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1 > 2021年第11期

合资新能源车差距几何

作者:
齐策
时间:
2021-12-24 15:30:00

 

在用户看来,跨国车企的新能源产品更新速度慢了,而且新锐功能的推出有点保守。这种认知如果固化下来,长期结果很可能是致命的。

 

文/《汽车人》齐策

 

10月中旬,各大机构纷纷发布9月份乘用车销量报告,因为统计口径的不同,中汽协和乘联会数据存在差异。按照“上险数”口径,虽然不可避免地混入少许其他月份数据,但因为剔除了其他用途和出口,失真度更小一些。

 

新能源在“寡淡”中上位

 

中汽协称,9月汽车销量206.7万辆,同比下降19.6%;1-9月累计汽车销量1862.3万辆,同比增长8.7%。乘联会数据则显示,9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158.1万辆,同比下降17.4%。后者剔除了微客、皮卡和9座以上商用车。

 

而9月上险数则为172万辆。如果按照第四季度的趋势,全年上险数可能在2140万辆左右,前提是芯片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这样一来,全年可能实现6%级别的增长。

 

从9月单月同比来看,两位数的跌幅跑不掉。从增幅来看,今年第三季度也成为2016年之后最为“寡淡”的淡季。

 

 

“寡淡”还体现在月度环比上。第三季度固然是淡季,但以前的经验是7、8、9月逐次销量抬升。而且,9月冲得越猛,越能带动第四季度整体起势,从而拉动全年。而今年第三季度销量,8月反比7月少,9月虽然超过7、8月,但拉升幅度只有微不足道的12.6万辆,这很难让人对第四季度有所期待。

 

相比上半年,芯片短缺的杀伤力丝毫没有减弱,直接打压了全年预期。供给上不来,迫使车企只好削减低端产能,调整产品配额。

 

当然,芯片短缺对于车企来说也不是全无好处。一个是打折少了,指导价开始具备参考价值;另一个是价格中线被拉抬,这是被动升级的结果。全市场范围内,15万元以上车型占据47.4%,开始接近一半。价格敏感型用户的需求被压缩和推迟。

 

 

从1月到9月底,新能源车(EV和PHEV)渗透率从5%一路飙升到20%以上,而渗透率1%-5%用了3年多。再往前,渗透率从0到1%用了10年时间。与这个进程相适应,补贴的作用越来越小。新能源车上位,加速度越来越大。

 

新能源开始正面角逐市场

 

9月全市场范围,EV上险量为27万辆,渗透率15.7%;PHEV上险量为5.6万辆,渗透率3.3%。而日企占优的HEV一般不纳入新能源车统计。

 

不过市场格局没有太大变化。纯电车型在5万元以下拥有绝对统治力(80%),大部分都是日本人所称的K-car车型;5万-8万元渗透率为20%,这一部分由A级车型和小型SUV构成。

 

而20万-35万元的区域,是新能源车型厮杀的重点区域。这不是从销量角度,而是从品牌声望、竞争的复杂度和市场关注程度而言。如果8万元以下拉积分的考虑居多,那么20万元以上,市场配置要素开始起到主导作用。各家开始做用户服务,以各种方式宣传品牌。

 

其中特斯拉Model Y(33033辆)固然是紧凑型SUV的霸主,甚至在9月把长城的H6(23341辆)都拉下马,更多是双方获取芯片供应能力的反映。但是新能源车型占据细分车型榜首,表明市场主流需求已经开始起变化,一旦过了“中线”,趋势将长期化。

 

 

随着时间推移,芯片因素削弱,燃油车紧箍咒逐渐强化,力量对比态势将很难逆转。不过,需要更多月度数据结果趋同,才能形成趋势。

 

自主新能源开始站稳

 

9月份,新能源车自主品牌上险量为23.5万辆。其中,10万元以下车型占1/3;10万-20万元区间有10万辆,占比42%,PHEV开始介入;20万元以上为5.6万辆(EV 4.2万辆),大概占据24%。

 

比亚迪一家占到自主新能源车的67.2%,算是小范围称霸。比亚迪在紧凑型和中型PHEV SUV上统治力更强大,占比分别为98%和89%。

 

 

就纯电而言,10万元以下拼BOM(物料成本);10万-20万元区间内,吉利、北汽和东风在B端寻求突破,欧拉好猫、埃安(特别是AION Y)在C端比较有号召力。

 

而新势力努力做的35万-45万元产品,甚至更高的品类,迎头遇上BBA的传统产品,后者仍然占优,局势没有动摇。以前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直接比,算“关公战秦琼”。现在大家跑的是“混合赛道”,用户开始因为产品力而非资质受限考虑购买新能源车。这是今年最大的变化。

 

合资还在适应新局面

 

在新能源车市场上,合资的声音比在燃油车赛道上弱多了。大众最近在宣传9月ID.“家族”交付破万,但背后大众在中国部署了60万辆纯电产能。显然,新能源车销量爬坡速度大大落后于大众的期望值。

 

大众已经是转型电动最为坚决的跨国企业。至少在中国,其供应链早已整合完毕,技术也没有任何障碍,但发展暂时不尽如人意。

 

 

不过从财报来看,跨国车企的利润没有受到严重挑战。也正因为固守利润,在15万元以下的EV和PHEV,跨国车企基本上放弃。这和燃油车领域合资做法有很大区别。后者往往派出副品牌、新品牌、合资自主来争夺市场。这一部分被合资放弃的市场,大概占30%。

 

到了20万-35万元这部分市场,特斯拉竞争力很强,迫使合资企业不断降价。“蔚小理”的出货量级,还不足以促动BBA对自己新能源产品降价,而特斯拉做到了这一点。

 

 

今年初,宝马将iX3官降7万元至40万元以下,但效果不彰。奥迪e-tron、奔驰EQC、宝马iX3,都是和Model Y对位的产品,但BBA拿不到燃油车市场上“主流”影响力。

 

紧凑型SUV产品力不如对方,中大型SUV为保证体验,动力方案大多是PHEV。这一领域,燃油车仍然吊打新能源车,大家都没有太大建树。

 

“老革命”遇上新问题

 

通常公认,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集中于动力系统、底盘调校、NVH和各种测试手段、质量管理手段。

 

新能源车恰恰绕过了最高的动力系统壁垒;而EV底盘调校的路数,和燃油车有相通的地方,但也有区别。跨国车企以往积累的数据,多数派不上用场。

 

而国产品牌得益于技术扩散和自身软硬投资的增长,对需要大量试验经验和设备辅助的NVH和测试,都已经追了上来。质量管理手段依赖于规模和人才经验,这一块差距也大大缩小。

 

现在两者第一次消除了技术代差。

 

 

如今大家竞争的核心,是“三电”系统,以及智能交互和自动驾驶。跨国车企仍然对自己的技术储备寄望过高,但在开发互联网特征的新技术上,优势大大削弱。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在软件技术开发上,跨国车企仍然遵循了固有开发流程。即不断通过大量试验验证设计思路,整体测试和车规级适应性都要全方位考核,技术要实现“完成态”才允许量产。

 

新势力的软件开发方式是迭代式的,允许初代软件存在一些未定功能模块,在后续升级中追加。硬件开发验证流程与传统方式不同,周期短于传统方式。

 

 

传统车企的开发模式更关注可靠性,但是电芯和PACK技术快速升级,要求整车产品开发流程也必须快速跟上。跨国车企仍因循传统流程,新能源产品节奏上,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譬如当前各家努力争夺的150度电池包、超级快充、电池隔离和热管理系统,跨国企业都仿佛插不上手。

 

在用户看来,跨国车企的新能源产品更新速度慢了,而且新锐功能的推出有点保守。这种认知如果固化下来,长期结果很可能是致命的。

(文/《汽车人》齐策)【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