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1期

三年模范生“上南”

作者:
安丽敏
时间:
2014-12-22 16:16:00

2010年圣诞节的前一天,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南京尽管很冷可是天气晴朗。下午1点半,几经更改过的行程终于确定了下来,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跃进集团董事长王浩良一同出现在等候已久的媒体面前。  

类似的场景出现在3年前。2007年12月26日,人民大会堂,在国家、上海、南京市地方政府的共同见证下,胡茂元和王浩良的手握在了一起,上汽宣布与南汽全面合作。这无可争议地成为当年最为重大的事件,随后,重组了南汽的上汽成为国内第一的汽车集团。  

这仿佛给中国汽车业的大湖投进了一块巨石,3年后的今天,余波仍然不断扩散。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具代表性的第一例兼并重组,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至今还感慨地告诉《汽车人》:“这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  

重组后的效果十分明显。“我们原来定的3年千日融合应该讲基本告一个段落,达到了我们当时的一个目标,就是从经济含义来讲第一年减亏40%,第二年再减亏40%,今年就要全面扭亏,这个目标达到了。”胡茂元不无自豪地宣布这个消息。从产销规模上看,2008年原南汽板块(含MG、南京依维柯和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实现销量11.7万辆,2009年实现销量19.6万辆,近20万辆,比上南合作前原南汽销量增长了近一倍。2010年是上南合作的第3年,也将是南汽实现跨越发展和经济效益根本好转的转折之年,预计2010年产销规模可达30万辆。  

尽管王浩良仍然不无委屈地说:“我背了很多的骂名,说我把南汽给卖光了。”但是,3年后再重新打量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例,或许会对胡茂元、王浩良这些参与其中的人重新进行评价。   荣威与名爵合力  

在上南合作之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荣威和名爵的联手,当年因收购罗孚而反目的两家终于又因为荣威和名爵走在了一起,这不能不说是相对圆满的结局,这也给两个品牌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上汽走出了自主品牌的另一条路线:收购。这在当时也颇具争议,上汽也很果断地选择了从中高端入手,这在自主品牌中也是首次,同时上汽还开始了国内尚无前例的双品牌运作。这也并不是没有质疑之声。  

到目前为止,上汽自主品牌仍然无法在数量上,与合资品牌甚至是主流自主品牌车企相比,同时,过早地开始双品牌运作,没有足够产品支持也不利于今后长远的发展。对于名爵,面临的疑问更多,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上汽应该舍弃名爵,集中精力发展一个。一度外界也认为上汽确实是这样打算的。  

3年后,胡茂元仍然面临着这个问题,不过他的境况与3年前相比已经轻松了许多:2010年上汽乘用车销量预计可达到16万辆,去年这个数字是9万辆,这样的增幅已经大大超出了行业水平。从中高端入手尽管开始面临的考验比较大,但是打好基础之后,后期发展将会越来越顺畅。  

名爵在3年中也取得了进步,在荣威先后推出550、350的同时,名爵连续推出MG7-AT、MG3SW、MG6 Fastback、MG6 Saloon、MG3等新产品,MG品牌已逐步赢得得市场认可。胡茂元透露,按照上汽的规划,两个品牌将差异化定位,荣威定位为“品质、科技”,名爵则定位为个性时尚。同时,名爵将在出口方面成为主力。  

“自主品牌走出去,我们认为打MG品牌更容易,因为MG品牌车主俱乐部是最大的,我们上汽集团把MG这样的一个品牌保留下来,作为出口的一个品牌是非常有利的。”胡茂元认为,拥有MG良好的品牌资源白白舍弃掉是不可能的。  

尽管在国内,MG品牌提升后知名度从2008年上半年的74%上升到2009年8月的84%,不过,问题也不可避免。在目前产品不足以支撑两个体系的情况下,上汽乘用车仍然需要在成本上下功夫,上汽执行副总裁、上汽乘用车总经理陈志鑫告诉《汽车人》:“(名爵和荣威)能够统一的尽量统一,比如,荣威和名爵实现平台化生产,统一采购,在营销方面目前在一线城市实行品牌独立,但是在二三线城市可以并网销售,或者在售后服务等后台实现统一。”对于荣威主打国内、名爵主打海外的说法,他也并不认同。  

经过3年的融合积累,胡茂元终于可以对外公布自己的一个梦想:“我确实有这个梦想,我们乘用车自主品牌也能够超过100万辆,那我就高兴了。”  

支撑胡茂元梦想的是未来的5年规划,按照2010年12月24日签署的《上汽集团南京基地发展合作备忘录》,未来5年,上汽将再投入100亿,形成南京基地100万辆的产能,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带动形成一个零部件及汽车服务贸易的产业基地,最终成为上汽集团除上海之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相比现在满天飞的100万辆、200万辆,自主乘用车的100万辆更有含金量。   高度整合  

南汽之于上汽,不止名爵这么简单,通过南汽,上汽得到了一个全新的生产基地。  

其中,原南京菲亚特被改造成为上海大众第四工厂,这成为见效最快的一个部分。跃进集团董事长王浩良透露:“现在的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今年可以达到销量12.6万,明年可以做到20万,这是菲亚特的转变。在此之前,这是南汽最大的一个‘出血点’。”其实,这样的改造对于上海大众来说也是解了燃眉之急,产能严重受限的上海大众在短短几个月之后,就完成了改造,这为2010年上海大众产销突破100万辆打下了基础。  

2010年3月17日,上海汽车自主品牌南京浦口基地二期改建工程落成投产,这新增的20万产能对于上汽来说意义重大。同一天,荣威350轿车正式下线。这标志着上汽自主品牌平台化战略布局基本完成,南京浦口基地与临港基地、仪征基地一起,成为上汽自主品牌国内三大生产基地,并与上海汽车技术中心安亭基地、南京分院和海外研发中心一起形成上汽完整的自主品牌制造与研发体系。9个月之后的2010年12月24日,第5万辆荣威350在同一条生产线上驶下,浦口基地的规模效应已经显现出来,也给南汽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双赢的不仅仅是乘用车,更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依维柯。从集团层面来看,上汽的短板显而易见,那就是商用车。  

如何弥补自己的短板,上汽一直在寻求各种可能,终于在重组南汽之后,上汽通过整合,打造了上汽红岩依维柯这一商用车板块。其中,南京依维柯可谓是“没让上汽操心”,数字表明,南京依维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利税3年增长幅度近一倍,销量增长幅度超过25%。2010年预计销售整车11万辆,依维柯和跃进系列产销量均创历史记录。  

相比乘用车,这一点对于上汽来说意义重大。  

此外,上南合作中以原南汽非整车资产、业务重组新建的东华公司,也在3年内实现了全面扭亏。胡茂元表示:“当时资产划分时,我们保证了向东华倾斜,当时志鑫脸色很不好看,今年东华实现盈利4600万元。”  

完成这样高难度的整合,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拥有了这样经验的上汽,也为今后的兼并重组提供了可能,胡茂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只要有利于我们提出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我们还是非常愿意跟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的一些汽车机构进行双赢的合作。”  

与南汽的整合经验对于上汽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它也具备示范作用。尤其是北京的治堵方案已经公布,明年全年将限制在24万辆左右,北京毫无疑问将失去原来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优势,而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会逐步显现,整体影响目前仍然难以估量。同时,宏观经济、行业政策等等,都将左右着2011年汽车市场的走势,对此陈斌也给了“暗示”:“我们已经开始进入汽车社会,不可避免的矛盾将逐步显现,中国汽车工业今后一段时期将面临着促进消费增长和深化协调发展的挑战。”

一旦车市进入到激烈竞争的态势中,兼并重组必然重新摆到桌面上。已经走过3年的上南,必将成为一个范例。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