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12期

祁玉民:寻找坚守的精神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16:44

2011年,中国入世10年,融入全球经济化大潮10年之期;2011年,美欧债务危机泛滥,疲软的欧元拼命向中国发出“求救”的信号;2011年,大众、通用等跨国车企,中国市场表现无一例外地成为鲜有的亮点??“大国崛起”,“赢在中国”,类似的言论,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在2011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又是一个“虚假繁荣”的大泡沫。通货膨胀,货币紧缩,汇率压力,信贷不足,刚性需求受控??在“十二五”规划开年,中国经济总体虽走势平缓,但居民消费信心依然不足,被视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工业,更是遭遇有史以来的负增长。“1800万辆”的总产销预期,尽管还能在2011年引发欢呼,但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一个“镀金年代”,还是一个真正的“黄金年代”?

随着全球经济的频繁变动,所有问题都一一浮上台面,任何一个问题的恶化,都有可能让“中国汽车大国的奇迹”化为泡沫。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大而不强”,这个行业老命题并不新鲜,但解决的方案却一直未见落定迹象。这个责任,落在了一小部分人身上,他们的一个想法,一个决定,一个行动,都牵动着行业的命脉,他们历经了市场繁荣时期的盛誉,但也必须经受时代严苛的考验。

作为一本行业杂志,《汽车人》推崇真正的商业领袖,赞赏他们的领导力、创新力、前瞻性和产业影响力,但我们也认为,真正衡量一个“企业领袖”的标准,并非是最直观的产销指标,这只是参考要素之一,但业界对于一个企业以及一个企业领导者的评价,却往往将其当做了惟一的指标,但这并非是公正的评判,甚至有误导之嫌。

又到一年一度的《汽车人》杂志年度人物评选时期。这已是《汽车人》杂志连续第5年评选汽车年度人物。要成为我们惟一的汽车年度人物,他理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具备穿透历史的洞察力。当然,这只是一个总体要求。每一年,我们都会从全球着眼,并根据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提出更具体的评选标准。

当然,我们的年度人物评选,并非单纯地将人与人之间割裂开来去考量。在一个关乎国民经济但目前尚处于弱势的支柱产业而言,企业领袖的职责从大的方面来讲是相通的,也即要让中国车业在世界车业中真正崛起,让中国企业在全球拥有现代化的竞争实力。

也就是说,企业领袖,并不指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精英群体的概念,当下各大车企的领导人们,都有可能成为“领军者”中的一员。虽然中国车业和车企领袖都还仍待成熟,但他们已经在这条路上有所表现,有所作为,程度不同而已。

2011年,我们汽车年度人物的两大关键词则是——“责任”与“创新”。符合这样标准的车界领袖当然并非一个,何以本年惟一的一张选票,《汽车人》会投给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也许有人会说,华晨近年的表现并不出彩,也许有人会说,祁玉民的铁腕改革并没有见到太多成效??还有很多个“也许”,但也仅仅是推测而已,因为业界通常只会看产销数据来说话。而真正的影响力,应该经得起社会和时间的推敲与检验。立足现状而布局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能够对行业产生影响,并非孤立存在,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储备,则更能考验车界领袖的魅力指数。

不同于主流汽车集团,偏隅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华晨汽车,自祁玉民入主时就是一个烂摊子,也没有如央企一般的优势地位,能够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个一度被传言要被兼并收购的地方车企,在外界看来,就是缺钱、缺人、缺技术、缺产品、甚至在合资企业缺乏话语权??但正是这样一个舆论环境恶劣的企业,祁玉民隐忍不发地坚持着,他寄望用自己思考的方式,将华晨带到一个新高度,而在变革的过程中,注定会遭遇到他人无法感知的阵痛。更为重要的是,身处国有体制之内,华晨没有如吉利、比亚迪等民营企业那样的灵活环境,祁玉民的坚守,注定也是“带着枷锁跳舞”。

如果一个不被业界看好的企业,能够开辟出一条专属自己的路子,甚至比肩跨国巨头,这要比“含着金钥匙”的大国企们,更具行业示范效应,当然,难度也要大得多。这是祁玉民的理想,他希望向业界证明独特的“华晨模式”,小企业同样能够做强,而不单纯求大。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汽车工业在中国本属全球开放化程度最高的领域,没有太多垄断的色彩,但是,每每有声势浩大的人物评选在全国范围展开时,候选者却基本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身上,前者有显赫的名气与政策庇护,后者则有灵活的企业战略与噱头新闻。这本也无可厚非。不过,多年以来,在汽车业,地方国有企业作为中间阶层却被遗忘。他们生存在夹缝之中,既无法像大国企那样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却又必须局限在体制之内艰难行事。从某种程度来讲,地方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背负的压力超出常人想像。在内外环境都不利的基础上,领导者必须有更高超的经营管理艺术以及坚韧的耐力。

产销数据真的就能说明一切吗?看看跨国巨头,无一不是以品牌、管理、文化、体系标准等一系列无形的资产在竞争,这恰好是中国自主车企统统缺乏的东西。如此,我们还能高枕无忧吗?无形的竞争力,看不见摸不着,在GDP和政绩的双重压力下,它们的获取,更具现实难度。

当下的自主品牌,面对着一切的不利,真正缺乏的,实则是一种坚守的企业家精神。“责任”与“创新”的大口号铺天盖地,我们真正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吗?“责任”不能虚化,“创新”不能漂浮,当中国汽车真正强大到让跨国巨头折服,而不仅仅依赖庞大的内需市场,当中国车企敢于打破常规,而不是随波逐流服从政治喜好,那么,再困难的年代,再不利的环境,都只是暂时的。

成功,总是伴随着争议而来,转型时期的中国车企,其“责任”与“创新”,需要用更强大的企业家精神来予以驾驭,这将是一种痛苦的坚守,但也是释放最大能量的动力。之于华晨,之于祁玉民,同样如此。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