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2 > 2012年第12期

付于武:锻造组织的力量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5-10-16 16:06:36

 

 从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到成熟稳重,付于武见证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格局和飞速发展。经历过3种角色,他最喜欢现在的身份。 

  “从年轻的一个技术员到现在年老了,没干过别的,都在汽车领域。如果说一生最大的安慰是什么,应该说就是一生没离开过汽车,见证和经历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我们成为产业大国的快乐。” 

  现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付于武,40多年的汽车生涯,至今还在延续,沧桑岁月的背后,是对汽车事业的一腔热忱。 

  “汽车的发展太快了,读懂汽车是很不容易的,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车联网,你需要不断地学习、理解、认识,倾注热情,特别是在我这个位置上。”他说。参加会议、国际交流、上网、认真看书、认真写作,填满了他工作的每个缝隙。 

  所有的工作,付于武都在思考,学会这一组织,应该在汽车工业发展中承担怎样责任的结果。他的判断是,学会是科技社团,是社会组织,没有更多自己的利益诉求,是客观的,中性的,可以充分发挥黏合剂、助推器的作用,有所作为。 

  两个改变 

  1988年还在一汽工作的时候,为了购买生产设备,付于武是中国第一个到韩国的人,那时中韩还没有建交;而与国外车企商谈合作时,他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到宝马总部参观交流的人。付于武感慨:“那时感觉世界汽车工业离我们很远,他们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我们只是小学生。” 

  然而,中国汽车工业完全融入世界汽车发展的大潮已是不可抵挡之势,“企业是这样,目前我们有了先进的生产线、管理水平也在提高。社会组织也应该是这样。” 

  与企业、部委等的丰富工作经历和开阔视野有关,付于武“一张白纸”来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一个社会组织中时,他想到的也是如何向国外“取经”,“我可以学,所以我从1999年开始,连续5年参加美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年会。” 

  “现在国内好多协会可能是挂靠在一个部委下面,或者是退休的人来担任协会工作。从我这里开始,我要改变。”这是付于武真实的想法。 

  参考其他国家的汽车工程学会后,他认为,汽车工程学会这种社会组织的特点有两个,首先是职业化。例如,世界规模最庞大的汽车工程学会美国汽车工程学会,目前成员有300人,之前最多时曾达到400人的规模,而且工程学会的公布工作是他们惟一的、终身的职业;工程学会的产品——出的书、研究报告等,也达到了几百种,“很丰富,因为科技工作者需要补充营养。” 

  “因此,从我这开始,我们要是职业化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热爱这份职业,要有非常高的热情。你不愿意是干不了的,你不是官,不是厅级干部,不是省部级干部,你也必须愿意开拓新的思路,你必须投放,而且你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那种多干一事不如少干一事的思路行不通。”他说。 

  如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招聘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来一个不是媒体、不是政府、不是企业的地方?”一件事情是,如今的一位副会长,当时刚过来的时候是局级干部,很年轻,付于武跟他说的原话是:“没有仕途了,也发不了财,你愿意不愿意?”结果,这位原局级干部欣然前往。 

  现在,在付于武身边,已经聚合了一个很好的团队,这些人不仅有很好的资历、专业,也对社会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大家的核心价值观也一致。比如学会的两个副秘书长,一位是清华毕业的葛松林博士,意大利归来,另一位是张瑾,他们都是付的得力助手。 

  “很多年以前,有国外企业要录用他们,给他们开出100万的年薪,那时候学会一年也就10万。”付于武说,“当时问他们去不去,他们说肯定不去,就是要在一个大协调的平台上为中国汽车工业服务、为工程师们服务。” 

  国际上成熟汽车工程学会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年轻化。“因为必须开拓思路,跟得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脚步,其实职业化了自然就年轻化了。”目前,工程学会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都是年轻人,只有我年纪最大。” 

  站上世界舞台 

  在向世界领先的行业协会学习的同时,付于武感到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汽车技术一无所知,他在参加一些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时,不断遇到外国人询问“中国汽车技术如何”、“中国有自动变速器吗”等问题。 

  其实,中国正在经历从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迅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汽车工业要与世界汽车界建立更广泛的科技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将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中国工程师的努力奋斗和辛勤工作展示给世界是必然选择。 

  这给汽车工程学会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挑战。“在学会,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者说是感动我自己的事,就是将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FISITA)年会带到中国来举办,推动中国工程师成为FISITA主席。” 

  从学会开始推荐工作到李骏博士成功当选,历时两年多时间。付于武向《汽车人》回忆起当时的曲折。 

  最初美国人说:“付先生你就很好,你为什么不做呢?”他对美方说,首先,自己肯定不做,因为这是一个由企业工程师担任的职位,自己不合适;另外,自己在乎的不是谁做,而是中国人做。他告诉《汽车人》:“FISITA主席由欧洲、北美、亚洲企业轮值,一般轮到亚洲时就是日本,韩国人甚至也没有担任过FISITA主席。” 

  “FISITA有一个常务理事会,成员由跨国车企和汽车工业强国的汽车工业协会构成,一共13人。当时,正好轮到亚洲产生主席。我在国际会议上提出这个职位要给中国人后,日本人不答应。” 

  付于武说,日本称自己是有经验的,虽然中国是大国,但技术还不够成熟,很多理由。但他提出了反对:“好像不是这个原因,国际化的组织要充分体现国际化,国际化你为什么就总是日本呢。” 

  “谁会挑战他们呢?我们就挑战了。然后就投票。最后,13个常务理事,我们得了9票。中国人成为FISITA主席,这得做很多斗争。”付于武说,学会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中国工程师成长,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世界所认识和了解,要让更多的工程师在国际上成为知名的学术领袖。 

  服务的角色 

  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13年,这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快的13年,付于武感到,学会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为企业服务,要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要代表中国在国际上发挥作用。在政府工作、特别是担任“一号工程”总指挥这个角色的时候,付于武需要做好规划,组织资金、落实政策以及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关系,他体会了合作、协调、组织的重要意义。现在为企业做起服务性工作已是驾轻就熟。 

  “我们被评为中国科协所属的200个一级学会中最好的5个学会之一,我们是代表工科的。这是对我们很大的肯定。当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产业,产业活跃,我们再有点作为,就可以了。” 

  在他看来,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着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命题和任务是,期待成为产业强国、成为技术强国,这可能需要几代人完成。“怎么样成为技术强国,我觉得更多的是要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不断跟踪世界前沿技术。那么,学会应该怎样具体为行业服务?” 

  国家倡导通过技术创新联盟的方式来突破技术瓶颈,因此,学会牵头组建了两个联盟,一个是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联盟,第二个就是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联盟,加入这两个联盟的企业产销囊括了中国80%的量,“如果联盟通过产业合作的方式来把技术拿下来,那对于实现产业强国目标就更近。”其中,汽车轻量化技术联盟是跨行业联盟,成员不仅包括整车厂,还包括上游的钢厂、材料生产商等,共同参与到材料减重甚至标准制定的过程中。 

  例如,宝钢、鞍钢、武钢为很多企业供应高强度钢。联盟会要求每家企业上报采购标准。也许一汽会采取丰田的或大众的标准,东风会采取本田或日产的标准。学会把高强度钢的供应通过联盟形成标准,就是中国的SAE高强度钢标准。 

  这个标准的意义在于,中国自己掌握了标准,掌握了话语权,钢厂可以按照中国的标准来供货,中国的钢厂供货量加大、吨成本下降,买方也会受益。 

  又比如内高压成型技术、热成型技术、激光拼焊技术,高强度钢的应用、铝镁合金的应用等,也是联盟可以推进的技术标准。 

  这是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次技术大联合,而且是核心的know-how,把共性技术寓与到车型之中,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企业都是竞争的关系,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能不能在自主的环境下合作,这是最重要的,这个联盟充分体现了汽车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大联合和合作意识。 

  付于武说,“最近到宁波去,3000家零部件企业,都要搞轻量化,如果你把产业链拉长,对社会、对资源的节省,对节能减排,贡献实在是大。这个联盟就是在行业很强力地建立起来轻量化的概念。” 

  他还记得4年前学会开始组织这个联盟的时候,有企业老总跟他说的话:“这个联盟不能失败。老付,这个联盟真的不能失败,如果这个失败了,这个产业就没有希望了。” 

  联盟是学会创造的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兼顾其他服务,学会还开展了十多项业务,还开展多项国际交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学会成功地发挥了服务作用,是行业黏合剂、助推器。” 

  人才的力量

  虽然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业当下最关心的问题,但要突破核心技术,还是需要人才的力量,而人才恰恰是中国汽车产业最缺少的东西,未来甚至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并且,培养人才很难一蹴而就,这就造成了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和人才成长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 

  事实上,中国汽车产业缺有抱负的、将来有可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领军者的企业家,也缺技术领军人物、大师,他可能改变一个企业。“现在我们也不断认识到领军人物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很多‘海归’,从美国、日本、德国回来;其实我们还需要大量的、适用于本职工作的科技人员。” 

  教育如何能满足行业和企业旺盛的人才需求?付于武认为,不能说以企业为市场主体,就什么都要企业去做,教育体系、行业机构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应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不仅要注重课堂知识、课本教育,还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在汽车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还主导了一批包括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造型设计精英大赛等活动。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今年已经是第三届,有26个队参赛,我们的代表团刚从德国回来,我们要把这个办成国际化的活动,对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的第一届大赛时,就有21支参赛队的共400余名选手参赛,展示他们从赛车制造到维修服务等环节的学习成果。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到场,他们表现出对这400余名选手的极大关注,希望吸收他们到本企业工作。 

  今年,从欧洲回来的团队说,宝马、大众、奔驰都到比赛上来选人,选手们说,虽然费心劳神,但是很有意义。 

  他欣慰地说:“从创立、设计、制造、测试、赛手参加,这真是不得了,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到一些学校去,他们介绍我,就说,这是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组委会主任,有的孩子就说,付老师我觉得我选汽车专业选对了,没有任何一个专业能够跟汽车比,我这一辈子就是干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