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11期

上汽“战”通用

作者:
安丽敏
时间:
2014-12-22 16:16:24

这是一个十分简约却被复杂解读的发布会。

9月20日,上汽和通用联手宣布将合作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当天的发布会仅在上汽大厦一层简单辟出一块区域,除了必要的配置之外,没有任何的装饰。相比之下,双方出席的阵容堪称豪华,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带领全体高层,通用汽车CEO艾克森也带来了通用全球董事会成员。许多业内人士都在这一简单消息背后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但是上汽和通用决心简约到底:发布会仅持续半小时便告结束。

尽管是如此简单的发布会,细心的人还是发现了一丝异样,在签约仪式的背板上写着“上海汽车-通用汽车联合开发新一代电动车签约仪式”,下面的英文翻译却变成了“GM-SAIC”,不知这样的顺序调换否属于商务礼仪,但是在“上汽与通用博弈”的背景下,还是被赋予了“话语权争夺”的话外音。

这一事件还被敏感地与上海通用1%股份联系在一起,据媒体报道,通用此番有意回购上海通用1%的股份,上海通用双方股比有望重回50:50。

在当前合资公司中方普遍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话语权这样的议题,很容易吸引媒体的眼光,此次也不例外,甚而有媒体愤怒地质问通用中国CEO甘文维:“在通用最危难的时候,上汽出手为通用提供了燃眉之急的现金,现在通用度过危机了就要回购,是不是有点过河拆桥?”

这代表了业内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我们的商业逻辑总是轻易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却忽视了在商业战场上,道义、情感这些中国人普遍理解的元素是派不上用场的。

在中国,商业文明的最佳代表城市当属上海,在世界范围内,最发达者当属美国;同时,中国是惟一没有出现文明断层的古国,而美国是最年轻的大国。上汽和通用从一开始就被置于中西方商业文明碰撞的前沿。

在9月20日当天发布会结束后,再次走进威海路489号上汽大厦会议室的上汽与通用双方,未必有他们表现出来的轻松状态。

通用过河拆桥

此次谈判的内容被认为是有关通用回购上海通用1%股份事宜。

1%这个数字之所以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是因为它是关键的1%。2009年年底,上汽以现金方式,自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处收购上海通用1%股权,上海通用股份授让交易总额为8450万美元。上汽与通用在上海通用的持股比变为51:49。

正是因为1%股份之差,上汽成为上海通用的控股股东。这一事件在当时成为“中国拯救通用”的最强有力证据,同时也扭转了业内此前的惯性思维:50:50的股份比例并非不能攻破。可以想见,至少在象征意义上,这1%的股份至关重要。

对于通用而言,此次1%股份的转让带着明显的商业目的性。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告诉《汽车人》:“通用通过转让股份获得了一笔现金,同时也由上汽说服广西方面出让上汽通用五菱的股份,并且与上汽联手开发印度市场,这应该是通用的3个目的。”在曹鹤看来,经过此番转换腾挪,通用基本上达成了上述目标。

近期,通用表达了回购1%股份的意向,而此次通用CEO艾克森带领全球董事会成员齐聚上海,坊间传闻正是为了回购而来。

有报道称,8月初,艾克森在通用汽车2011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会议上表示,预计通用将完成与上海汽车签订的回购上海通用1%股份的协议,从而将对上海通用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0%。同时也有报道称,此次艾克森一行已与上汽达成回购协议。

这一传闻迅速引起轩然大波,不过有意思的是,人们对围绕这1%股份的商业谈判似乎并不关心,而是痛心失去这1%的象征意义并且感到通用“过河拆桥”。

通用中国CEO甘文维在接受采访时给出的也是模棱两可的答案:“其实我想对于上汽而言,从技术角度也是对财务报表状况的需求,我们可以用股票转让这样技术性的手段帮助他们实现,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对通用汽车来讲,我们的确有这样的权力,根据我们的协议,(没有更多新的内容,就是按照原来的协定),我们有权力收回这1%的股份。”

以此推断,关于此次的回购,上汽和通用已经在上汽出手之前达成了协议,因此,甘文维如此回应“过河拆桥”的质疑:“我想你们并没有看过这份协议的全文,因此并不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据业内人士透露,甘文维所说的协议约定确有其事,而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了,在两年时间内,通用有权回购这1%的股份。

对于这个消息,甘文维并未置评。

直至今日,被外界认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上汽并未正式表态,上海通用一位高层告诉《汽车人》:“此次双方谈判我们都处于外围,具体的情况不是很清楚。”而上汽集团公关部对此事也讳莫如深,除了表示1%股份不会对双方合作关系造成影响之外,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

曹鹤对于当前的僵持状态表示:“双方谈判的应该就是价格的问题。”而一位媒体资深人士则表示:“上汽也一定有自己的算盘,肯定不会在这次交易中吃亏的。”

9月20日当天的发布会主题“联合开发新一代电动车”,就被理解为是通用的“妥协”。

上汽的筹码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领域,前期研发意味着巨额高风险的投入,在没有政府过多扶持的情况下,各个车企基本上都选择了结盟的方式。在国际上,这样的做法已经不算是新鲜事儿,但是跨国巨头与中国车企结盟,尚属罕见。

此次通用与上汽合作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按照双方公布的内容,上汽和通用将以泛亚为基础进行研发,“共享”这一平台技术,并且会在上汽、通用、上海通用旗下的品牌中使用。类似的还有奔驰与比亚迪。

与拥有相当研发实力的车企间联盟不同,中国车企是否真正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以奔驰与比亚迪为例,它们的合作方式是,由奔驰提供车身技术,比亚迪提供电池技术。看起来平等的合作,事实上比亚迪仍然无法触及到汽车技术的核心。

相对的,奔驰、宝马与通用曾经联手开发了一个高效动力技术,目前已经以不同的名字应用在几家企业的车型上。此番上汽与通用的合作能否重现这样成功的案例?

不仅如此,在新能源方面都野心勃勃的中国和美国,电动车技术引起了广泛的政治关注度。就在上汽与通用签约前,密歇根州的民主党参议员黛比·史戴布诺致信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表示中方常以中国市场准入资格强迫美国汽车公司与其他生产商转让技术。她认为此次中国政府瞄准的正是通用雪佛兰Volt。

美国政府对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一直比较“神经过敏”。此前,美国通用电气向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中航工业)的合资企业转移合成视觉系统技术,就引起了美国方面的担心。

随后甘文维表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得悉不会获得政府补贴,但是并没有任何来自中国政府的要求交出Volt的关键技术。

不过,在股权与市场换技术两者叠加效应之下,此番上汽与通用的合作仍然被理所当然地视为是妥协的产物。

针对这一疑问,甘文维以一种轻松的口吻表示否定,并且表示:“此次和上汽签约是在去年上汽与通用框架性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是近期做出的决定,因此也就谈不上妥协。”

对于上汽在新能源方面的实力,甘文维也给出了完全肯定的评价:“上汽也有计划在将来推出自己的电动车,并设立了新能源车部门,也做了相关研究工作。”

上汽方面也表示,上汽已经推出了荣威混合动力车,并且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得到了验证。

不过,一个细节是,在通用刚刚落成的前瞻技术研究中心里,将从事先进材料以及电池方面的研究。虽然通用方面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与上汽合作的电动车由通用提供核心技术,并且通用也不会自己制造电池,仍然会和供应商合作。但是,毕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上汽获得了与通用对等的合作地位。

上海通用1%的股份和中国展现出来的巨大市场潜力,成为上汽最有分量的筹码。与此同时,来自欧洲的竞争对手们也在瞄准中国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6月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德期间发表的声明称: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扩大在新能源、节能环保、能效领域的合作。

相比之下,通用并没有比德国对手更好的政府背景,而政府在很长时间内才是新能源汽车的买单者。

此番与上汽联合开发新一代电动车平台,通用不可能没有自身利益的考量。上汽和通用,在合作与博弈中寻求着平衡。

博弈之鉴

在西方经济学中,博弈的定义是: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

这其中“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成为最关键要素,在纷繁的表象之下,只有这一点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所在。因此,在考量上汽与通用此次的博弈,就应当全面分析上汽是否具备了与通用抗衡的实力。

在这次围绕上海通用1%股份以及电动车技术,上汽和通用之间进行了真正商业化的博弈,不得不承认,上汽所代表的中方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处于弱势。

一位熟悉二者股份转换的人士告诉《汽车人》:“可以说,在上海通用1%股份转换过程中,上汽当时考虑得更多地是短期利益,并且根据我的了解,也并没有实现,因此对于上汽来说,现在拿着这1%的股份也没有多大意义。”

据这位人士透露,上汽最初的目的仅仅是能够吸引认股权证转为真正的股份。在上汽宣布收购上海通用1%股份之后,这对于上海汽车应当是一个重大利好。随后2009年12月25日,上海汽车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认股权证上市公告书》。不过,收购1%股份的利好,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实际收益。

“老百姓都没上当。”上述人士笑着说道。

现在,上汽的算盘仍然主要停留在现金流层面。据内部人士透露,此次通用回购1%股份将在最初8450万美元的价格上进行上浮,上浮的部分以及今后上海通用50%股份带来的利润都可以作为投资收益并入到上汽的财务报表中,因此会给上汽带来较好的表现。

上汽集团公关部一位人士表示,上汽和通用的合作是全方面的、深入的,只要双方探讨出一个办法,满足将上海通用销售收入纳入上汽集团财务报表的要求,1%的股权转移并不影响合作大局。

可见,由于自身力量的差异,上汽的着眼点仍然主要停留在短期利益之上,此次事件可以认定为上汽“落败”,有分析师认为,上汽通过购买上海通用1%股份“什么也没得到”,不过围绕回购1%股份,上汽或许能够挽回“颜面”。

对于行业而言,上汽与通用的博弈仍然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尽管有着利益的争夺,但是双方的合作有着其他企业难以媲美的深度和广度。

譬如在双方较量的关键阶段,通用汽车旗下欧宝公司劳资委员会主席Klaus Franz提出了新“方案”,他向路透社记者表示:“一个方案就是向上汽集团出售欧宝股份。”他认为,该举措不仅能使欧宝获得更多独立性,还可作为通用回购上海通用合资子公司1%股份的交换条件。KlausFranz补充说道:“通用从来没有接受仅持有49%上海通用股份而上汽绝对持股51%的现实。这(上汽持股欧宝)将创造双赢,并且帮助欧宝进入中国市场。”

这表明,上汽的实力仍然不可忽视。在国内横向比较,上汽的研发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上海通用的泛亚技术中心以及上海大众的自主研发体系,都已经纳入通用和大众的全球研发体系。这在其他合资企业中,仍然未能实现。

即便是实力雄厚的上汽在与通用博弈时不免落于下风,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应当是一种借鉴。

商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受到轻视的行当,商业间的竞争更是被包裹上国恨家仇、热血道义的外衣,或许是第一次提出商战概念的清朝大儒孙诒让在《周礼政要·同货》中写道:“当此环球商战之秋,固宜急筹合群之策哉!”

在现代的商业角逐之中,有的只是冷冰冰的商业游戏规则,而中国力量的真正体现,或许就是利用这些规则,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权益。同时,这一切都是在合作的前提之下。

只是,我们手里拥有的筹码是什么,这决定着未来在谈判桌上的位置。所以上海通用1%的股份所代表的现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占有真正的主导权。在所有以50:50成立的合资企业中,有多少核心技术是掌握在中方手中的呢?

当前过分关注上海通用1%股份的归属,正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作者/安丽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