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2 > 2012年第11期

变革?新局-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08:20

“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变革时代汽车工业的发展走向”......“变革”应该是这一两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乃至世界汽车工业谈及最多的一个词。的确,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但此刻,它到了必须付诸实践的节点。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业产销增速远远低于往年,曾经停留在业界揣测层面的“微增长”时代已经成为现实。国内汽车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自主品牌的发展面临着更加艰辛的局面。

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大环境并不乐观,欧洲经济继续深陷泥潭,中日关系紧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到8%以下,这一切都给汽车业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

在此前提下,以“新力量、新主流”为主题的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汇聚中国政府、汽车界及学术界众多专家,不仅对过去的30年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亦探讨了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自主品牌如何补齐短板、打造核心实力,期待能够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及加快中国汽车产业融入世界进程。

“微增长”再反思

“中国市场不乐观。”在今天说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

今年前3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是7.7%,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这个增长速度来之不易。他分析称,当前世界的经济都处于下行状态,今年前3季度到现在欧盟经济是负增长,日本经济是零增长,美国经济好一些,但环比也就是1.6%,新兴市场“金砖四国”中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增长率在3%到5%之间。因此,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在7.7%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不易。但若把3个季度的数据逐一比较,则会发现中国经济现在还是处在下行状态。事实上,在全球经济长期不振的情况下,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市场也已经不可能独善其身。

在此前提下,中国车市所谓“微增长”时代到来并将持续一段时间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过去的30年时间里,中国市场借助改革开放的利好,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这其中,可称之为中国30年改革开放缩影的中国汽车市场以产销量年均15%-25%的高速增长荣登世界冠军宝座,并以此引领了世界汽车市场重心由西向东转移的发展趋势,但透支了未来的超速发展,必然在某个节点戛然而止。

不少业界人士都表示了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那几年,包括2010年40%、2009年逾30%的发展速度是不可持续的。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陈全世认为10%左右、8%左右的速度可能会是持续的。因此这几年必将是一个调整期,“这和我们国家的整个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微增长”的出现意味着中国车市可能要开始回归理性。因而,在这个时刻对中国汽车工业过去30年的得失做客观的总结和借鉴,无疑是必需且必要的。实际上,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隐匿在中国车市虚胖的身体内的各种痼疾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了车企自身的发展。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都太过急于求成。“产量上去了,变成大国,但并不是强国。”陈全世对记者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董扬则直言:“我认为自主品牌干的有点多了,少一点,把市场控制好,更好。”比较稳妥的做法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哪块长发挥哪块,但中国车企恰恰不重视这个问题。

不确定因素增多

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不仅仅是内部的顽疾。在向世界经济舞台中心进发的过程中,中国将面对全球经济及政治环境双重考验。

实际上,世界经济环境的复杂就在于“政治”二字,在国际关系中政治左右经济的情况并不罕见。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分析,2012年是非常敏感的一年。因为它是一个大选年,世界范围内有50%的国家都要大选。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要面临由西方危机导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蔓延以及徘徊,因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多。

而作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新力量,中国的“老二”也并不好当。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时被陷入困境的发达国家所赞美,但到了今天却陡然发现,“当我们成为世界老二的时候,又进入了一个老大欺负老二的年代。”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认为,现在整个的国际经济有两个特点,其一便是各国之间是比谁更坏的年代。在发达国家陷入长期的经济困顿、“金砖四国”中印度、俄罗斯和巴西都面临双赤字影响的情况下,中国势必要受到西方世界的打压。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在近两年的贸易争端中有所体现。不仅仅是美欧等国对中国包括汽车、IT在内的产业设置壁垒或者恶意诉讼,新兴市场巴西等国也在对中国出口设置越来越严格的贸易壁垒。

另一方面,与4年前有所不同,今天的中国经济也遇到了自己的难点。比如,各项指标的下降和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全面的信任信仰危机,也反映到经济数据上来。“我们依靠经济拉动的三驾马车,基本上现在发动机都在熄火。”在此情况下,国际上指望中国再出手巨资拉动世界消费显然无望。“因此,在今天我们和他们同样面临更加危机的局面。”

样板与借鉴

业界人士认为,尽管面临内忧外患,中国依旧是最被认可且看好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10年内依旧具备领跑中国GDP的能力。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10年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但是,前提是必须要从内到外进行全新的蜕变,才有可能在世界新格局下把握住新机会。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未来企业经营的模式上必须要有转变。过去叫强调规模扩张,合资也好,自主品牌也好,都胜出了。只要你把工厂建完了,你就能销出去。这是过去的模式,但未来这种模式就不行了,必须在规模与做强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换句话说,未来不是每年建一个工厂,你的产品都能销得出去,必须要转变,要靠自身的努力,把自身的工作做细,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上去。“按我们的说法叫做高度或者叫做深度。”这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要这么做,自主品牌更是如此。

在这方面,业界人士认为韩国现代的自主之路值得借鉴。韩国汽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比中国还晚了大概十五六年,但作为一个后来者,却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一跃而成为汽车工业强国,甚至有可能反超日本。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北京现代10年的发展历程也成为业界的现象被研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为中国汽车企业的样本,在现代及北京现代的发展过程中,“现代速度”屡被提及,实际上值得中国车企去学习的是速度背后的东西。

业界资深专家陈光祖认为,当前的中国自主品牌最需要从现代身上重点学习执行力。“虽然不少东西我们也是成熟的,但从韩国来说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优良的计划还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搞好执行力。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遵循说到一定要做到。他们的汽车产业素质得到了很快的提高。”

另外,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技术研发,中国车企都应该认识到,必须要按照既有的规律来做,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中国品牌必须学习国际上品牌成长经验,做到可持续。”董扬说。可持续,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必然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