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1 > 2021年第10期

限电对汽车产业链影响几何

作者:
张恒
时间:
2021-10-18 14:18:13

 

今年动力煤供给严重不足,清洁能源又没有能够及时补上,所以供需缺口因电动车的增长而进一步增大。

 

文/《汽车人》张恒

全国多地的拉闸限电措施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汽车人》认为一些关键之处被噪音埋没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今年(2021年)是“双拉尼娜”年。

 

“拉尼娜”现象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全球性气候现象,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简单理解的话,“厄尔尼诺”现象就是该热的时候冷,该冷的时候热;而“拉尼娜”现象就是该热的时候更热,该冷的时候更冷。

 

2021年初,我们已经经历了一波“拉尼娜”,北方同学应该记得有一段时间特别冷,北京那几天晚上出门都要套两层羽绒服。

 

“拉尼娜”现象的预警就是在赤道线上的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水水温骤降。世界气象组织预计今年再次发生“拉尼娜”现象的概率达到了70%。也就是说,今年的寒冬可能会非常冷。

 

所以,东北地区大规模的拉闸限电,是在保证寒冬到来能有足够的能源御寒。

 

图片来源:国家电网

 

这就引来了第二个关键点,实际上,全国各地区的拉闸限电情况不完全一样。简单说,南部地区限电是因为“双控”,北部地区限电主因则是因为煤供应不足。

 

能源“双控”如今已经成了各地方的年度考核甚至是季度考核。对于全球二氧化碳减排,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这个是国家战略,在此不多做讨论了。

 

而北部地区,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光是煤涨价,甚至是一煤难求。

 

从煤的供给来说,2021年以来我国基本不进口澳煤了,政治原因也不多谈了。还有一个就是“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中小煤矿5500多处,淘汰落后产能10亿吨/年以上。然而,很多地方的新增产能却没有跟上。

 

图片来源:中煤能源

 

由于全球尤其是美国的货币超发和“拉尼娜”现象,今年以来,全球各个国家都在抢能源,天然气和煤的价格自然也拔地而起,再加上澳洲一直都趁火打劫,今年中国就几乎没有进口澳煤。

 

去年全国动力煤约五六百元一吨,而今年动力煤的价格一口气飙升至1500元以上。在动力煤的价格超过1000元的时候,电厂就是发一度电亏一度电了,现在的价格可以说是发一度电亏两度电,很多电厂已经负债累累。

 

此外,我国北方的期货人才还特别稀缺。没有有经验的期货人才做套期保值,电厂拿煤的价格就越来越贵。现在,都不光是煤价的问题了,很多地方已经是有价无货了。

 

北部地区的风力发电一直都是能源供给的新生重要力量。恰巧不巧,今年上半年风力发电运行的还是比较好的,但到了7月和8月突然就不吹风了,风力发电降了一半还要多。这种情况一般就从内蒙古来调动风电,恰巧不巧,内蒙古也没什么风,发不出什么电。

 

所以,对东北来说,当下的最优解就是现在拉闸限电,目的是以保冬季供暖。

 

限电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也不小。全国多地限电对于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一些原材料资源肯定是有影响的,比如电解铝和电石。铝价本来就因为“双控”限产导致价格暴涨,这次因为限电导致全国铝产量进一步下滑。有机构预计,因限电影响,9月份全国电解铝的产能将下降1.5万-1.8万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PVDF(聚偏氟乙烯)与上游电石的持续短缺也息息相关,尤其是电石是“双控”要求下的限制产能。据悉,由于电石供应不足,一些PVDF企业已经停止接新单了。

 

 

我们知道油价是市场价,但电价是非市场化的,虽然价格可以上调,但是幅度远不如煤这么动辄几倍的上涨。所以当纯电动车占比越来越高,就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今年动力煤供给就严重不足,清洁能源又没有能够及时补上,所以供需缺口因电动车的增长而进一步增大。

 

能源问题不仅对一个国家,甚至对一个文明来说都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而当下的能源告急,起因是包括“拉尼娜”这样的全球气候问题。糟糕的是,一般“厄尔尼诺”都会伴随着“拉尼娜”前后驾到,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的考验将变得愈发艰巨。

(文/《汽车人》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