举措,中国也不例外。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如果我们不开放,如果我们不引入全球最精良的技术,我们永远不会拥有真正的信息安全。”“应对安全问题的惟一办法是不断提高技术。”

在政府推动本土化技术时,理论上华为应该是受益最大的企业,但华为仍然提出了质疑。这和华为面对美国参院质询时的态度一脉相承。华为作为全球化最彻底的中国公司,将自己定位为“自由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者”。华为对自己技术的自信和对“开放市场”的渴望溢于言表。其掌门人任正非认为,华为仍是一家“创业者”公司。

的确,华为是一家小公司做派的大公司。

小公司的优秀品质,无外乎全员皆兵,敢打敢拼,赌性十足。任正非称之为“狼性”,显然并非公关词汇——它成了美国参院投资委员会的质疑点之一。这和任正非早年的从军经历并列。

从雇员数量、营收、行业影响力看,华为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公司。全球雇员16.8万人,2014年全球营收28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6%;净利润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7%。华为已经超过多年的对手爱立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设备商。

华为去年的研发费用发费用支出为408亿元人民币,大大超过净利润。专利则是研发的副产品。仅在去年的《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华为就提交了3442件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一。

企业网业务:华为的未来

在一系列光鲜数据背后,华为早就面临转型的压力。最大一块业务仍是所谓的运营商业务——向后者出售通讯设备和提供运维服务。

从去年华为的业务板块来看,运营商业务收入达1921亿元,同比增长16.4%;企业业务收入达194亿元,同比增长27.3%;消费者业务收入达751亿元,同比增长32.6%。这三大业务板块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67%、7%和26%。

不晚于10年前,运营商业务就被认为是没有“钱途”的行业。即便其间经历了3G、4G牌照发放,全球电信业规模始终维持在1300亿美金上下,几乎没增长。奇怪的是,同期电信用户规模和业务应用发展都极为迅猛:全球移动用户数从10年前的5亿增长到现在的50亿;互联网用户从2.5亿增长到了20亿,都增长了将近10倍。

也就是说,电信业不断产生新用户、制造新需求的同时,设备市场上没有产生新的价值增量,所有的电信设备商,这么多年玩的是“零和游戏”——华为的增长,是从别的厂商身上“剜下来的肉”。

2004年之后,处于竞争劣势的电信设备商们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与合并。当电信业淘汰赛进行到只剩5家企业时,似乎达到了某种平衡。连续亏损的阿尔卡特-朗讯和西门子-诺基亚站稳了脚跟,而华为、中兴、爱立信也难以从肉体上消灭对手。不能指望还在4G布网的电信运营商,就马上能砸钱投5G。甲方的愿望不那么令人期待之后,转型变得不可避免。

而电信运营商也是一肚子苦水。在与OTT运营商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是节节败退的。尽管前者仍然看上去掌握着市场话语权,但如果知道它们中最强大的中移动已经连续7个季度盈利处于下滑状态,就对其未来深深地担忧。互联网的未来是否会埋葬传统的电信运营商?

在认识到这一点10年之后,华为仍然被迫依赖投资规模收缩的甲方,证明转型的路还非常漫长。

华为迟至2008年才大力开拓企业网业务。其三大BG就是那时形成的,即carrier network BG(运营商BG)、consumer BG(消费者BG)和enterprise BG(企业BG)。每个BG下又分很多个BU(business unit即经营单元)。

徐直军在华为年度分析师大会上称,“企业业务是华为B2B的未来”。但他说这话的时间已经到了2015年,之前华为的企业网业务经历了一波三折。

华为进入企业网市场的方式,采取的是绝少使用的收购策略,反映了其急于上手的心态。当时,企业网盘子规模占电信运营商业务的一半,但利润高度集中。北美市场规模占据全球的一半,利润则占60%。同时,该市场巨头云集,IBM、思科、惠普、戴尔共同把进入门槛抬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华为出资收购3COM,但该案被美国参院投资委员会否决。作为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双方在杭州成立合资子公司: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借助华为的技术,H3C在2009年将思科拉下中国区霸主的地位。但人算不如天算,惠普在美国收购了3COM,华三变成了惠普的“孙公司”。更为重要的是,惠普凭借股权优势掌握了华三,华为饮恨退出,白白培养了竞争对手。

虽然在全球市场华三与思科、IBM并不是一个数量级,但在国内市场,华三却因为价格和本地化的优势仍然有着巨大优势。华三和锐捷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压着华为一头。

但现在的华为,已经跃居为国内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及企业网建设的最大企业。不过,华为瞄准的一直是思科。思科在企业市场,凭借强大的底层编程、芯片技术构建这一市场的事实标准,导致华为产品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与思科兼容。

华为正在建设公有云,进入了BAT的传统地盘。在存储、云计算、服务器、以太网交换机等细分领域已经具备强大的实力,帮助华为挑战思科在企业网业务的霸主地位。不过,即便华为达到2019目标(企业业务百亿美元营收),距离思科还差得远。

原因在于,一方面,华为未能进入美国市场,无法汲取到最大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是底层芯片研发能力的差距。而芯片业务需要更长期的积累,华为将其纳入到消费者业务中,甚至在转向企业网市场之前5年就开始了。

海思11年

作为IT和ICT的设备制造商,没有底层芯片研发能力,就像整车厂不能制造发动机一样(可能问题会更严重一些),虽然无碍产品成型,但命脉捏在别人手里,产品的研发节点必须与掌握关键技术的合作伙伴保持一致。仰人鼻息的企业无法成为伟大的公司。

华为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华为海思半导体成立在2004年,从IC设计入手,业务包括消费电子、通信、光器件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海思介入手机CPU研发之前,知名度低得让人纳闷。直到K3V2芯片应用的P6和麒麟920、925以及最新发布的、应用930的华为P8,海思芯片才为公众所知。

在很多视频监控设备中,用的基本上都是海思的产品,哪怕产品是其他公司做的解决方案,最核心的芯片也基本都是海思。

安防监控相关设备芯片这一块近乎全球垄断,一些电视盒子、智能电视中也都采用海思芯片。因此,认为海思凭借麒麟920才异军突起名震天下的,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据说,海思一开始的手机芯片设计被业界嘲笑。国内自主做手机的企业,习惯于高端产品采购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或者三星的猎户座;低端的采购台湾联发科(MTK)产品。海思当时除了基带设计,都比联发科差一大截。但华为6年间砸了1900多亿研发,其中有35%投向了海思。

华为董事、消费BG总裁余承东称,华为看准的事,就会砸重金做好,要不然宁可撤出不做。

海思发布的K3V2芯片,是当年体积最小的四核处理器,拥有64位内存总线架构,业界都收起了轻慢之心。

2012年堪称4核处理器大爆发之年。骁龙801、Ti(德州仪器)的OMAP5、三星的Exynos5处理器都虎视眈眈。虽然K3V2没有集成无线模块,是个短板,但海思的设计还是让对手们感到压力。

时至今日,海思麒麟930处理器,虽然跑分仍较高通骁龙810有差距,但发热和能耗指标甚至比对手强大。重要的是,海思推出产品的速度,比对手快半年以上。究其原因,海思居然使用的是“盲片”测试。

所谓盲片,就是未经PCB制版完成后直接在产品上测试,海思对自己的设计信心强大得令人吃惊。如果盲片不过关,不仅毁掉整个产品的生产节奏,还会造成巨大的先期投产损失。

嵌入华为荣耀P8使用麒麟930,已经对高通高端芯片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在芯片业界,高通素有“专利流氓”之称。高通利用在芯片研发上的垄断地位,要求使用自己芯片的手机厂家,将自己的相关专利无偿反向授权给高通。这样,高通的芯片卖给其他家手机生产商时,其他手机厂商将不必向原手机厂商支付专利费。

此举虽然避免手机厂商彼此的诉讼,但高通滥用垄断地位,已经引发了欧盟、澳大利亚、中国的反垄断调查。今年春节前,中国发改委就对高通的反向专利授权行为罚款60亿人民币,创国内反垄断案值记录。

反过来看,只有从技术上打破高通垄断,才是釜底抽薪之道。华为有了海思,就有不向高通屈服的底气。

而且,华为拥有自己的芯片,可以自己掌握产品节奏,不必受制于人。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无疑是一大优势。今年早些时候,华为宣布,退出电信运营商定制手机业务。放弃低端市场,是海思的研发能力上了新台阶的标志。

华为的汽车启示

如果只允许选一个中国的科技公司,要求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答案只能是华为。在上世纪80年代,华为不过是思科电话程控机在华南的代理商。当前,在运营商设备、企业网和IT设备上,都成为全球前几名企业。

不得不承认,华为的特殊管理架构和企业文化理念,致使华为成为大公司之后,还能保持小公司那样的拼劲和冒险精神。这不仅是钱多任性的问题,而是骨子里就要坚决保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本能。

坚持不上市、轮值CEO管理方式、员工持股计划、创始人股权低配,固然能激发员工效命,但植根于企业文化深处的“狠劲”,现金激励的作用没有想像中那么大。

汽车制造业和IT、ICT行业多少有些隔阂,但核心技术就是企业命脉的道理谁都懂。我们有多少车企舍得投入超过净利润的研发费用,用于掌握底层技术?有多少车企能够拿出十几年,从头做起,从芯片设计制造的菜鸟公司,做到世界级水平?就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而言,哪个自主或者合资车企中方敢夸口,该技术甩掉所有外企都能自己做的出来,而且做到世界顶级水平?一个都没有。

在自身技术水准遭到业界、评论圈和消费者诟病,甚至编出段子嘲笑的时候,是转向采购,还是通过努力,让所有批评者大跌眼镜?全球采购是如此地容易,以至于大多数车企将上下游分工看得理所当然。主机厂扁平化、配件全球采购、主要零配件依赖供货商和合作伙伴,把自己置于总装车间的地位。尽管市场减速的时候,仍然有钱赚,但所有科技企业试图入侵传统汽车行业的时候,车企重生产、重设计、轻研发的套路并无根本改变。被新技术潮流甩下来一点都不冤枉,因为老的技术都没有全面掌握。

类似华为的登顶之路,只有亲自走过的企业,才能体验到艰辛。只有自己走上去的企业,才能体会到登顶后极目远望、众山皆小的境界。华为自认为,现在缺乏跟从目标,面临技术发展道路的选择。我们还没有哪个车企能够品尝到领先者的烦恼,因为我们还在山脚下。

(作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